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雅县香堆小学当多教学点教师琼卓玛——
坚守乡村教学点,只因放不下孩子
本报记者 王玮 夏怡雯
琼卓玛正在为学生讲解课本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三二三四……”还没进入校门,就先听到了一声声的口令,当我们走进校园,看到一位年轻的女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体育课。年轻女老师穿一身运动装,看上去非常精干。这位年轻的女老师就是琼卓玛,是家长和村长都希望能够长期留下来的乡村老师。
2011年,22岁的琼卓玛从四川省乐山师范学院毕业,同年8月被分配到察雅县香堆镇当多教学点支教一年,在村里和家长的一再挽留下,一晃已经在这里过去四年了。在偏远山区的农村小学,她忍着孤独和寂寞,用爱心精心栽培和呵护贫瘠土地上的花朵,用真诚和行动实践着一名教师的社会责任,并连续两年获得县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因为他们需要我,所以我留下了”
香堆镇当多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环境恶劣,被分配到这里的干部职工都想尽办法调离,一开始的琼卓玛也是这样的。当多教学点只有3个班16个学生2个老师,之前的支教老师把琼卓玛安排到了三年级。来到这里的第三天,琼卓玛就哭着给妈妈打电话要求离开。“这里生活条件比我想象中的要艰苦。”琼卓玛对记者说,“这里就像一个信息封闭的孤岛,没有公路,只有一座吊桥通往外面的世界,也没有通讯信号,还时常停电,物质文化生活极度匮乏。到了晚上,满身乱爬的跳蚤几乎让我无法入睡,浑身被咬得都是包。”
比起环境的艰苦,最让琼卓玛难过的是与学生的沟通。虽然琼卓玛也出生在察雅,会说藏语,可是孩子们讲的当地藏语土语琼卓玛一句也听不懂,同样,琼卓玛讲的藏语孩子们也一句都听不懂。“第一天进入课堂的时候我还觉得挺好玩儿的,两三天后新鲜感一过,我就坚持不下去了。”琼卓玛说。
在琼卓玛又哭又闹,和妈妈说自己呆不下去,让家人给她想办法后,舅舅专门召开家庭会议,给琼卓玛做思想工作,说服她留下来做好自己的工作。可当时一心想着要离开的琼卓玛谁的话都听不进去,请了两周的假,自己偷偷跑去了昌都。妈妈和舅舅在昌都找到了她,继续做她的思想工作,希望能够说服她。“后来我自己想了想,觉得这样有点对不起妈妈,因为我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妈妈辛苦把我养大不容易,现在都已经工作了还要让妈妈这么操心,所以我还是回去了。”琼卓玛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后回到了学校。
回到学校后,琼卓玛首先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她觉得一个人做事,首先就是要把心静下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当时,给她带来最大困扰的是和孩子们的沟通问题,但这又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她首先解决的就是这个。琼卓玛和孩子们互相约定,课余时间她们一起玩耍的时候,她教孩子们一句通用藏语,孩子们教她一句当地土语,这样互相学习,慢慢地孩子们的通用藏语就练出来了。她还告诉孩子们,如果将来想要出去看外面的世界,语言一定要学好,在学校一定要讲通用藏语。
孩子们的通用藏语学好后,琼卓玛又开始让他们练习普通话。因为教育观念的落后,有的家长很不理解琼卓玛的做法,“都是一个村的孩子讲什么普通话,讲了他们也听不懂。”琼卓玛就不断地给家长做工作,并鼓励孩子们在家里看西藏卫视学习汉语的节目和CCTV的少儿频道,多听多练普通话。
