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藏东明珠>习俗>

传统体育项目及活动

2014-03-15 17:27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昌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创造了具有康区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这些传统体育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1.赛马

  藏族人称赛马为“达玖”。赛马是一项农牧民群众最喜爱及广为盛行的运动。它历史悠久,项目众多,内容丰富,不拘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昌都赛马,一是比马的健壮、速度、耐力;二是比马的骨骼清奇、步伐平稳;三是比骑手的骑技。
  传说格萨尔王在一次盛大的赛马会上,使出超凡的高超骑技,夺得第一名,成为岭国王。从此,藏族人民以民族英雄格萨尔为荣,赛马便成为农牧民群众一种经常性的体育活动。凡出门经商、行军出猎、朋友联欢聚会、相亲、佳节等无不举行赛马活动。
  昌都地区的类乌齐、察雅、八宿、贡觉等县,每年藏历5~6月,以寺院为中心组织民间技高的骑射手,举行盛大的的驱斩魔鬼的佛事活动。寺院所属民众穿上盛装,骑手从头到脚打扮一亲,腰佩长刀,背挎弓箭或藏式火药枪,在寺院的统一安排下,由主持指挥,依次驰马射箭,或用火药枪射击,对准喇嘛在指定点竖起的每一个“拧噶”(即画有各种魔鬼身躯的靶子)进行赛马射击比赛。在民间则举行纯速度型和技术性的马术比赛,这种比赛多以当地部落和头人组织,夺冠者均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
  传统的赛马比赛内容有以下五个项目:
  ①速度赛马。赛马之际,首先用精致的鞍垫、笼头、彩带把巴打扮一新。类乌齐、察雅等地为减轻对马的负荷,专门从13岁至15岁的少年中挑选骑持高的骑手,骑光背马参加比赛。参赛骑手也要精心打扮。
  赛马的距离长短不一,有10多公里远程赛,也有5公里以下中程赛。比赛时,参赛选手以一字排行,等裁判员一声令下,骑手们即松开缰绳,扬鞭纵马,以闪电般的速度奔向终点。
  夺冠的骑手被人们称为英雄,这不仅是个人的荣誉,也是该乡村的荣誉,更是家族的荣誉。长者为骑手献上洁白的哈达,并祝福身体健康,永葆青春。姑娘们手捧青稞美酒,唱着悠扬动听的山歌向英雄敬酒,主办者也向骑手祝贺,并给予物质奖励。
  ②小跑赛马。参加赛跑的马各有讲究,有的人喜欢高大狂奔的烈马,多数人则喜欢骨骼清奇、步态平稳的骏马。这种马虽没有烈马的速度快,但它易指挥,步伐平稳。因此,小跑赛马成为人们欣赏马种优劣,高雅欢快的运动。
  进行小跑赛马时,对马的装束也有讲究,除了给马配备精美的全套鞍具外,还要给马的鬃毛和尾巴编上五采绸带,颈上挂铜铃串。
  赛马的距离不远,一般在1~2公里间两次来回进行。小跑赛马主要看马的步伐是否平稳,在平稳的步态中看速度,再看选手的骑马技能。长年和马打交道的长者(往往是裁判),只需看参赛马来回跑一次,就能很公道地评出胜负。
  夺冠的骑手,同样受到人们的赞扬,并受到哈达和物质奖励。人们纷纷上前把一条条哈达系在骏马的脖子上,祈祷骏马后代永不断绝,并为自己的家乡有这样技艺娴熟的骑手,有这样好的良种马而感到骄傲。
  ③马上拾哈达。这是一项技术性的马上运动。赛前将哈达每隔数米横置于规定的位置上,骑手依次纵马奔驰过跑道。向左右侧身,将头手垂于马肚下拾取地上的哈达。直到拾完跑道上的全部哈达为止。拾哈达最多和速度最快的为优胜者。
  ④马上射击、射箭。这是一项马上练武运动。在广阔的草坝上,间隔一定的射程内竖靶子,骑手纵马奔驰,完成在头顶舞动火药枪,并绕身一周,绕马脖子一周的规定动作后,再瞄准靶子射击。
  马上射箭时,射手纵马奔驰,取出弓箭,在头顶舞转三次,跑过靶前时,拉满弓对准靶心射箭。谁先作完规定动作,并连中靶心者为胜。
  ⑤赛跑。在传统的赛马会上有时人们还要进行赛跑,比赛分男女两个组,一般赛程为300米左右,主要赛速度、耐力,以最先到达终点为胜。

  2.跳绳

  跳绳比赛多流行于少女之中。比赛时,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准谁跳得快,跳得多而取决胜负。这种运动能够达到取暖健身的效果,因此,一般在冬天进行这种比赛。

  3.摔跤

  “摔跤”藏语称“秀泽”。多盛行于农牧区。人们在经商的路上、或是青少年相聚、或是耍坝子,人们不时要进行摔跤比赛。这种比赛接近柔道,比赛双方身着藏袍,系腰带,也有的摔跤时上身不穿衣服。双方抱住腰部,裁判喊一、二、三后比赛开始。赛手只准用臂部和全身的力量将对方摔倒为胜。不准用脚缠、钩对方的脚,否则犯规,会受到众人的羞辱。

