5月的藏东大地,百花争艳,万木叶绿,一派生机。最近,记者在被誉为“昌都后花园”的类乌齐县采访脱贫攻坚工作时,深深感受到了这里狠抓特色产业,打造产业链条,创造性地闯出了脱贫攻坚新路子的魅力所在。
虫草产业 农牧民增收大支柱
类乌齐、丁青等高海拔县是昌都的虫草主产区,这些地方出产的虫草以其优良的品质闻名中外,采挖虫草的收入在当地农牧民的年均总收入中占有较重比例。如何确保农牧民最主要的经济收入的稳定,对脱贫攻坚工作有着较大的影响。
最近,记者到类乌齐县规模最大的的卡玛多乡那龙达虫草采集点进行了采访。
只见国道317线两边,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各式帐篷和部分销售生活用品的摊点。
据在这里蹲守执勤的卡玛多乡党委书记舒佳铭介绍,那龙达采集点是该乡的两个虫草采集点之一,近几年平均每年有大约4300名农牧民群众参与虫草采集,年均虫草采挖量在550斤以上,每斤的均价在7万元左右。今年虫草的采集季已经过去了一半,从目前的虫草采集情况来看,采集量同比下降了15%左右,价格略有降低。
在那龙达虫草采集点附近海拔4500米左右的山上,记者视野中的采挖者几乎都是儿童和中年人,大约有200多人,年轻力壮的人大都爬到更高更远的雪山上去采挖品质更佳的虫草去了。
记者见到尚卡乡达标村47岁的村民布珠时,已经是当天下午2点半左右,只见他匍匐在大雪初融的草堆上,艰难地寻找虫草。他对记者说:“我上山两个多小时后,才挖到2根虫草。去年我和儿子一块来采挖,共卖了14000多元钱。今年的虫草不好找。”类乌齐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温云春是那龙达虫草采集管理服务站的负责人。据他介绍,2003年西藏自治区农科院开展虫草分布调查,评估类乌齐县虫草采集面积约有80万亩,其中集中分布面积约有20万亩。全县今年共有5个采集点,其中卡玛多乡和岗色乡各有2个,长毛岭乡1个。
类乌齐县委常委、副县长李成光对记者说,全县每年采挖虫草采挖人员约达2万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约占35%左右,全县年均虫草采集量约为在3800余斤,人均增收9000余元。截至目前,今年全县已经采集到的虫草数量估计达到1200余斤,产值达到0.6亿元。
打造牦牛产业链 抢抓“牛背经济”
“世界牦牛看中国,中国牦牛看西藏,西藏牦牛看类乌齐。”在这“豪言壮语”背后,是类乌齐人民对家乡牦牛肉品质的自信,同时也昭示了牦牛产业潜在的巨大市场和收益。
据了解,近年来“类乌齐牦牛肉”成为国家批准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成为全区28个地标产品之一;“康巴类乌齐牦牛”地理标志商标成功注册,实现了全市地理标志商标“零”的突破;“类乌齐牦牛”遗传资源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通过,类乌齐牦牛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为了充分发挥出牦牛产业的最大效益,类乌齐县制定了令人瞩目的“三万工程”牦牛产业发展战略,即:打造“万亩以上饲草基地、万头以上牦牛育肥基地、百万斤以上牦牛肉加工基地”,开启了打造牦牛产业链条、抢抓“牛背经济”增收新机遇的帷幕。
做大做强饲草业,是实施“三万工程”的基础环节。类乌齐县以吉多乡香巴村、类乌齐镇觉恩卡村、滨达乡央宗村集中连片饲草基地为中心,发展饲草基地约3000余亩,年产饲草(鲜)1.20万吨。产业项目投资2000余万元,种植优质饲料1.35万亩,其中牧草1.2万亩,芫根0.15万亩,实施退耕还草1.8万余亩,涉及4600余户。
据丁青县吉多乡香巴村支部书记曲丁嘎松介绍,香巴饲草料加工项目属草牧业试点项目,总投资300万元,于2016年9月底建成,由全县首个草产品加工合作社吉多乡吉祥种植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负责运营。合作社参与社员97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6户。2017年销售饲草超过50吨,实现销售收入30余万元,受益户97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6户,户均实现增收2500元。
饲料源头有了保证,类乌齐县“万头以上牦牛育肥基地建设工程”也顺利推进。围绕打造“康巴类乌齐”牦牛品牌,该县先后实施了滨达乡央宗村牦牛育肥饲草种植基地、类乌齐镇觉恩村牦牛标准化养殖场和长毛岭乡普穷村牦牛育肥基地等项目。以家庭式规模化养殖作为补充,为全县牦牛养殖达到一定规模的养殖户修建标准圈舍2900余座,预计户均年育肥出栏牦牛5头以上,育肥基地实现年育肥出栏牦牛1.5万头以上。
滨达乡党委书记谢绍均告诉记者:“央宗村牦牛养殖基地是2016年第二批产业项目,2018年5月底建成使用后,能够解决央宗村易地搬迁点43户139人的致富增收的问题。”
类乌齐县以在该县生态产业园区入住的市级龙头企业藏家牦牛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牧户”经营模式,订单式生产,既有效解决了饲草和牦牛出栏的销路问题,又满足了“百万斤以上牦牛肉加工基地”原生态优质原材料需求,使“三万工程”从始到末,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该公司行政部经理高光武领着记者在偌大的厂区间穿梭:“我们公司2016年新上了一条屠宰线,政府产业资金扶持700万,我们与70户建档立卡户签订了帮扶协议,年底分红每户5000元,共分红35万。2017年我们进行升级改造,政府扶持资金1000万,带动了100户建档立卡户,今年预计分红85万,按着这种模式我们将分红20年,把产业资金用于精准扶贫。”
