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6 14:16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出生在拉萨老城区一个贫困家庭的次仁卓玛已经74岁。回顾50多年前,穿不暖、吃不饱成为她最深刻的记忆。在西藏民主改革后的第50个藏历新年到来时,老人将新中国三代领导人的照片挂到屋内最显眼的位置。
3月2日,中国发布《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回顾了50年前西藏民主改革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50年来西藏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白皮书用事实说明: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是西藏人民的迫切愿望,也是西藏地区由封闭落后走向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
作为西藏日喀则帕拉庄园曾经的农奴,民主改革前,75岁的米玛顿珠和妻子居住在庄园大门对面“农奴院”里的一个小房间里。期间女儿出生,三个人就挤在这个只有7平方米的房间。
“大白天在里面都看不清东西”,米玛顿珠说,“土坯房低矮阴冷,土墙上有个书本大的‘窗户’透入一点光。全家人就用床上的两张破羊皮取暖入睡。”
如今,米玛顿珠一家7口人住在40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里,楼下的小院子里养着12头牛。成为养牛专业户的他,家里产的牛奶以及制成的酥油、奶渣等奶制品出售所得纯收入每年可达5000元人民币。
“从农奴院住进现在的房子,就像是到了天堂。”米玛顿珠说。
1959年之前,西藏是一个比欧洲中世纪还要黑暗、落后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自从中央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后,西藏人民迈入了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60岁的藏学家格桑益西出生于西藏堆龙德庆县一个世代为领主支差的农奴家庭,出世不久父母便相继过世,他成了孤儿。西藏民主改革后,他享受了免费教育并考取中央民族学院古典藏文专业研究生,1981年,格桑益西回到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从事藏文文学研究工作。
“在农奴制的旧西藏,占西藏人口总数90%以上的农奴被农奴主当作私有财产,而占总人口只有5%的农奴主掌握了80%以上的生产资料。”格桑益西说,“1959年,西藏农牧民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田地、牲畜和房子,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转变。”
“没有民主改革,就没有占西藏人口95%的广大劳动人民的翻身解放,就没有西藏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就没有西藏人权事业的发展,就没有西藏各族人民今天的美好生活。”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德吉说。
数字,最能客观反映西藏沧海桑田般的巨变:1959年至2008年,西藏生产总值由1.74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到395.9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142元提高到13861元;中央财政向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累计达到2019亿多元,年均增长近12%。
旧西藏没有一条公路,也没有现代工业。如今,西藏已初步形成了以优势矿产业、建材业、民族手工业、藏医药业为支柱,富有西藏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
西藏还逐步建立了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农牧民免费医疗补助人均达到140元。西藏总人口也由1959年的122.8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287.08万人,近50年是几个世纪以来西藏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西藏还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内地西藏班在校生总数已达18640人。
每个藏历新年,边巴次仁都要带着妻子和儿子到布达拉宫进行朝拜,今年也不例外。毕业于西藏大学英语系的他可以用藏、汉、英三种语言提供导游服务。边巴次仁说,青藏铁路的开通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内地游客,而80年代开始日益增多的外国游客也使得对外语导游的需求稳步上升。
“旅游市场越来越好,我平均每年都要带游客去50趟珠峰。”边巴次仁笑着说,“我准备买一辆金杯面包车,把旅游生意做大做强。”
如今的西藏,更多的年轻人像边巴次仁一样,既保留母语,同时又能讲汉语和英语。西藏多年来一直实行藏、汉语文并重,以藏语文为主,大学还开设英语等外语课程,不仅有效保留了藏族文化特色,也加强了民族交流和对外交流,促进了西藏的发展和青年人自身的发展。
如今,格桑益西任职于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藏文古籍出版社,这家已成立20多年的出版社正以每年3至4部的速度整理出版十世纪以来藏族知名学者的著作。其“雪域文库”中五十多部典籍成为藏学界重要的学术资料,被美国国会图书馆以及多国研究机构收藏。
“我们用自己的研究成果,阐明了西藏与祖国内地源远流长的历史关系。”格桑益西说,“历史早已证明,藏汉一家亲,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接受记者采访的藏族人士十分认同《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所言:50年历史充分证明,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不是天堂式的“香格里拉”,在12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进行的民主改革,不仅是中国人权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篇章,也无疑是人类走向文明进步历程中的一个伟大壮举。
“这是西藏最好的时期,我总对孩子们说,要感激现在幸福的生活。”次仁卓玛说。(参与采写记者:牛琪、周岩、颜园园、胡星、吴宇)
(责编: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