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8 09:50 来源:昌都学习平台 点击:0
4月11日,西藏洛隆县举办第一届“红色昌都·振兴奋进”现代生产技能县级复赛,活动现场精彩纷呈,来自全县11个乡镇的百余名技能能手齐聚一堂,在挖掘机操作、装载机操作、农机具使用三大竞赛工种中展开激烈角逐。
春日的洛隆县赛场,工程机械的轰鸣与农机具的运转声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技能兴农”图景。
在装载机操作区,一场精彩的“指尖芭蕾”正在上演。砂石堆砌的作业场地中,装载机选手们与这台“钢铁巨臂”默契配合。随着裁判一声令下,机械铲斗如同灵动的手掌迅速插入砂石堆,精准抓取、平稳抬升、转向卸料,整套动作在限定时间内一气呵成。选手们全神贯注地目视目标点,手腕轻摆间操控铲斗角度,确保砂石颗粒无洒落,堆垛边缘如刀切般整齐。庞大的机械在他们手中仿佛变成了“精细工具”,每一次卸料的“零误差”,都彰显着他们对机械性能的极致掌控和日常训练的扎实功底。现场观众们屏息凝视,直至铲斗归位的那一刻,掌声与惊叹声才随之爆发。
挖掘机操作区则是长臂挥就的“大地艺术”。挖掘机驾驶舱内,选手们紧盯显示屏,指尖在操作杆上快速而沉稳地舞动。机械长臂如同延伸的臂膀,前端铲斗精准切入土层,按照规定尺寸开挖沟渠,沟壁垂直平整,深度误差不超过厘米;在吊运重物时,铲斗托举着混凝土块平稳越过障碍物,如“空中接力”般轻放在指定位置,全程无晃动、无偏移。更具挑战性的“堆土造型”环节中,选手们操控铲斗将松散的泥土堆砌成棱角分明的梯形台,每一道弧线都蕴含着对力学原理与空间距离的精准计算。围观群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钢铁长臂”的细腻操作,惊叹于“庞然大物也能如此灵巧”。
农机具使用区则展示了田畴之间的“农耕智慧”。拖拉机手驾驶着农机在田垄间往返,犁刀翻起的土块均匀细碎,耕过的地面平整如镜;播种机调试环节,选手们半蹲在机械旁,专注校准播撒口间距,确保每一粒种子的落距误差不超过2厘米。一位来自马利镇的参赛选手熟练地排查农机具 “故障”,不到5分钟便修复模拟漏油问题,展现出“会操作、懂维护”的复合型技能,赢得了现场农机专家的频频点头。
三大工种的竞赛不仅是速度与力量的比拼,更是精度与规范的较量。装载机选手调整铲斗角度时的“毫米级”把控,挖掘机司机操作时对机械臂摆动幅度的“肌肉记忆”,农机手校准播种间距时的“肉眼测量”,这些细节背后,是无数次实操训练形成的肌肉记忆与专业素养。
围观的农牧民群众中,不乏带着孩子前来“学艺”的家长,他们指着赛场上的机械感慨:“现在种地、搞建设都靠技术,咱老百姓也要跟着学本事!” 这场充满“机械美学”的竞技,不仅为技能人才提供了切磋舞台,更在潜移默化中播撒下“技能致富”的种子,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理念在雪域高原落地生根。
此次洛隆县第一届“红色昌都·振兴奋进”现代生产技能县级复赛共决出挖掘机操作、装载机操作、农机具使用3个赛项、9名获奖选手。比赛不仅为当地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技能兴农”战略的实施,激励更多人学习技能、提升能力,为洛隆县的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