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若区如意乡:
幸福像花儿一样
秀美山川,三江并流。6月的一天,从昌都市区出发,我们自治区成立50周年采访组来到与市区隔扎曲河而望的如意乡。
笔直整洁的道路将各村连在一起,盏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人们的希望,行行胡杨树迎风而立讲诉着致富的故事,排排藏式小楼无不显示着新生活的欢快和愉悦……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卡若区乘着建设“六个新型昌都”的东风,踏着时代的最强音,迈向了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如意乡在这股春风中,也勾勒出新农村建设的最美画卷。
仿佛一瞬间,如意乡处处涌动着激情澎湃的发展热潮。过去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的景象一去不复返,祥和、静谧、幸福在这里成为常态。
扎曲河畔
新村新貌“花”自开
10年前,寓居在达玛拉山腹地的达若村,是卡若区如意乡的一个贫困小山村。人畜混居,村民靠天吃饭,不通公路,没有电,用水要到一公里以外去背;进城短短12公里的路程,却足以让人们沿着险峻的山道,徒步走上一整天。
2005年,国家在西藏实施安居工程,政府开始动员居住在深山里的群众整体搬迁到国道317沿线,给予每户1到2万元的安居工程补贴资金,还为搬迁下来的群众安装了自来水,通了电,盖了新房子。
环境改变的同时,当地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转变。达若村立足资源,兴办了村集体经济,走上了致富之路。富裕起来的卡若村村民开始向城里人学习,爱护环境,讲卫生,村容村貌极大改善。如今的达若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达若村的变化,达若村的发展,都深深地印在了70岁老阿妈次仁曲宗的记忆里。
在达若村第一书记泽多的陪同下,我们来到老阿妈的新房子里。整洁的院落,茵茵绿草充满生机,屋内电话、电视、冰箱等电器一应俱全。
老阿妈虽已是古稀之年,但面色红润,身体也十分硬朗。
“自打从山上搬下来,不仅生活质量提高了,我这身体也更好了。”老阿妈告诉我们,在她小时候,食不果腹是常事,实在饿了、渴了,只能喝山上流下来的水把肚子灌饱。
“阿妈啦,现在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您以后就好好享福吧。”陪同我们采访的泽多一边劝慰老阿妈,一边向我们讲述了达若村这些年来的变化。
2008年,达若村村民在致富带头人罗布泽仁的带领下,购置运输车辆,成立了达若村农牧民运输队。
2009年,村里集资购置了大型装载机、碎石机、搅拌机、东风翻斗车,组建了达若村农牧民施工队;2012年,达若村投资25万元成立了糌粑加工厂。
如今,达若村有4个经济实体,固定资产达到300余万元,每年村集体纯收入达200余万元。
随着村集体经济越来越红火,群众的分红也逐年提高。2010年,大伙儿的工资翻了一番,每人每天能拿50元,村里还给大家发放米面粮油等物品;2011年工资又翻了一倍,达到每人每天100元,发放的物品在去年的基础上,还给每户增加了一套炊具、5对藏式卡垫。
游乐园
美了村庄富了村民
6月的桑多村,蓝天如洗,白云悠悠,鸟语花香,村舍错落,好一番人间美景。
桑多村,距离昌都市区22公里,一直以来,这里就是昌都市城区的“后花园”。每到周末,许多城里的“上班族”到这里来“耍坝子”。
2014年,卡若区扶贫办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形成“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发展”的工作格局,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在桑多村投资253万元修建了昌都市首座中小型游乐园——如意生态乐园。
旋转木马、碰碰车、海盗船、儿童升降飞机等娱乐设施为这个游乐园增添了不少活力,融合娱乐、餐饮、休闲为一体的旅游生态度假村让前来玩耍的市民络绎不绝。
“趁此机会,我们成立了如意生态乐园合作社,以‘基地+农户+支部’的方式运行,成为带动村集体经济及贫困户‘双’增收的重点项目。”村支部书记西迪向记者介绍时,声音很低,一脸腼腆模样。
但是,西迪做起事来一点也不含糊。
“自打桑多村接手经营这个项目,西迪就没有闲下来过。”一旁的第一书记索朗次仁说。
如何搞好服务?如何培训服务人员?如何吸引顾客?……一系列的问题,让西迪开始四处奔波“取经”。他不仅奔走于村里各家各户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还走出村庄去外地学习管理经验。
最终,村委会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还设立了各类安全警示牌和游乐场游玩安全须知牌等,并聘请了3名管理员,每名管理员月工资1800元,以贫困户作为管理员聘请对象。村委委员则各司其职,购买原料、接待顾客、管理资金等。
“虽然度假村今年5月1日才正式营业,但我们的纯利润已经有15万元了,预计到了年底可以平均分给每户1.2万元左右。”西迪自豪地告诉记者,吸引游客的不仅是这里的美景,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收费和服务质量,都能让顾客满意。
抓特色
贫困村变富裕村
在昌都镇以北23公里处,有一个叫永嘎村的小村庄,村子在半山腰,山下便是317国道和滔滔扎曲河。
过去永嘎村是出了名的贫困村,近年来,在村党支部书记洛松尼扎的带领下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2007年,洛松尼扎担任永嘎村党支部书记。那时的永嘎村,村民生活困难,集体经济一片空白,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只有六七百元。
他回忆当时村里的情景:“家家住的是土房子,人畜混居,没水没电。一年到头糌粑是主粮,除了白菜没有别的菜吃,大米白面只有在过年时才吃得上,大家穿的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
从那时起,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成为洛松尼扎的奋斗目标。
2009年,洛松尼扎乘着支农惠农政策的东风,将村里的12个剩余劳动力集中起来组建农牧民施工队,承包一些小型水利、交通工程,当年就见到效益,全年施工队收入30多万元。 2010年收入80多万元,2011年90多万元,2012年、2013年、2014年均达110多万元……
渐渐地,施工队实力越来越雄厚,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如今成为一家拥有4辆东风大卡车、8辆农用车、40个劳动力的建筑公司。平均每个劳动力日工资250元,手艺特别出色的石匠和泥匠,日工资能达到300元。
2012年,国家投资312万元修建了连接各自然村的道路,这让洛松尼扎看到了新的致富门路。
他调整了施工队的经营策略,开始承揽乡村道路建设工程。
2012年施工队承建了长3.3公里的昌都市城关镇达荣寺通寺公路,2013年修建了村里的2公里水泥路,2015年除修建了村里的6公里水泥路外,还承建了如意乡桑那村的一座桥梁。如今,这条“致富路”是越修越长。
“要进一步扩大施工队伍,形成规模化、科技化、效益化。”当谈及永嘎村将来的发展方向时,洛松尼扎踌躇满志。在努力让全村人脱贫致富的同时,永嘎村还要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提升村容村貌,把通往各自然村的道路全部修成水泥路并搞好道路绿化。
“希望那时的永嘎村会像内地的一些富裕村一样漂亮。”洛松尼扎向我们道出他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