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庄园——西藏今昔生活标本

2014-03-26 14:16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在西藏,有一处保存完好的封建农奴主庄园——帕拉庄园。日前,我们雪域高原格桑花报道小分队驱车探访了这个农奴制标本。旧址所在地江孜县班久伦布村,居住着大多是帕拉庄园农奴的后代,他们现在生活得怎么样了呢?

  进了村,在内地援建的乡村水泥公路上,有马车、拖拉机、摩托车甚至是小轿车热闹地行驶。热情真诚的藏族群众会用笑容欢迎并不相识的外地人。我们担心错过旧宅,把车停一边,下车步行几步,就发现了它,在四周新建藏式小楼“淹没”中,帕拉庄园旧宅显得格外“落寞”。大门紧锁,门牌已经摇摇欲坠,听说里面也是破旧不堪,现在正紧张维修。50年岁月彻底带走了它昔日的“威风”。

 


“落寞”的帕拉庄园

  我们还是希望能够走近它、感受它。找到了负责导游的两位藏族青年,最终还是同意我们进去。进门就是两层成排的朗生(农奴)院,空空荡荡狭隘阴森。擦去历史灰盖头的无数灰尘,抚摸着多年前被磨得油滑的楼梯扶手,我浑身颤抖,当初对面阳台上的庄园主在叫唤,多少农奴扶着这把手冲下楼跑过去服侍。油滑的痕迹,滚烫的心,心火从进门一刻就开始灼烧。走上二层,脚下稍微重一点,地板就会有延伸出去的麻木,曾经太多灌了铅的脚步印记刻在这里。仿佛多少农奴与我擦肩而过,有过来、有过去,一派苍凉的热闹!

  随意走进一屋,外面的阳光直射头顶,这儿却低矮黑暗冰冷忧郁,总感觉有一种气质始终沉淀其中,淤积而不得排泄。低矮的门,一尺见方的窗,房间大约有10平方米左右。看到架起的一眼小土灶,旁边就有睡觉用的土炕。梁上的横木被熏得乌黑,或许这就是农奴们苦难生活的色彩!我们没有看到更多,很多展品因为维修而收藏起来。只好退了出来,门前的路依旧喧闹,不断有村民过来过去,如同走过其他邻居门前,并不会刻意注视庄园。似乎唯独我们这些拿着摄像机、相机、录音笔的人关注庄园,村民们已经实现了与苦难“活化石”的和谐相处。有些退缩,大家已经淡忘,为何我们再挑起当初的伤疤,这是否为一种残忍。


班久伦布村村长连罗向中央广播电台记者介绍该村发展情况。

  在村委会门前——帕拉庄园旧宅几十米处,我们找到了46岁的村长连罗。连罗告诉我们,现在村里有86户共476人,过去农奴时代一无所有,现在人均收入接近4000元;过去每户不足12平米,现在每户居住超过400平米;家用电器应有尽有。村里开展了奶牛养殖项目,刚立项时,政府一下子给村里买了200头优质奶牛。现在每户每天都能卖四斤左右酥油,这样起码就有50元以上现金收入。此外,村里还在援藏省份的支持下,组建了建筑队、粮油加工企业;购买了村委会办公设备;铺建了水泥路。身为农奴后代的连罗自豪地说,“全村人现在每天都能吃上新鲜菜、新鲜肉,当时庄园主都吃不上。”听到这,我们问,“现在作为一村之长与当初的庄园主有何不同?”连罗笑着说,“庄园主希望庄园好,我也希望这个村发展好;可当年庄园主为的是自己,欺压我们老百姓;而现在我是为了村里群众谋利益的。”

  在西藏采访期间,80后的我经常会有一种不经意,心中的坐标从来是中国东西部之间,而没有时间轨度,只是平面。走访班久伦布村村民家中,我们希望更多了解西藏百姓今昔生活变化,帕拉庄园则成为我心中一个立体标本,这个标本把过去和现在同时展现给我,让我有如此强烈的对比感受,从而在帕拉庄园门外门内进出中不断徘徊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