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5 17:49 来源:今日昌都新闻 点击:0
编者按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兄弟姐妹拥有各自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却在不断的交流交往交融中,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离不开的整体,并在爱国主义向心力和凝聚力感召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幸福而温馨地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中。“发展的前提是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绝不会有发展”已经成为这个大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共识,尤其是在昌都,广大干部群众更是确信“民族团结是一切事业的生命线,没有民族团结,今天的繁荣发展无从谈起”。本报从今天开始推出系列报道《同心谱写团结曲,众手浇开幸福花》,展现一批先进典型积极投身维护祖国统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动人事迹和感人风采。
同心掬得满庭芳
——记卡若区民政局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本报记者杨青曲珍 格桑
工作人员正在为群众办理结婚证
卡若区位于西藏东北部,昌都的中北部。自清末改土归流以来,一直是是藏东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处在联系西藏与内地商贸往来的枢纽地位。近年来,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各族群众重要桥梁纽带的该区民政部门积极作为、主动服务、全心为民,在促进卡若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卡若区民政局目前有10名工作人员,他们承担着为生活在这片1.1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13万多名藏、汉、回、苗、蒙古、洛巴、门巴等民族的人们提供城乡低保、医疗救助、孤儿集中收养、五保户集中供养、流浪乞讨救助、基层政权建设、社会事务、残联工作开展、社团登记、婚姻登记等任务。
来到位于卡若区新办公点四楼的民政局办公室,局长办、婚姻登记处、残疾证办理处、社会低保经济核查中心等房间,基本上是只有一个人在忙碌地工作。该局目前有8名藏族干部和2名汉族干部。“强基惠民驻村去了两个,地名普查核实去了一个工作组,现在只有5个人留在家里,一站式办公大厅也没法分派”,正在向精准扶贫对象进行电话核查的局长廖英放下电话,对前来采访的记者抱歉地说。
“我们单位人手少,每一项任务下来,基本上都是相互搭把手,一起干完” 聊起民族团结的话题,廖英显得轻松了些。“共同工作的时间长了,一起面对的问题多了后,同事间的感情就更深了,合作更默契了,工作开展的也更好了”
楼道里,碰到刚才和记者一起上楼的几个农牧民群众,他们询问登记残疾证的地方在哪里,廖英指向最里面的一间,并说到,因为工作原因,经常要和农牧民群众打交道,单位上的两位汉族同志都已经能听得懂藏语,其中一个还会进行简单的会话。同事间更是有时说汉语,有时会说藏语,在合作共事中,大家互谅互让,互帮互扶,不仅形成了高度默契,还结下了兄弟姐妹般情谊。
日常教育奠基石
融洽和谐的氛围不是凭空而来的。在兼有会议室功能的大办公室里,格子间式的办公桌相对而设,绿色的植物静静点缀在各个角落,国家领导人画像高高俯视着一切,偌大的房间只有一名女孩在埋头填写档案。她说,在每次见缝插针的干部职工学习里,既有四观教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中国共产党党员工作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员管理条例》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结合实际的典型民族团结事迹交流。
“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是在每次民族团结教育时,听到和讲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而且,不论局领导班子如何调整,工作人员怎样变换,这句话像传家宝一样,被一个班子一个班子地传下去,一个人一个人地传了下去。
卡若区民政局还把民族团结教育同反分裂教育结合起来,与社会经济发展教育结合起来,与社会文明进步教育结合起来,要求干部职工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使他们更加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搞好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对分裂主义分子的分裂祖国图谋,挑拨民族团结的行径有明确的认识。干部职工在不断的学习中使不仅把民族团结工作落实在单位内部,同时也体现于各项服务工作之中。
给力民生汇民心
“民政”顾名思义就是民生政务,而这个“民”中就包括各族人民。当问到卡若区民政局是怎么开展民族团结工作时,廖英局长顿了一下,说道:民主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破产企业职工救助、离婚调解、残疾证办理等各个方面,都涉及藏族、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干好了民政工作,完成好基本职能就是搞好了民族团结。
住在位于达因卡廉租房里的郭王平、仁青拉珍两口子因为一个长期患病、一个身患残疾,所以和他们的两个孩子是长期的政府救助对象,每月光从民政口上领到的各项救助就有2060元。进入他家的人经常会被堆放在藏式柏木组合柜和沙发间的空易拉罐、纸箱等废品所吸引,并且诧异于房间的凌乱,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贴在墙上的领导人画像却每次都被主人擦拭的干干净净,而且用洁白的哈达包裹着。仁青拉珍说她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心中对党和政府的感激。
随着脱贫攻坚号角的吹响,集中供养就成了民政部门的重点工作任务。新建于卡若区野堆村的五保集中供养服务中心里,负责人斯朗措姆高挑的个子、红润的脸颊,一身藏装干净整洁,一副精干的样子。据介绍,她是在经过民政部门一定考察和认真考虑后,才被分配到这里工作的。今年,她带着工作人员将生活在这里的173名老人照顾的妥妥帖帖,不论是在位于四楼的活动健身中心,还是带有独立卫生间的寝室,还是在各类常用药品齐全的医务室,每个老人脸上始终都带着满足的微笑。
在卡若区办公大厅里悬挂着一面鲜红的锦旗,是一位年轻的尿毒症患者在接受了多年民政医疗救助后,为表示感谢送来的。“前段时间患者60多岁的父亲过来拿救助时送来的,最近一段时间没有消息,也不知道病情怎样了”廖英的眼里隐隐有些担忧,政府每年的救助对象非常多,她说这位患者是为数不多留有印象的一个。
同心共建促发展
不懈的民族团结教育,长期的基层群众服务经验,培养了卡若区民政局各族职工的团结意识。他们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把民族团结的要求落实到为群众排忧解难上来,体现到实现和维护农牧民群众切身利益上来,扎扎实实做好“保障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工作,用真心和实际行动谱写民族大家庭的协奏曲,增强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浇灌出了绚丽多彩的民族团结幸福花。
采访结束时,廖英说她们单位葆民族团结之花四季长开的秘诀是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今后,他们要继续在生活中做到和睦相处,工作中做到一人有难,众人相帮,共同锻造熔炼这个荣辱与共、团结奋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强有力的战斗集体,在山川毓秀,地阜物华的昌都,和各族人民一起用汗水和智慧携手推动历史发展的车轮,在前进的道路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