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六个字”
解决“建档立卡户”后顾之忧
——察雅县在开展“以学促做、常学长做”研讨中
做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工作
察雅县把“两学一做”与“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工作有机结合,以开展“以学促做、常学长做”学习研讨为抓手,突出“六个字”,投身脱贫攻坚一线,解决“建档立卡户”后顾之忧。
调查摸底,突出一个“清”字。
一是对13个乡(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求职意愿进行调查,摸清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就业愿望、家庭年收入、有无就业人员等信息。截至目前,全县劳务输出收入775.99万元,转移就业2012人从事餐饮、客房服务员、汽车驾驶员、美容美发、建筑施工、挖掘机、果蔬种植、畜牧养殖、察香公路建设、银器加工厂等项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13人。
开展培训,突出一个“活”字。根据“十三五规划”、察雅县火锅经济圈、察芒公路、察香公路、小城镇建设、城市服务等建设务工需求和个人意愿,结合建档立卡贫困户青壮年农牧民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培训愿望和就业意向,统筹制定培训计划,依靠全县培训资源,开展砌筑钢筋混凝土技能培训、果树栽培管理技能培训、电焊及铁艺加工技能培训、蔬菜种植培训、蔬菜移植培训、手工木工技能培训、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等技能培训,进一步使参训人员就业从“单一性”选择向“多样性”发展。在培训中,在13个乡镇开展技能培训7期273名农牧民群众参训,创业130人;协助各驻村工作队开展农牧民实用技能培训104名建档立卡贫困农牧民群众参训。
开发岗位,突出一个“宽”字。
一是主动与县域内用人单位沟通联系,进行空岗调查,掌握其岗位人才需求情况,对有需求的用人单位和求职者进行匹配推荐及就业跟踪服务保障工作。
二是充分发挥建设领域企业吸纳就业人员多、见效性快的作用,通过现有吸纳政策解决贫困人员在建筑等领域的就业问题,对凡属国家投资、援藏项目的工程按不低于工程总用工人数的30%吸纳我县农牧民工参与施工。我县共计103家个体户共计录用10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7人,就业8人,我县新招录5名公益性岗位人员、辅警43名,其中,贫困人口为21人;下一步将从建档立卡户中为有需求的商户对口推荐33人就业。
建立机制,突出一个“长”字。
一是建立健全县级劳务输出中心和劳务市场,13个乡(镇)建立劳务介绍所,138个行政村建立劳务介绍站的县、乡、村三级就业创业帮助指导体系。
二是建立精准扶贫就业点和培训中心,首批参与培训人员由每个乡镇选派1至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组成,学成后教授带动其他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学习手工艺品加工制作。同时精准扶贫就业点免费向有意向学习手工艺品制作的农牧民群众进行教学,并随到随学。
三是为克服培训师资力量薄弱的实际情况,在全县精心筛选有特色的、有市场前景、可以就近就地就业的项目建立培训基地。
四是制定工作流程、服务制度等6项规章制度,确保农牧民创业、就业指导体系顺利运行。
提升服务,突出一个“安”字。
一是建立就业服务场所。加大就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装修、调整办公场所等方式,建成综合服务和培训相结合的综合性场所,统一设立求职登记、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服务窗口,并配备办公设备和人员,进一步满足各类求职人员的需求。
二是建立岗位开发机制。主动服务,定期深入用人单位开展用工调查,摸清用工需求情况,明确联络员,建立联系机制,及时发布岗位信息,并进行岗位匹配推荐。
三是加强服务管理。加强对参训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跟踪服务工作,提供政策咨询、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服务等,帮助外出人员解决实际困难,维护合法权益,促使务工人员安心工作。
加大宣传,突出一个“广”字。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发挥驻村工作队及选派村党支部书记桥梁纽带作用,在群众中深入宣传党和国家、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就业扶贫工作的一 系列方针政策,引导转变就业观念。树立一批成功就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宣传他们通过实现就业创业改善生活质量、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变化,引导周围贫困群众转变观念,积极外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