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0 10:39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悉心饲养
今年29岁的米玛次仁是自治区林业厅规划院的干部,2013年他被选派到察雅县中铝新村担任村支书。记者在村口见到了他。尼玛次仁带着朴实爽朗的笑容,雷厉风行,非常痛快。刚一见面,尼玛次仁就说:“去村里的养鸡场看看吧,我们村种树致富,发展养殖,明年还要开茶楼、开餐厅、建农贸市场,我们的计划可多了!”
中铝新村紧挨着县城,麦曲河穿村而过。去往村子的路上,记者与米玛次仁攀谈起来。1986年出生的米玛次仁是林芝人,2011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分配到自治区林业厅。单位里的老同志常说,年轻人一定要有在基层锻炼的经验,这话米玛次仁听进了心里。当他听说要选派基层村干部,马上就和家里人商量,自愿报名来到中铝新村。
种树能致富
2013年12月,米玛次仁来到中铝新村。刚到中铝新村时,他认真调研了村里的基本情况,行政村 下辖3个自然村,其中2个在山上,共有65户254人。他发现这里的老百姓思想不解放,发展经济观念保守,人均年收入2700元至3500元。村里还有不少贫困户,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有的是因为缺少劳动力,有的是因为家人生病、残疾,一年下来,就靠低保和草补等惠民政策补贴,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现金收入。
“我就总琢磨要把自己所学到的林业知识运用到发展经济中,让乡亲们更富裕”,几经考察,米玛次仁觉得村子有不少荒山坡地,种树、发展苗圃种植应该可行。“村民听不懂什么生态经济的大道理,关键看有没有实惠,如果看到能挣钱,不用动员,大家都会抢着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米玛次仁首先选择在林业上找致富办法,他跑林业厅争取支持,终于拿到了在亚尼自然村240亩荒山坡地上建设重点生态公益林的项目。根据当地水源少的环境特点,他选择了生物学特性较为耐旱的榆树,每亩地大约种植74株,村民可以通过造林劳务费创收。
2014年植树季之前,村干部劝说一部分村民留下来投劳造林,联系乡里的科技人员对村民进行培训,教会他们种树方法。种树对体力要求不高,年龄大的老人也可以参与。开始种树时,每天需要十几个劳动力,最多时需要三四十人。当年全村仅这一项就创收24万元,参与植树的平均每户赚到7500元,最多的一户赚到了1.7万元。
去年11月份,村里召开大会,会场挂出了“2014年度重点区域生态公益林造林建项目劳务费兑现会”的横幅,分三期兑现了全部24万元劳务费,拿到钱的村民乐得合不拢嘴。贫困户江加家有四位老人,只有一个女儿,去年通过造林拿到了不菲的劳务费,加上村里收购他家废弃的围栏,这两项江加家就增收3万多元。
往年村里的青壮年劳力都出去打工,去其他地区挖虫草,仅资源费就要4000元,辛苦一季,往往只挖到四五千元的虫草,收支相抵不赚钱。看到留下来种树的村民挣钱了,今年很多村民都选择不去外面打工,留下种树,家中的老人也积极参加。米玛次仁预计,今年全村通过投劳种树可创收30万元。
养殖有出路
在米玛次仁的老家林芝,家家户户都养鸡养猪,而中铝新村的老百姓观念保守,不愿意参与养殖业。他就一方面向县里申请养殖项目,一方面在村里广泛动员群众,经过一番努力,项目申请下来了,副村长洛扎家也同意养猪了。
米玛次仁兴冲冲地揣着购猪款去林芝买猪仔,车走在半路上,洛扎打来电话,说又不想养了,因为老婆反对他养猪,如果执意要养,她就出家。米玛次仁坐在车里,打了一路动员电话。看到洛扎实在不养,他又动员了低保户强西来养。强西的老婆身体不好,4个小孩都在上学,他又不愿出门打工,养殖的工作正好适合他。
2014年5月,由县里投资的猪舍很快建成,40多头藏香猪也到位了。在强西精心的喂养下,小猪仔健健康康地长大了。养殖户负责平时喂好猪,有人买猪时按头卖,每头猪售价3000元至3500元,其中上交村里800元。至今,已经卖出了10头猪,强西一家增收2万多元,终于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看到强西赚钱了,村里很多人找到米玛次仁,都想参与养猪。看到村民参与养殖的积极性高起来了,米玛次仁马上向县里打报告,要求建藏香鸡养殖场。县里对此非常支持,再次投资了50多万元,村里又安排17户低保户每户投劳1人参与建设,今年6月养鸡厂建成,8月700多只藏香鸡进场,每天最多可产蛋200多只。藏鸡蛋非常受欢迎,市场上卖到4元一只,还供不应求。