  4.抱石头

  抱石头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比赛项目。在昌都历史上曾有类乌齐人琼珠米切玛单手抛盐袋、举牦牛、举石板夺冠的传说。比赛石头为圆形,重约150公斤左右,比赛时在石头上遍抹酥油,以加大技巧难度。赛手弯腰抱石,抱到双腿上,再举到肩膀上,挺直身体,稳站数秒,然后把石头从肩上往身后摔下,即为成功。以所抱石头的重量和动作是否干净利索决定胜负。

  5.“郎庆吉田”

  人们把大象视为轮王七宝之一和力大无穷的吉祥物,故“郎庆吉田”称为大象拔河。比赛双方用一根约6米长,两头挽圈的绳子,背对背站在相距4米远的地方,绳子从两人的裆间穿过,经过腹部,套在各自的颈上,双方俯身双手着地。比赛开始,用颈部和四肢的力量朝自己的方向拉。其状如两头耕牛反方向拉同一个犁。谁将对方拉过界线即算获胜。

  6.“妥古朱古”

  “妥古朱古”(“妥古”指拇指与中指张开量出的九个卡,“朱古”即手臂肘间量出的九肘)是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这项运动包括跳、跃、仰、卧、吐、纳等全身运动,深受农牧区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其比赛规则为,每一至二人为一组,两组相间约50米,各组的前沿立有九块高30公分,宽20公分的扁石靶子,根据选手掷石击中的靶子作出与靶子名称相吻合的动作,然后丈量向前推进。
  每块靶子分别指名为“达斋”(意为老虎跳跃式),规定动作为三步助跑跳远;“四斋”(意为豹子跳跃式)立定跳跃;“美尼”(意为人体仰睡式)仰睡;“其尼”意为狗睡式)人体蜷缩;“渣布”(意为吹草杆),草杆落地处;“日布”(意为吹羊粪)站立吹羊粪;“妥古”量九卡远程后站立;“朱古”量九肘远程后站立;“其代”(意为吐口沫)口沫着地处站立。九个靶子之间相距2米,一字排开,参赛选手站在50米开外的规定线上,每组掷击对方的靶子三次,击中一次为限。如击中“达斋”的靶子,选手往对方的前沿三步助跑跳一次,击中“美尼”只能向前推进人体仰睡的长度。以此类推,尽量缩短掷击距离,把对方的靶子全部击倒为胜。

  7.“扔学果”

  “扔学果”即玩铜制的旧藏币。每年冬季,爱好玩铜币游戏的少男少女找一块空闲地,先掏出深约5公分,直径约3公分的小洞,距小洞约5米处划一条界线,扔铜币的选手,站在界线边,依次将持在手中的一枚铜币,对准小洞轻轻扔去,根据进洞的铜币或与在洞口远近的差距排列出先后次序,然后集中所有的铜币,交给第一的选手,赛手站在界线边对准小洞,——扔去或把铜币一起扔去,若几枚铜币中,2个进洞,其余洞边的铜币中,二号赛手可选定一个最难击中的铜币让一号选手用石头掷击。若击中,一号选手可赢得进洞的和击中的共3枚铜币。若是击中其它铜币,即算犯规,不但不能赢得进洞的铜币,还要罚一枚铜币放入参赛铜币中,然后将所有铜币交给二号赛手。从一号到最后一名依次轮流进行比赛。这种游戏可提高儿童的智能、视觉、观察力、准确度,由于玩这种游戏需要铜币,故曾在昌都镇流行。

  8.“击阿玖”

  “阿玖”(意为牛蹄拐骨),赛赢“阿玖”是昌都镇青少年特别喜爱的一种娱乐。赛赢“阿玖”的娱乐可以说是一种取暖健身,锻炼手臂力量的运动。玩这种游戏时,参赛选手在一块平地上画一个直径约一米的圆圈,距圆圈约7~8米处画一条界线,选手每人交出“阿玖”1~3个不等。对直界线把“阿玖”的“甲噶”(即牛膝关节的方形短骨),轻轻抛入空中,落地后看谁的“甲噶”是正立、侧立、或仰、或卧来排定先后次序。然后从第一个开始击“阿玖”。赛手握“甲噶”站在界线边,依次掷击圆圈中并排的“阿玖”。击中的“阿玖”连同“甲噶”必须击出圆圈外四指宽的距离,击出圆圈外的“阿玖”算赢。如果掷击后“甲噶”在圆圈外直立着,称为“色仁”(意为马的鬃毛直竖),赛手必需从“甲噶”直立处反身弯腰、反手再击“阿玖”;“甲噶”若是侧立,称为“达格”(意为马嘴狂笑),赛手必需闭眼击“阿玖”;“甲噶”要是正立,称“郭”(意为马的裆间),赛手要弯腰,叉开两腿,从裆间击“阿玖”。比赛中赛手的“甲噶”要是落在圆圈内,称为“曲通”(意为马在饮水)即算犯规,要罚一个“阿玖”并立在圆圈内。人们利用以上“色仁”等难度技法,使赛手容易犯规、连遭罚“阿玖”,这样不但能够延长娱乐时间,而且能把娱乐时间推向高潮,直到圆圈内的“阿玖”全部击完为止。

