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 自实施精准扶贫攻坚行动以来,八宿县教育局突出教育特色、强化工作措施,扎实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
一是加快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加大学前及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力度,对现有学校进行改扩建,完善附属设施,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县学前教育、小学、初中、职业教育全部进入规范化系列,小学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县中学在校生达到1750人以上,基本实现从学前教育到初中阶段12年教育目标,力争2017年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与上级职业技术学校协调,对部分贫困超龄青年和学习成绩较差的毕业初中生推荐到内地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使他们掌握一门劳动技能,同时对中高考失利贫困生开展好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促进就业脱贫。
二是成立专门的学生资助机构。成立学生资助信息系统工作领导小组,所有从学前到初中的农牧民子女、城镇困难家庭子女以及其他应享受资助的学生全部纳入教育部学生资助系统,实行动态管理,每学年进行更新,确保贫困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二是建立八宿县贫困学生助学基金。以八宿教育发展基金为平台,多方筹措,为贫困大学生牵线搭桥,加大对八宿籍在读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以在全县形成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兴教助学的良好社会风尚。在2015年每生每年5000元的基础上逐年提高,减轻贫困家庭负担。为帮助因病致贫的学生家庭,防止因贫辍学,县教育局成立教育系统大病资助资金,每年从财政配套资金中预留一部分资金用于帮助大病师生。每人根据情况资助2—3万元。妥善解决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关爱留守儿童,为家长发展经济解决后顾之忧。
四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着力提高中小学生和教师信息技术实际应用能力,创建具有八宿特色的教师、学生信息化教学活动平台。建立电教教研的学科骨干队伍,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专题电教教研。对县直中小学校电化教育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普查,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配合市电教馆工作安排,做好农村远程项目学校技术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做好中小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培训工作。
五是坚持本地优先采购的原则。在学校“三包”物资采购中,坚持本地优先采购的原则,凡是本地能提供的蔬菜、肉类、水果,均优先考虑本地贫困人员,从他们手中采购,惠及当地贫困户。教育局已与八宿县蔬菜协会签定合作协议,学校所需蔬菜均由协会生产提供,教育局将根据蔬菜提供名单确定贫困户,进行帮扶订购。加大对各村委会、驻村工作组兴办村集体经济的扶持。凡生产的菜籽油、大棚蔬菜、糌粑、荞麦等,优先供应学校。实行订单式生产,根据贫困户的具体情况,每年定量定期收购猪肉、牛肉、蔬菜、水果、粮食等物资,增加贫困户收入。
六是深入开展精准脱贫走访慰问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安排部署和总要求,自三月份开学以来,县教育局领导班子及局全体教职员工分批前往拥巴乡拥巴村、果沙村、达雪村及夏里乡北茶村、左西村、泽金村开展精准脱贫走访慰问活动。各扶贫小组按照“一户不漏,一人不少”的摸底调查要求,带上数量不等的大米、大茶、清油等生活慰问品及慰问金分头前往各自的定点联系户家中,全面核实家庭实际收入、人均收入等,实地了解家庭成员身体状态和精神面貌、生产工具物资储备及现有交通运输工具等情况,对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展开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工作,为精准扶贫做好数据更新和资料统计汇总工作。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对困难家庭的资助政策,体现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邦达镇小学、吉达乡小学、吉达乡大骨节病异地幼儿园、然乌镇小学、县幼儿园等学校深入贫困学生家庭、低保户进行慰问,并分别向他们送上了慰问品及慰问金。每到一处慰问组的老师都与家长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学生家境和实际困难,向家长介绍受访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以及学校的资助、帮扶政策,同时勉励学生要正视困难,磨炼意志,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发扬艰苦朴素、勤奋好学的精神,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考入理想的大学,早日成为社会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