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6 14:17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阳光下的拉萨温暖而平和,在热闹的八廓街,朝圣者脚步匆匆,大小商铺生意兴隆。74岁的藏族老人益西洛追喜欢每天到八廓街上走一走,感受这里的繁华。他说,经历过新旧两个西藏,在这条街上最能感受到时代变迁的真正含义。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西藏被誉为雪域高原,独特的风光令人向往。然而,美丽的雪域高原曾是贫穷与落后的代名词。布达拉宫下的雪城至今依然保留着旧西藏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黑暗残酷的封建农奴制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每次益西洛追来到雪城,过去的日子就会在他的眼前浮现。这位在旧西藏白天为贵族放牧、晚上只能跟野狗睡在一起的昔日农奴,常常情不自禁地向游客讲述旧西藏的真相。 益西洛追经历过的旧西藏,农奴占人口的超过95%,他们不占有土地,没有人身自由,占人口不到5%的农奴主把农奴当作私有财产随意支配。农奴中流传着这样的话:“能带走的只是自己的身影,能留下的只有自己的脚印。” 这样的日子直到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人民从备受奴役到当家作主,社会从极端落后逐步走向现代化。 “1959年至1961年的西藏发生了一场举世瞩目的社会大变革,西藏社会跨越了几个世纪一跃成为人民民主的新西藏,这就是伟大的民主改革运动。”西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索朗仁增回忆起这段岁月,依然心潮澎湃。 西藏的民主改革是在充分照顾地区特点的条件下进行的,把自下而上的充分发动民众同自上而下的协商结合起来,最终让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在古老的西藏高原上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是西藏历史长河中最深刻、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这首藏族民歌真切地反映了农奴翻身得解放的喜悦心情。这是西藏民主改革最重要的成果——百万农奴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西藏社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处长保罗介绍说,民主改革废除了生产资料的农奴主所有制,土地无偿地分给了无地的农奴,政府尽最大的可能满足民众对生产资料的需求。 作为翻身农奴中的一员,民主改革后,益西洛追进入学校学习文化知识,毕业后成为拉萨历史上第一批交通民警中的一员。1986年,益西洛追退休,现在每月的退休金有3000多元,家里也住上了新房。 “没有民主改革就没有新西藏,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就是我最大的感受。”益西洛追说。 百万农奴翻身做主人,给西藏带来的最大的变化之一是人的变化。 “贵族的太阳落下去了,我们的太阳升上来了!”这句生动的话语来自于有“民主改革第一村”之称的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凯松村。 1959年,凯松村的443位翻身农奴分得了土地,当地契、债约被扔进火堆时,他们围着火堆跳起舞蹈。50年过去了,凯松人依靠科技种植大蒜,人均年收入达到近5000元,房子也越来越大,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整个凯松一片生机盎然。 半个世纪以来,西藏的发展成就体现在方方面面。西藏大学副校长次央是西藏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出生于教育世家的她对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深切的感受。 “旧西藏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广大农奴没有接受现代教育的权利,曾经创造过灿烂古代文明的藏民族,文盲率居然高达90%以上。”次央说。 如今,西藏的教育已今非昔比。从民主改革到目前,国家累计投资200多亿元,帮助西藏发展教育。2007年,西藏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超过98%。西藏也是全国第一个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地方。 次央说,西藏大学1万多名在校生中,70%来自农牧区,昔日农奴的后代享受着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这对他们的先辈而言,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民主改革至今,西藏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人民从长期的制度禁锢中走出来,人成为了自己命运的主人,社会得到良性发展的机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全面提高,数字见证了西藏的进步: 西藏经济社会得到充分发展:1959年,西藏GDP仅为1.74亿元,到2007年达342.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59倍,年均增长达8.9%。 西藏民众收入实现大幅上升:在民主改革以前,农牧民基本没有收入,1978年实现人均纯收入175元,2007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788元,年均增长达10%。 西藏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人均预期寿命达67岁,比和平解放前提高31岁。 50年前,民主改革为西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0年后,西藏这颗镶嵌在世界屋脊上的“明珠”,正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责编:南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