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一名共产党员的千金诺言

2014-04-27 15:41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纵然,风雪能够包裹高山、包裹大地、包裹草原,但包裹不下一位共产党员对祖国、对西藏、对藏族人民的丹心赤诚。 

  纵然,坚冰可以凝固高原、凝固冰河、凝固沙土,但无法凝固藏族群众对共产党、对“金珠玛米”(解放军)的炽热情感。 

  在西藏北部高原,纯朴善良的藏族同胞虔诚地把一位十二载奉献“生命禁区”的女军人比作吉祥的化身,感谢她为民捎来幸福、温暖和安康。她,就是那曲军分区门诊所护师彭燕。 

  那曲地委书记称赞:她架起了党和人民之间的“连心桥”—— 

  彭燕说,“共产党员就要在群众需要时主动站出来。” 

  肆虐的长风抽打着雪后的藏北高原。踩着厚厚的积雪,双肩斜挎着药箱和电脑包的彭燕艰难地向前走着。50里外的那曲县罗玛镇加贡村,是她今天巡诊的第一站。 

  见彭燕到来,村庄沸腾了,纷纷奔走相告。“闺女,快暖暖身子。”65岁的卓美老阿妈从家里端来了滚烫的酥油茶。被热情包围的彭燕心里一颤:多好的乡亲啊! 

  在村委会办公室,彭燕细心地为乡亲们看病查体,逐一交待注意事项:“年扎阿爸,这是专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水,记得每天早晚各擦一次”、“群宗阿妈,这些糖浆对您的慢支炎很管用,一定要按时服用”…… 

  体检完毕,彭燕从电脑包里取出笔记本电脑,启动开机键。随即,又从包里拿出一张碟片,放入光驱。瞬间,电脑里传出声音:各位牧民朋友,今天讲授的内容是“绒山羊养殖”…… 

  时光追溯到1999年11月,彭燕第一次走进加贡村,展现在她面前的,是这样一幅凄凉景象:游牧为主的村民没有固定居所,一顶破旧帐篷里挤着全家七八口人,老人衣衫单薄、浑身直打哆嗦,小孩用脏兮兮的手抓了牛粪又抓糌粑…… 

  那一夜,彭燕失眠了。经过深思熟虑,彭燕决定在巡诊的同时,为群众送技术,这一送就是12年。那曲地委书记边巴扎西说:“彭燕做的事虽小,但件件做到了人民群众的心坎里。她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架起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地区民政局局长由衷感慨:她是传播党的温暖的天使—— 

  彭燕说,“共产党员就要把群众的冷暖挂心间。” 

  那曲镇敬老院的老人们把彭燕当作比亲生女儿还亲的“闺女”,无法忘记她的好:哪位老人过生日了,她准会买来生日蛋糕;哪位老人生病住院了,她准会帮助洗脚喂饭、端屎端尿;哪位老人有什么样的身体疾患、有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有什么样的心事愿望,她都了如指掌…… 

  去年9月,刚从日本考察返回成都的彭燕,本想顺道回家看看久未见面的父母和女儿。刚买上开往简阳的汽车票,同在门诊所上班的丈夫张涛打来电话:“敬老院的同培老阿妈快不行了!” 

  彭燕二话没说,立刻拦了一辆出租车,直奔机场。两天一夜,彭燕马不停蹄,赶到敬老院时,同培老阿妈已奄奄一息。彭燕把老阿妈抱在怀里,给她唱她最喜欢听的《一个妈妈的女儿》。听着听着,老阿妈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那曲地区民政局局长央金动情地说:“彭燕捧出的不只是一颗真心,还有党的温暖。同培老阿妈走的很欣慰,因为她是带着党的恩泽去天堂的……” 

  今年元旦前夕,就读于成都民族中学的藏族小姑娘曲珍,给她的“妈妈”——彭燕寄来了一封信: 

  “彭妈妈:我以前在孤儿院时,其他小朋友都嫌我脏,叫我黑姑娘,不愿意跟我一起玩。是您,帮我梳洗打扮,为我清理身上的虱子,为我扎起第一条马尾辫;是您,让我有了自信,让我从丑小鸭变成了现在的白天鹅。谢谢您,我亲爱的妈妈!” 

  曲珍是那曲地区儿童福利院的一名孤儿,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是彭燕让她感受到了母爱,并资助她考上了内地西藏中学。 

  其实,彭燕的“儿女”不止曲珍一个,福利院的35位孤儿都是她的“孩子”,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的5岁半,他们都叫彭燕“妈妈”。 

  2003年夏天,彭燕巡诊第一次走进儿童福利院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狭小阴暗的屋子里,蜷缩着一群脏兮兮的孩子,一双双胆怯的小眼睛,遇到生人就躲…… 

  彭燕的心碎了。她告诉自己,一定要给孩子们乐观和自信。 

  于是,彭燕把自己的周六都献给了这些孩子。每周六上午,彭燕总会跟孩子们做游戏,给他们上课,给他们讲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真善美…… 

