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主改革50年:经济发展实现重大飞跃

2014-03-26 14:16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这是一组令人惊叹的数据:

  ——1959年,西藏全区的GDP仅为1.74亿元,到2007年发展到了342.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59倍,年均增长8.9%。西藏平均每天创造的GDP由1959年的48万元,迅速扩大到2007年的9375万元。特别是1994年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GDP每年达到了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更是高达13.0%,高于同期全国年均增长3.2个百分点。

  ——1959年,西藏人均GDP仅为142元,1989年人均GDP首次跃上1000元台阶之后,2001年跃上5000元台阶,2006年跃上10000元台阶。2007年西藏人均GDP达到12109元,比1959年增加了11967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7.0%。

  ——1959年,西藏第一产业增加值仅有1.28亿元,到2007年发展达到55.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4.8%。

  ——1989年以前,西藏地方财政收入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从1989年起实现增长。自2003年地方财政收入总量突破10亿元大关后,平均每年以19%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可以说,民主改革50年,是西藏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和发展,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激发,经济社会从加快发展走向跨越式发展的50年。民主改革50年,也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各族群众得实惠最多、人民生活向总体小康迈进的50年。

  5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指引下,在全国各省(市、区)的大力援助下,西藏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受到了平等发展的权利,真正当家做了主人。西藏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经济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

  夯实发展基础 增添发展动力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强势发展为西藏经济实现飞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不竭的动力。

  民主改革50年来,中央对西藏投入巨资,实施大规模的农田、草场基本建设,积极普及农牧科学技术,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极大地改善了西藏农牧业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先后实施了免征免购,从农牧民手中不收任何农牧业税,实行“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和“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两个长期不变”政策,使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

  统计显示,西藏农作物播种面积由1959年的140.23千公顷,增加到2007年的232.94千公顷;粮食产量由1959年的18.29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93.86万吨;粮食平均亩产由1959年的91公斤,提高到2007年的364公斤;牲畜存栏数由1959年的956万头(只),增加到2007年的2417万头(只)。

  民主改革50年来,西藏的现代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壮大起来。目前,初步形成了优势矿产业、建材业、民族手工业、藏医药业为支柱的富有西藏特色的工业生产体系。2007年,西藏工业增加值25.71亿元,比1959年的0.15亿元增加25.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7.5%。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国家在不断加大对西藏常规项目投资力度的同时,相继安排了一大批关系重大、影响深远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使西藏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1959年—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786.7亿元,年均增幅达到15.3%。

  2007年,西藏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86万公里,比1959年的0.73万公里增加4.13万公里。2007年,全区客运量达到680.10万人次,比1959年的6.30万人次增加673.80万人次;货运量达到384.82万吨,比1959年的31.10万吨增加353.72万吨。西藏邮电业务总量由1959年的99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30.93亿元。2007年,西藏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44.29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52部/百人。截至2008年底,“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已全面完成了全区乡(镇)、行政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的建设任务。

  人民生活从贫穷走向富裕

  民主改革以前,人民群众生活极端困苦,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是新西藏使人民群众从封建农奴制社会的水深火热中走向了富裕。

  在民主改革以前,西藏农牧民基本没有收入,到1978年实现人均纯收入175元,1985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首次跃上500元台阶之后,1997年突破1000元大关,2005年又跃上2000元大关。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年均增长达到12.9%。2007年,农村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53.9台,电冰箱10台,洗衣机8.5台。

  1978年,西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565元,1986年跃上了1000元台阶,1996年跃上5000元台阶,2007年更是跃上万元大关,达到11131元,比1978年增加10566元,年均增长10.8%。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在“政教合一”的旧西藏,领主为了使封建特权神圣化,从精神上奴役人民,阻碍了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扼制了社会的进步。全区没有一所近代意义上的学校,广大农奴和奴隶没有接受现代教育的权利,曾经创造过灿烂古代文化的藏民族,文盲率居然高达90%以上。在西藏仅有三所藏医机构和少量私人诊所,主要为贵族、官员服务,广大群众有病根本得不到治疗,人均寿命只有36岁,人口增长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民主改革50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发展西藏各项社会事业,使西藏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文化和新闻出版事业欣欣向荣、医疗卫生事业蒸蒸日上。

  从1985年开始,西藏在农牧区实行以寄宿制为主的中小学校办学模式,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农牧民子女实行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政策,并逐步提高“三包”经费标准。目前已建立起了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具有西藏特色和民族特点的教育体系。

  民主改革50年来,国家投入巨大资金建立健全城乡公共卫生体系,西藏农牧民一直享受免费医疗的民生关怀。目前,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已全面建立。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大大改善,西藏人民的寿命得到了很大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达到67岁。西藏总人口也由1959年的122.80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284.15万人。

  援藏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党中央始终把西藏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于1980年、1984年、1994年和2001年先后四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针对西藏经济建设和稳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特别是1994年7月的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了全国支援西藏和15个省市对口援助西藏的重大决策,使全国对口支援西藏的经济建设工作迈上了新台阶。2001年6月,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把西藏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将对口支援西藏工作在原定10年的基础上再延长10年,新增了3个省、17户中央企业对口支援西藏经济建设,使对口支援的范围覆盖了全区所有地市和74个县区市。2005年8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确立了新世纪新阶段西藏工作的大方向,为对口支援西藏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内容。

  统计显示,1959年—2007年,中央财政向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累计达到近1600亿元,年均增加近5亿元,年均增长近12%。

  截至目前,除中央59个国家机关、18个省区市和17户中央企业正在开展对口支援西藏经济建设工作外,其他各省区市也纷纷向西藏伸出了援助之手。包括拉萨市北京中学、拉萨市人民医院、日喀则地区上海路、措美县当巴水电站、八一防洪堤、昌都地区昌津大桥、丁青县水电站等一批项目对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总结道,“经过民主改革50年来的风雨历程,西藏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后,我们将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西藏稳定,确保国家安全。”

 

(责编: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