琼卓玛在这里的第二年,只要晚上有电便给孩子们上晚自习,晚自习的主要内容是练习普通话,而家庭作业就是教自己的家长普通话。“村里的小孩有在这里读书的,也有在县里和市里的,家长们经过比较,都觉得我这里的小孩胆子特别大,敢说又敢去做。”琼卓玛骄傲地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家里过了上学年龄的小孩,送到这里学习通用藏语和普通话等知识,也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就是希望他们长大后能做些小生意,出去以后能更好的和别人沟通,这说明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重视教育了。”
当琼卓玛走进课堂,看着学生捧着书本,睁着一双双圆溜溜的大眼睛,更加坚定了信念。“是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睛、渴望知识的心灵,支撑我熬过了那些难熬的夜晚。我知道他们需要我,所以我要留下来。”
“我不想叫你老师了,我想叫你姐姐”
学校最高年级是三年级,学生在这里读完三年级后将会整班移交到香堆镇小学继续读四年级,但是这里的家长因为教育观念的落后,三年级读完后,都不愿再将自己的孩子送去继续上学。
有个叫邓达的学生,今年本该念初一,却依旧还在教学点读一年级,就是因为在移交过程中,家长没有送他去香堆镇读四年级,造成现在这样的结果。邓达是个特别聪明的小孩,但是不爱读书,只爱唱藏族的情歌,学校里的老师和学生们听到他唱歌就会笑话他,但是在琼卓玛看来,这是他的一个爱好,应该让他继续下去。琼卓玛每天都在自己的宿舍里放很多歌给邓达听,有中文歌,有藏语歌,在他唱的同时告诉他歌词的意思,让他去理解每个字。就这样,邓达把歌学会了,汉语和藏语也讲得更好了。
邓达家有五个兄弟姐妹,三个姐姐已经嫁人了,唯一一个哥哥是僧人,所以家里的一切家务都落在了他的身上,邓达三年级读完后,他的爸爸便去学校申请了退学。“我去找了他爸爸很多次,他爸爸都不同意送邓达继续上学,但是我和邓达聊天的时候,他告诉我,他还想读书。听着他这样说我心里真的很难过,我告诉他,老师一定会让他继续读书的。”琼卓玛说这些话的时候,她的眼神是坚定的,“后来我把邓达带到我班里来继续读三年级,即使再多读一个三年级我也不会让他退学。”
邓达在念到第二个三年级的时候,他的家长终于同意让他去香堆小学继续念书,但临走时又反悔了。村里的老村长和生活老师都是邓达家的亲戚,琼卓玛找到他们,让他们也一起去做邓达家长的思想工作。最后,邓达的家长终于把他送去了县里读书。“想要改变生活,就要让小孩子去读书,知识改变命运就是这样的。”
“还有个女孩,现在和我的关系特别好,前几天发短信给我说不想再叫我老师了,想叫我姐姐,我感到特别高兴。”琼卓玛抑制不住喜悦地对记者说。
那个女孩叫洛松卓嘎,是村长的孙女,现在上初一,她在琼卓玛来之前已经上了两年的三年级。在琼卓玛教三年级的那一年时间里,卓嘎成绩不是最好的但她是最刻苦的,当时因为家里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家长都不同意让她出去上学,就这里一直上着三年级。琼卓玛刚到这个学校的时候,她的家长丝毫没有让小孩继续上学的意向,但是琼卓玛教了卓嘎一年后,她的家长就转变了那种落后的思想,让卓嘎继续上学。
2012年,村长一家把卓嘎送到了香堆小学,卓嘎本该上四年级,但香堆小学校长和老师都说卓嘎的基础很踏实,成绩也比较好,可以跳级到五年级。“卓嘎现在上初一了,我们经常联系,现在我们都以姐妹相称。”琼卓玛高兴地对记者说,“她告诉我以后要像我一样,当一个好老师。听她这样说我特别欣慰,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今年三月份,琼卓玛生了一场大病,卓嘎放假回来让琼卓玛检查作业的时候,后面有两页纸是给她写的信,说想让琼卓玛继续留在这个地方。“这么小的孩子跟我说这样的话,我特别感动。”
“如果现在放弃,到哪里都是失败”
在当多村的四年时间里,琼卓玛觉得最对不起的人就是她的妈妈。琼卓玛还有个哥哥,可是得了重症型全身肌无力,照顾家庭的重任压在了妈妈一个人身上。但是妈妈却一直鼓励琼卓玛“你现在是老师了,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要尽心教好他们,不要放弃自己的选择。”