“工作没落实,心里就不踏实”。米玛次仁为养鸡场操碎了心,他把鸡舍建成封闭式,还建好了排水通风设施,解决了藏香鸡过冬问题;组织村民在养鸡场投劳,每天给100元工资,为村民增加了收入渠道;他争取了兽防站的支持,防止发生疫情;他还设计了漂亮实用的鸡蛋包装盒,让鸡蛋打出品牌,走向市场。
心里装着村子的未来
对于村集体经济未来的发展,米玛次仁胸有成竹,信心十足。今年春季造林季节,米玛次仁为村里争取到苗圃项目,在荒地上开辟苗圃,培育杨柳扦插苗1.5万株,预计明年出圃,进行野外栽种。村民中有土地的以土地入股,有大树的以苗入股,其他以每株4元入股。目前,苗圃的杨柳扦插苗成活率超过80%,按照每株15元的市场价,预计明年能创造22万元的收入。
此外,配合县里岗子卡新村建设,村里已经投资建设了茶楼和农贸市场,今年装修后就可以开业,米玛次仁还计划进一步利用好鸡猪资源,在县城开设餐厅,专门经营柴禾鸡、藏香猪,这样,村里的农畜产品就会又多了一条销售渠道;未来,村里还将建设7个温棚,种植蔬菜,经过培训,现在村民已经掌握了种菜技术;对于养鸡场,米玛次仁考虑下一步要“进新鸡卖老鸡”,保持鸡群旺盛的产蛋能力;他还计划孵化一部分小鸡,扩大养殖规模。不少村民都提出想在自家养鸡,考虑到质量控制问题,米玛次仁还没有开这个口子。
“双联户长不仅要带头致富,还要带领群众致富。”在米玛次仁的组织下,6户双联户长成为了村里致富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了双联户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先锋作用。对于特别贫困的家庭,米玛次仁也没有忘记他们,他说:“致富路上不能有一户村民掉队,集体经济发展了,我们就有能力为贫困户提供更多帮助。”村民旺秀瘫痪在家,米玛次仁就安排他的妹妹常住养鸡场,每月提供3000元的优厚工资,看到他家还住在河边破旧的木板房里,村里正在计划帮他盖一所新房子。
谈及半年多来的工作感受,米玛次仁坦言:“在平时的工作中,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要心里装着老百姓,一切以老百姓为出发点,多为老百姓做实事,老百姓才会把你当亲人。”忙碌的村支书工作虽然非常辛苦,但也让他很有成就感。他谦虚地说:“在基层工作的机会难得,我身上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继续锻炼。”
记者手记: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米玛次仁带领村民致富的关键无非是“转变观念”、“吃透政策”、“因地制宜”、“敢想敢干”。但就是这些看似简单的“秘诀”,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为它需要真正能够帮村民办实事的干部,米玛次仁就是这样的干部。他搞林业出身,能够学以致用,心里时刻装着村子,时刻都在为村子的发展着想,把自己专业本领施展出来。重点生态公益林的造林项目和杨柳扦插苗的苗圃项目就是成功的例子,既绿化了荒山荒地,又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习总书记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就是说,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并不是对立的,特别是在生态环境优异的西藏,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常青树就是摇钱树,常绿水就是发财水”。米玛次仁在中铝新村的成功实践,证明绿水青山完全可以转化为经济发展,转化为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