自2015年正式投产以来,公司使用临时工、季节工500余人次,支付工资120多万元;安排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人长期就业,对牦牛肉300多吨进行了加工,让农牧民群众户均增收了300元,人均月增收近4000元。同时,公司与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脱贫协议,两年以来,每户年均分红5000元,累计分红70万元。
据类乌齐县委常委、副县长李成光介绍,“十三五”以来,类乌齐县大力实施“三万工程”,强化造血功能助农增收。2017年,饲草种植带动建档立卡138人实现年人均2000元脱贫增收,辐射带动饲草种植户1100户6700余人增收致富,人均增收200余元;全县牦牛养殖业带动建档立卡户584人实现年人均1500元脱贫增收,辐射带动牦牛养殖户2000户17500余人增收致富,人均增收500余元;藏家牦牛公司以产业投资入股分红及劳务输出带动方式,直接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170户680人,户年均增收5000元,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人提供长期稳定就业,人均月增收近4000元。
类乌齐县精心打造的牦牛产业链条在经过完善成形后,“牛背上的经济”必将成为带动类乌齐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又一条康庄大道。
高原绿色芫根榨菜 脱贫致富又一法宝
2017年由类乌齐县引进的极多香食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类乌齐县芫根榨菜厂是类乌齐县生态产业园区入驻企业。这家公司引进了重庆涪陵榨菜集团的技术,研发了高原绿色“芫根榨菜”产品,促进了该县四大产业之一的芫根产业的崛起,成为该县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又一法宝。
芫根是青藏高原一种独有的一种古老的药、食、饲三用植物,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主产于西藏的曲水、昌都等海拔3500米以上的地区。它富含20余种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具有味甘性温、清热解毒、滋补增氧的功能,有广阔的食用及药用价值。现已开发出10余种口味的产品,具备无污染、纯天然、原汁原味的绿色食品特点,是旅游休闲及佐餐、馈赠佳品。
类乌齐县芫根产量相对高,亩产平均可达到2500斤以上,按照目前企业收购价每斤1元计算,远远超过青稞。2017年芫根加工企业从全县收购芫根750余吨,涉及桑多镇、吉多乡、类乌齐镇、卡玛多乡等470余种植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1户,将实现销售收入150余万元,户均实现增收3200余元。
类乌齐县芫根榨菜厂于去年9月开始建设,享受了政府扶持的产业贷款,总投资1788万元,于今年5月底前建成,将于6月开始试生产。高原绿色芫根榨菜将成为类乌齐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又一法宝,也将成为类乌齐县脱贫攻坚战中的新亮点。
阳光经济合作社 带给贫困户阳光
记者来到吉多乡达孜村,现入眼帘的是一排排规范整齐的蔬菜大棚,大棚内西葫芦、青椒、西红柿、黄瓜、芹菜等各类瓜果蔬菜种类繁多、长势良好,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吉多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李海涛告诉记者,达多阳光经济合作社创立于2012年,初创资金20万元,初创时只有2户2人,启动资金20万元;到2014年5月,已有17户57人加入合作社,资金达到170万元,合作社于当年正式注册为类乌齐县达多阳光建筑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到现在公司拥有固定资产4000万元,合作社成员29人。
转型后,合作社分别在类乌齐县成立了粮油经销部、汽车农机维修部、机动车配件销售部、五金加工部和汽车运输部,并在丁青县购置两间门面设立了分公司。该公司的销售额从2012年的10多万元,提高到了2017年的1100多万元;营业利润也从2012年的5万元,飞跃性地提升到了2017年的700多万元。
达多阳光经济合作社从2014年至2017年共获国家扶持资金350万元。两年来,年合作社积极相应政府号召,通过生产发展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93户435人,其中产业项目定向扶持20户135人,共计发放扶贫资金14.3万元。2016年在易地搬迁项目实施中,带动13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3人)实现就业,发放劳务费182.4万元,2017年在易地搬迁项目实施中,带动17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2人)实现就业,发放劳务费143.3万元。
合作社于去年7月被昌都市政府评为“市级农牧民专业合作示范社”。
记者手记:类乌齐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结合自身实际,狠抓特色产业发展,为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创出了新路。其超常的新思路,到位的新举措,取得的新成效,不失为当前昌都脱贫攻坚战场中的一大亮点。但愿象类乌齐的这种亮点在昌都越来越多,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