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5 17:22 来源:新华网 点击:0
第一次是征服了高山、激流、冰川、流沙、泥沼、原始森林的人民解放军把新社会引入了昌都。1952年11月20日,当筑路部队把川藏公路修到了昌都古镇,翻身的藏东群众奔走相告,跳起欢快的热巴舞以迎接这一巨变。公路出现之后,学校建起来了,邮局开办了,医院出现了……昌都人的生活开始有了质的突破,昌都逐渐成为从祖国内地往西藏腹地补给物资的大后方。第二次是20世纪的90年代,邦达草原上的机场修复启用。从那一天起,座座大山再也无法阻挡住康巴儿女走向外边的脚步。
邦达机场的通航,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1990年7月,江泽民总书记来到西藏视察。在听取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汇报后,江总书记说,修复邦达机场是个政治问题,要下决心落实这个项目。众所周知,昌都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和横断山区,北连青海,南邻印度。整个地区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占全自治区人口的四分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同时,昌都地区又是个美丽富饶的宝地,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矿产,急待开发。兴建邦达机场对于昌都地区的腾飞无疑是影响深远。
1993年4月的邦达草原,丝毫没有春意。夜里时常下大雪,早晨温度在零下10度以下。受党和人民的重托,承担修复邦达机场工程的成都军区空军某部空防工程处1000余名官兵、民工却顾不了这些,他们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仅用87天就完成了按照常规3年才能完成的主跑道铺设任务,创造了机场建设史上的新纪录。
邦达机场在民用机场中有3个世界之最。一是跑道最长,原跑道长度为5500米;二是海拔最高,达4334米;三是离城市最远,工作、生活条件最为艰苦、最为恶劣。航站党组书记布嘎说:“虽然各方面条件相当艰苦,但机场自通航以来,累计保障飞行1444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11.688万人次,货物行李吞吐量1293.3吨。并且,还圆满完成了其它飞行任务,较好地支援了昌都地方经济建设。”
航站现有干部职工97人,这个小集体在近6年的运营当中,特别注重对当地民航各类人才的培养。通过“传、帮、带”及送区外学习等形式,目前,当地人才已从早期的占航站总人数的20%提高到了80%,初步拥有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当地人才。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6年来,安全飞行正常率连年递增,地面行车等级事故率为零,任务完成递增率年年超过20%,应急抢险保证率为100%。
由于航站创造了连续飞行安全、空防安全、地面行车安全6周年的纪录,连续三年被评为“昌都地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民航西藏区局先进集体”。
对于邦达机场的通航,每个昌都人都感到无比自豪。来自芒康县的扎西次仁老人高兴地说:“出差到成都或拉萨,当我走下飞机踏上坚实的土地,仍觉得是在梦中。坐飞机真是快得令人难以置信。”宗姆吉是一位在昌都镇最繁华的齐齿卡街中段上摆百货摊子的个体老板。她说:“我的爷爷在旧社会里,赶着骡帮,花半年的时间走一趟成都;我的父亲在解放后搭着解放牌汽车,用7天时间走一趟成都;现在,我乘飞机,用一个多小时走一趟成都。”她还说:“邦达机场真是一座‘金桥’。这一头连着昌都, 那一头牵着内地,这条空中‘走廊’把我们藏族紧紧地连在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