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9 09:24 来源:新华网 点击:0
这是吴天为与那曲地区孤儿院的孩子们在一起。记者 姚海全 摄
第一次见到吴天为时没人能猜到她已经是个8岁孩子的母亲。身材高挑的她穿着紫色冲锋衣,头发用黑色皮筋绑了个马尾,看起来有用不完的精力,“昨天才赶回拉萨,晚上整理材料到凌晨4点多,今天又开了一天会……”。
8月的拉萨凉爽热闹,马上就要结束援藏任务、刚从那曲下乡回来的吴天为还没时间欣赏,又要立刻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今年6月,吴天为被自治区评为“优秀援藏干部”。面对荣誉,吴天为却说,“比起藏族同胞和长期驻藏干部,我这算不了什么。”
“西藏是我的一个梦”
2010年5月,当吴天为向组织提交援藏申请书时,领导和同事们都用惊异的眼光看着她,仿佛不相信这个靓丽女子的勇气与决心。
那时候,西藏对于从未到过海拔两千米以上地方的吴天为来说,只是践行十二年前的入党誓言、报效祖国的梦圆之地。国家发改委物资储备局王局长曾多次到过西藏,作为吴天为的顶头上司,看到申请书的那一刻第一反应就是“不同意”。
“小吴,西藏条件那么艰苦,你一个女孩子丢下家人孩子跑那去你想到过困难吗?”劝了几次见吴天为不领情,王局长也“火”了,“你肯定会哭着回来的!”
世事经过方知难。三年来的援藏生活给吴天为的人生带来了重大考验。高寒、缺氧等高原气候,严重影响着身体健康;远离家人的清冷孤苦,侵蚀着心理意志;严重的高原反应困扰,每天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作为第六批千余名援藏干部中为数不多的、最年轻的女同志,吴天为流过泪、患过病、受过屈、遭过难,但她从未退缩、终不言悔。
“上大学时就梦想来西藏支教,但家里就我一个女儿,母亲不放心极力反对,最后只能放弃。2010年看见办公楼里贴出的援青援藏报名表,我激动坏了,立刻报了名。我知道母亲一定会反对,所以一直骗她说我是去援青,直到临走那天晚上,母亲帮我收拾行李看见机票才知道我是来援藏的。”说着吴天为的眼眶有些湿润了,“选择援藏,这是足以让我骄傲一生的决定,在填申请表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珍惜这个难得机会,只做贡献,不添麻烦,把自己的热忱与行动真正落实到援藏期间的每一天。”
“听民声、接地气、做西藏的女儿”
一到西藏,吴天为就给自己立下规矩:“想做事,必须先了解情况;接地气,才能真正了解西藏。”
然而,在氧气稀薄的高原,“接地气”绝非易事。县里、村里的条件比拉萨艰苦,海拔更高,缺氧的考验更为严峻。而吴天为坚持利用一切下乡调研的机会,到县里,到牧区,到老乡家里……“本地干部能做到的,身为援藏干部也同样要做到。”吴天为信心满满。
3年来,从日喀则的“西藏粮仓”到阿里的“古格王朝”,从林芝的“西藏江南”到那曲的“高原草甸”,处处留下了吴天为的足迹。她在牧民家里喝酥油茶吃糌粑,周末穿上鲜亮的藏装逛街,西藏已然成为吴天为第二故乡。
广泛深入的调研,为吴天为开展援藏工作提供了依据。三年来,她多次参与自治区党委全委会、人代会、经济工作会、“十二五”规划等重要会议文件、政策法规、专项规划的起草工作;积极发挥服务推动作用,与同事们一起梳理汇总自治区“十二五”项目,想方设法与国家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使自治区“十二五”项目方案提前获批,同时全力协调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自治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顺利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编辑了每年度《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白皮书》,努力做好自治区经济运行分析等工作,尽量做到统筹全局、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特别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被选调到西藏代表团从事综合文稿和信息服务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我在北京的时候,虽然也坚持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但从不在工作中介入私人感情。到了西藏后,我完全变了。为了尽快协调好一个项目,我可以动用我所有的关系,每天厚着脸皮蹲守在各部委门口,他们说你没必要过来,等电话就行了,可这是我自己家里的事啊,家乡人民在等着我们的资金,等着我们的项目,我怎么能不着急?”