  9.“古朵”

  “古朵”(放牧用的抛石绳)。昌都一带称为“乌嗒”,在农牧区十分流行。比赛时选手站成一线,依次上阵,分远近掷石和定点掷石,击发时将卵石放入“古朵”中部的三角牛皮垫上,用手抓住绳梢对折,在头顶旋转数次后对准靶子,松开绳的一端将卵石抛出,以远、准决定胜负。

  10.棋类比赛

  棋类活动品种繁多,在昌都农牧区群众中广为流行。有“牧童圈狼棋”、“禁国王”、“志”等。每当劳动休闲时,人们便围坐在地上,在木板、石板、地上画个棋盘,拾黑白石子或羊粪,即开局对阵。这种棋不受条件限制,随时随地即可比赛,所以普及面很广。
  ①牧童圈狼棋。玩这种棋时黑白共用25个子,其中2个黑子称为“狼”,其余23个白子称为“羊”。开局前先在八个交叉点置8个白子,其余白子等待布置。白子每步只准前、后、左、右走一格的直线,而黑子可从白子占据的交叉点上方直线斜线跳动,如黑子跳过只有一个白子的交叉点,则吃掉白子,但不能跳过两个而吃掉白子。对方根据战局补上一个白子。直到黑子吃完白子,或白子堵死黑子的去路为止。

  ②禁国王。此棋共有黑白10个子,其中九个白子称“玛米”(意为士兵),一个黑子称“加布”(意为国王)。开局前九个白子置于棋盘一半的三角格交叉口,黑子移动即开局。白子移动时尽量使自己的三个子成为一线,黑子则千方百计使白子相隔一格,趁机插入空间,黑子从相隔的白子上每跳过一次,便可吃掉一个白子,直到吃掉全部白子,或白子把黑子禁死为止。

  11.放风筝
  放风筝不单是儿童游戏,而且也是成人娱乐之一。每到秋天,昌都城上空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大、小五彩的风筝在进行争战。昌都的风筝形状比较单一,一般是菱形单面风筝。根据参加者的身份,一般分为二类:一是小孩玩的风筝,其形状在菱形单面的风筝上贴有长长的纸尾巴,这种风筝平稳;另一种是成人玩的风筝,这种风筝没有尾巴,放飞时要有一定的技巧。它的特点是放飞后可由放飞者操纵,如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全靠放飞者灵活掌握。放风筝特别讲究制作风筝的纸质和放风筝的线。为了战胜空中对手,人们先把玻璃砸细如面粉,而后与熬好的牛胶搅合,粘抹在线上,等完全风干后缠在轱辘上,这种粘抹玻璃粉和牛胶搅合的线结实又锋利。然后线头拴上画有各种精美图案的风筝,借助风力把风筝放入空中,准备迎战。在众多的风筝中,一经发现对手,即设法将自己的风筝线扣压住对方的风筝线。双方的风筝在空中你来我往,相互争斗,非常精彩,连过路的游客也会驻足观战。一方一旦扣压住对方的风筝线,双方即会迅速放线,直到一方的风筝线被磨断,风筝随风飘落为止。
  这时,爱好风筝竞赛的人们都前来给双方助阵,场面热闹又紧张。胜者受到观赏者的好评。败者则又重新换上风筝,再次交战。
  放风筝在昌都镇已成为富有趣味的竞赛娱乐活动。

  12.踢毽子

  踢毽子比赛,一般在少女中进行。赛前,找来秃鹰或公鸡的羽毛,并染成五颜六色,安插在铜币上,做成精美的毽子。每到天气寒冷时,少女们聚在一起踢毽子,毽子踢得最多者为胜。这种踢毽子游戏,起到取暖健身的效果。

  13.武术表演
  有丁青的“窝托热巴”,类乌齐县的“嘎托热巴”表演爬杆技巧,腹上破石等。表演腹上破石时,表演者(男子)仰卧于地面上并运足气,由四名壮汉抬起巨石放在表演者的腹部,然后由两名壮汉交替抡捶直砸巨石,数次后巨石砸成多块,表演者却安然无恙。边坝、察雅、类乌齐等地的热巴艺人们(过去西藏一种卖艺为生的艺术团体,多数为家庭成员,表演舞蹈、杂技、气功等)在跳热巴舞的同时,穿插表演刀技,其程式是,上身赤裸,两手各握长刀,刀锋对准腰部,时而腾空打蹦子几十圈,时而在地上随意翻滚,时而一只手握长刀,把刀锋对准腹部,然后在打蹦子的同时,用另一只手拾起放在地上的哈达或银币。还有倒立行走,立单腿长久旋转以及踢腿表演。踢腿时脚尖可随意击碰额部,用手可将单脚拉置肩上。还可在陡坡上表演各种高难的跳上跳下,行走如飞等,惊险紧张,扣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