在这里的四年,有一句话一直鼓励着琼卓玛:如果现在放弃,到哪里都是失败。“这里的条件确实是不好,但是如果现在在这么小的地方我都放弃了,以后去哪里都是失败的。”环境的艰苦,沟通的困难,曾几度让琼卓玛想要放弃,可是看到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她选择了坚持。
四年里,琼卓玛把她所有时间都给了这些孩子,有时候县里打电话过来让她去开会,琼卓玛也会问他们必须要去吗,如果不是的话她就不去了,因为她走了这边就没老师了,她不想耽误孩子们任何一点上课的时间。
渐渐的,琼卓玛不再仅仅是这些孩子的老师,更是他们的“妈妈”。孩子们的衣食住行,家庭情况,没一个不是琼卓玛担心的。给孩子们洗澡抓虱子,这是琼卓玛做得最多的事,帮孩子们募捐新衣服、文具,也是琼卓玛经常做的事。“卓玛老师还收养了一个小孩。”同在一起生活的驻村干部忍不住告诉我们,“卓玛老师家因为哥哥的病,条件本就不是很好,现在还收养了一个小孩,让我真的打心眼里敬佩她!”
琼卓玛告诉记者,她把那个孩子留在身边源于一件让她很心寒的事。那个孩子叫洛松旺扎,现在正在上二年级。洛松旺扎成长在单亲家庭,家里只有妈妈和一个姐姐,住在村里最远的自然村达美组,属于村里家庭条件最差的,他最初是寄住在另一个自然村的亲戚家里。有一次他来上学,学生都说他身上特别臭,琼卓玛开始以为可能是脚臭或者身上发臭。而洛松旺扎又特别内向,不敢说是怎么回事,就躲在厕所里不敢出来,琼卓玛没办法,只好去厕所找他。把他带到了自己的屋子后,没想到闻到的是大便的臭味。琼卓玛把他裤子拉下来一看,裤子里全是干了的大便,已经堆积有好几天了。“当时我的心里特别难受,我问为什么他没有告诉我,过了好几天后,他才告诉我原因。”琼卓玛有点难过地告诉记者,“他说,自己因为晚上不敢一个人上厕所,所以就拉到裤子里了。我听了特别难受,我决定要把他留在我身边,照顾他的学习和生活。他刚刚开始上小学,基础很重要,我想把他的各种习惯都培养起来。”
谈及洛松旺扎三年级以后的打算,琼卓玛也面露担心之色,她告诉记者她也很为难这个问题,因为她家里的情况非常复杂,她不敢替洛松旺扎轻易做决定。现在琼卓玛已经和洛松旺扎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周末的时候他回家后,屋子里就琼卓玛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反而感觉特别不适应。
不管是“姐姐”还是“妈妈”,琼卓玛都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照顾着每一个孩子,也许将来的某一天,琼卓玛会调离当多村,但至少在今天,她用她的坚持一直为爱坚守着这些孩子。
记者手记
在困境中坚持就是成功
人生犹如一块香料,只有以坚持的信念为柴,坚守的行动为火的炙烤中,才能散发出最浓郁的芬芳。琼卓玛从最初的想放弃到后来的坚持、坚守,经历了最艰难的思想斗争。艰苦的条件、恶劣的环境为她的人生添加香料,当她决定坚持下去、守护这些孩子的时候,她的人生已经散发出了最浓郁的芬芳。
古有司马迁,在遭受腐刑之后,发愤继续撰写《史记》,并最终完成了这部光辉著作;近代有鲁迅,弃医从文,利用文学的力量改变中国,终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今有张海迪,身残志坚,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没有沮丧和沉沦,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他们靠的是什么?坚持。有了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没有坚持,就注定失败。对于成功,坚持的塑造必不可少!功到自然成,成功之前难免有失败,但只要能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成功就在眼前。在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一定要学会坚持,只有坚持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