在吴天为的积极努力下,亚东地震灾后重建、拉林铁路前期工作、拉洛水利枢纽工程、金沙江上游水电规划、雅鲁藏布江上游水电规划、国道317线类乌齐至丁青段、国道317线斜拉山至巴青段等重大项目得到了有效推进,推动西藏基础设施建设开创了新局面。
2012年6月,为了更好地深入基层、接触群众、融入西藏,吴天为开始兼任山南地区乃东县县委副书记,协助县委主要领导分管经济工作。从此,乃东成了吴天为的又一个家乡。
“作为藏南的主要交通枢纽,我们县应该有自己的冷链仓库、农贸市场,方便周边的老百姓吃上更新鲜的食品。”通过大量走访调研,吴天为掌握了乃东县经济发展、农牧民生产生活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为开展工作提供了依据。
在吴天为的积极协调下,乃东县从国家发改委争取补助资金,修建了冷链仓库、农贸市场等,让更多农牧民群众享受到了社会进步的成果,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她还组织开展了《西藏牧区县域发展与有效对口援助研究》、《山南地区系统性融资规划》等课题研究,着眼于破解区域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突出问题,思考如何依托对口支援优势,帮助乃东县找到加快发展的支点、途径。而这个一口一个“我们县”的女干部,也受到了乃东县干部职工的好评。
“西藏是我的第二故乡,而我能为她做的还太少”
吴天为喜欢往基层跑,不仅能够掌握实际工作进展情况,还能面对面了解老百姓的需求,了解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想法。更重要的是,她爱这片纯净的土地,爱这里善良、热情、淳朴的人民。“走在街上,看见穿着藏袍的农牧民,看见他们干净的眼神,我就觉得内心非常平静,这是在北京这种大都市里永远感受不到的。”
来西藏之前,吴天为从网络上下载了很多关于西藏的书籍。3年下来,《西藏的脚步》、《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天宝与西藏》、《简明西藏地方史》等书籍她都通读了一遍,对西藏的历史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
援藏生活艰苦而枯燥,高原生活给吴天为带来了脱发、失眠、心脏病等健康困扰。三年来,吴天为经常是“五加二”、“白加黑”,每天都是在辛勤忙碌中度过。天高路远,无法照顾年幼的孩子上学读书,无法照顾年迈的父母,甚至连家中的长辈过世也未能赶回见最后一面。几次因高原反应晕倒住院,高烧40多度长达一周时间,吴天为都一个人躺在病床上,没有告诉家人,没向单位诉苦,她默默忍受着这一切,直面艰辛、笑迎挑战。“只作贡献不添麻烦是我援藏之初的誓言”。
“我以前是个不爱哭的人,可到了西藏以后却经常流泪。”吴天为说,一次陪领导去那曲一个孤儿院考察,孩子们都老老实实坐着,把头埋得很低,问他们问题,孩子们都很胆小害羞地回答。吴天为看着,眼眶湿湿的。“我自己也有孩子,所以知道自信心对他们未来的成长有多重要。”
一次去阿里出差,到普兰县八嘎乡雄巴村看望驻村干部。“7个驻村干部里有两个是女孩,刚大学毕业不久,一个女孩的英语过了专业八级。她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教村民学点英语,将来开发旅游的时候能用上。驻村干部住宿条件特别艰苦,一间房里中间一个火炉,周围摆了7张床,满满地住了7个驻村干部,其中两个女孩的床就在中间拉了个布帘隔着,连最起码的隐私都没有。”说着吴天为有些哽咽了,“我从普兰一路哭到狮泉河,回到宾馆心里还在难受。这里的人为西藏奉献的太多了。三年来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一腔热血地来了,但是发现我能做的太少了,觉得特别惭愧,我的眼泪不能白流,回去后一定要继续为西藏做点事情。”
擦干眼泪,一个坚强的女援藏干部,又全身心投入到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中……
作为独生子女的她不无感慨:“历尽人生就是幸福,正是援藏这段艰苦的岁月,给我留下了一段浓墨重彩的奋斗历程和刻骨铭心的难忘记忆。这一宝贵经历让我历经风雨见彩虹,启迪智慧、焕发力量,将随我走远、伴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