  如今已14岁的孤儿阿点丹增,曾经很长时间都不能从失去双亲的阴霾中走出来。为了更好地照顾他,彭燕把他接到家中,照顾他的生活,陪他做作业…… 

  渐渐地,丹增变得开朗了,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成为学校的优等生。彭燕提出,想要资助丹增上高中、大学,丹增却不愿意,他说,上大学太贵了,他想去打工挣钱。彭燕笑着与丹增拉钩:再贵,我也要供你读书。 

  为了敬老院的老人和福利院的孤儿,仅仅是买衣购物,彭燕先后自掏腰包6万余元。但熟悉彭燕的人都知道,她的日子过得很紧巴:家里除了一台电脑和一台女儿不小心打碎旧的电视机后才买的新电视,几乎没有现代化的家电设备;她喜欢穿裙子,却又舍不得买,去日本考察期间下狠心买的一条近千元的裙子,是她唯一的一件“奢侈品”…… 

  彭燕最要好的朋友沉不住气了,指责她“太傻”,而彭燕却不以为然,真诚地说:“高原缺氧,但不能缺爱啊。既然是共产党员,就应该为党分担忧愁,为民解决实际困难,哪能计较亏不亏的?何况,我对他们没办法做到坐视不管。” 

  藏族老阿妈吐露心声:共产党派来了好“门巴”—— 

  彭燕说,“共产党员就是要干暖心窝子的事!” 

  “彭门巴(医生)要去北京开会了。”兔年春节前夕,彭燕作为全国妇女第十次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应邀到北京参加妇女大会。 

  那曲境内数不尽的连绵雪山,未能挡住这一消息迅速传遍草原牧区。原本打算春节期间来给彭门巴拜年的藏胞们,争相提前带着牛羊肉,提着果脯、青稞酒,捧着洁白哈达,从四面八方涌来了。 

  达萨乡55岁的布加阿妈来了。她将哈达挂在彭燕的脖子上,又从怀中掏出还带着体温的鸡蛋塞给彭燕,不住地嘱咐:“出远门,要多穿衣服;你的胃不好,千万不能吃冷的东西。”为了能在彭燕离开那曲前送上自己最诚挚的新春祝福,布加阿妈在雪夜里走了四十多里…… 

  在那曲,不忘彭燕恩情的又何止布加阿妈一家。彭燕在藏北高原大地上播撒着一个共产党员对藏族同胞的拳拳爱心和殷殷深情,也收获着藏族群众对共产党和金珠玛米的信任和热爱。 

  去年8月13日,那曲赛马节开幕第三天,正在赛马场为群众义诊的彭燕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壶冰川圣水。这壶圣水取自距离那曲700多公里、海拔5000余米的双湖区,是双湖区上万群众委托卓玛、巴桑、层卓3位藏族姐妹长途跋涉20天送来的。那是当地群众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感谢彭燕每年深入双湖区义务巡诊,为他们送去了健康。 

  “有困难就找我。”彭燕巡诊到哪里,总会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那里的群众。如今,凡能通讯的地方,70%以上的群众都有彭燕的手机号码。

  那曲军民竖起大拇指:她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共产党员—— 

  彭燕说,“共产党员的职业病就是‘自讨苦吃’!” 

  那曲镇林廓居委会的68岁老阿妈卓嘎,不小心摔折了腿,躺在床上动弹不得。久了,腰背部长上褥疮,疮口溃烂化脓,恶臭无比,家里人都不愿意靠近她。 

  前来巡诊的彭燕主动揽下照料的重任,每天天不亮就从门诊所赶来阿妈家,为老人换洗屎尿垫子、擦洗身子,给阿妈按摩大腿。邻居把彭燕拉到一旁:“彭门巴,这事不该你干。”彭燕则说:“我只希望阿妈能早点好起来。” 

  其实,有关彭燕“自讨苦吃”的故事还有很多。彭燕到那曲的最初几年,部队取暖靠烧牛粪,一筐牛粪足足80斤。门诊所的男官兵们都乐意当“护花使者”,争着帮她抬牛粪。可彭燕并不领情:“不能把我惯娇气了。”仅有80多斤体重的她,拖着80斤重的一筐牛粪,一点一点地挪回家去。男官兵们服了:“这个女人不一般!” 

  又是一个风雪夜。突然,门诊所值班室的电话急促地响了起来。电话是聂荣县下曲乡牧民地嘎打来的,说他母亲犯病生命垂危。搁下电话,所长马宽军立即向分区党委报告。得到同意后,他准备带一名医生和一名卫生员前去诊救。 

  马所长做这一切,尽量把声响压得最低,他生怕吵醒了50米开外熟睡的彭燕。马所长清楚,若让这小女子知道了,她准会去。 

  不料,当他们挎上药箱正要出门时,彭燕全副武装站在了他们面前:“让我去!” 

  阿妈得救了。回来的途中,彭燕掉进了冰窟窿,左踝关节脱臼…… 

  别人常问彭燕:这么拼命干图什么?彭燕说,她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官兵和群众的病痛少一些、笑容多一些。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