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各县新闻>

小小蘑菇 托起群众脱贫致富梦 ——探访俄洛镇食用菌种植基地

2017-03-14 13:31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小小蘑菇   托起群众脱贫致富梦
——探访俄洛镇食用菌种植基地

本报记者 郝鹏举

    小小的的蘑菇,如今是这里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依靠,承载着他们的脱贫致富梦想。俄洛镇食用菌种植基地是我市近年来发展特色农牧业,打造蓝天圣洁产业的一个小项目。
    记者日前来到俄洛镇食用菌种植基地,目睹了这里贫困群众致富增收的忙碌场景。10座现代化的温室大棚目前已用满了5座,里面种着香菇、平菇2种菌类。据俄洛镇镇长麻运动介绍,俄洛镇食用菌种植基地总投资50万元,2016年8月份建成投产,如今已经有5万余元的收入,今年,又生产了1.5万余棒的菌棒,我们准备把另外5座大棚也全部利用上,还将种植金针菇,同时试种一下林芝菌,预计今年收入会在15万元以上。
    今年52岁的向巴扎西是附近郭修村的五保户,患有肺结核,身体不好,平时不能干重活,如今在这里的食用菌种植基地打工,每个月有1500元的收入。“每天就是干一些轻松的农活,比如给菌袋扎孔等,一点也累不到。”向巴扎西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
    现在的季节正是菌类种植的高峰期,由于要送女儿去读大学,尼玛卓玛不得不让丈夫顶替自己前来帮忙种植,而洛松达吉则因为有事不得不让妻子前来帮助自己一天。“我们这个基地共吸纳了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虽然工资不高,但工作量也不是很大,工作相对自由,每户每天一个人前来劳动就行,繁忙时,这个基地可以吸引10余户群众前来打工。”麻运动告诉记者。
    麻运动还说:“由于基地以前没有技术支持,要从内地进购菌棒,最后卖出产品后,我们算完账,发现没有什么利润,现在我们从内地聘请了技术人员,自己加工菌棒,成本降低很多,产量相应增加,利润一下子就起来了。”绵阳人林永成是这里的技术工人,负责为基地提供技术指导,同时手把手培训贫困群众食用菌种植技术。“香菇和平菇都是好气性真菌,必须要有一定的通风条件,同时生长过程中不能受强光照射,在阴暗的环境下才能长得洁白、肥大。若光线太强,长出的菇表面硬化,畸形菇多,商品价值差。”林永成介绍说,“菌棒的材料是用木屑、玉米杆等,处理发酵后制成菌袋,经高温低压灭菌,自然降温后按无菌操作插入菌棒,随后送入育菇房进行培育。从制作到成菇需要2个多月。”绵阳人林永成是这里的技术工人,负责为基地提供技术指导,同时手把手培训贫困群众食用菌种植技术。“香菇和平菇都是好气性真菌,必须要有一定的通风条件,同时生长过程中不能受强光照射,在阴暗的环境下才能长得洁白、肥大。若光线太强,长出的菇表面硬化,畸形菇多,商品价值差。”林永成介绍说,“菌棒的材料是用木屑、玉米杆等,处理发酵后制成菌袋,经高温低压灭菌,自然降温后按无菌操作插入菌棒,随后送入育菇房进行培育。从制作到成菇需要2个多月。”
    尼玛卓玛从这个食用菌基地刚建立就开始在这里打工,已经学到一定技术的她告诉记者:“育菇的过程就像培育自己的孩子,工作中不但要细心、耐心,还要与菌包和菇进行‘对话’,它们会告诉你所需要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只有和它们进行‘沟通’,才能培育出外形好、口感好的菇。”  
    走出大棚,麻运动起指着眼前的一片空地说:“这里是我们的预留空地,如果市场前景好,我们将扩大规模,再建几座大棚,同时我们要积极探索冬季菇类种植技术,错开种植高峰,争取每一天都能有新鲜产品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