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新闻>

看昌都林业“绿色转身”的增量密码:昔日伐木工 如今植绿人

2022-08-22 07:1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穿行在位于卡若区25万平方米的森林公园内,抬头是郁郁葱葱的绿叶,迎面是凉爽的清风。在这里,天然氧吧的清凉令市民和游客们沉醉不已。

谁能料想,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难得见到一棵树木的荒山荒坡。

得益于近年来国土绿化及城市美化各项工程的开展,如今的昌都,城市到处植被茂盛、绿树成荫、景致如画。

“2013年以来,我们投入各类资金5.8亿元,实施昌都城市周边造林3.4万余亩。”昌都市林草局党组书记李加旭告诉记者。

而这3.4万余亩植树造林的主要承担者,是昌都市林业有限责任公司。这个始建于1966年的企业,前身是昌都市国有林场。从采集、运输、加工、销售木材的生产企业,到园林绿化、山体造林、苗木培育的公益类企业的转变,是昌都市生态环境美丽“蝶变”的一个生动写照。

“56年来,我们从砍树人变成了种树人。我们的主业也从之前的林木采伐,向生态保护建设转变。”昌都市林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次邓扎西深有感触地说。

次邓扎西告诉记者,以前采伐的原木一般是生长在高山峡谷中的树木,伐木人常年住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高山中,生活条件艰苦。“尽管艰苦,但那时林场有卫生所、宾馆、子弟小学等众多二级单位,是周围群众羡慕的对象。”

2001年,林场改制为昌都市林业有限责任公司。后来,随着木材市场变化和国家禁伐政策推行,这个曾是自治区66家骨干企业之一的国有林场的日子逐渐艰难。

“2008年全面停止商品林采伐,为改变公司无主业的发展困境,我们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相继成立了物流中心、林业加油站、液化气加气站、度假山庄、传媒公司、酒店等。”1999年参加工作的次邓扎西经历了林场从“穷困”到“富强”的转变。

2015年,通过实施国有林场改革,昌都市林业有限责任公司被定性为公益类企业,政企分开,自负盈亏,主业为园林绿化、山体造林、苗木培育,原第三产业继续保持发展。

1983年就参加工作的张高峰在林场干了一辈子,如今是公司的党委书记。他介绍说:“改革后,随着国家对林业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我们业务范围逐步扩大,公益类企业优势逐渐发挥,公司资产较之前翻了10倍之多,职工工作生活也焕然一新,工资从2015年改革前人均月收入2000—3500元增加到现在的8000—10000元。”

2016年以来,昌都市林业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建设苗圃12780.1亩,涉及卡若、察雅、芒康、类乌齐4县(区)3镇5乡10村。建设过程中,公司与当地群众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并聘用群众参与建设与苗圃管理,多渠道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张高峰介绍说,2018年以来,公司分别向当地群众兑现土地流转金4541万余元、劳务费近960万元、利润分红34.5万元,参与群众820户、3906人,实现户均增收5.7万余元。

“我们还积极参与城市周边、国道沿线等各类国土绿化工程。”张高峰说,“自2015年国土绿化工程实施以来,公司造林面积已达5万多亩,年均提供700-800个季节性民工岗位,发放工资680万余元。”

“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的经营理念让企业参与到更大的生态文明建设项目中。今年,昌都市林业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夺底乡4500多亩的造林任务,目前,已完成1200多亩,种植江孜沙棘20多万株。

张高峰表示,以前的任务是砍树,现在的主业是种树。“我们将加大乡土树种培育力度,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旅游,做大做强苹果、桃子、山杏、桑葚等林下资源培育开发利用,为昌都生态建设发挥应有作用。”

卡若区森林公园是昌都市坚持保护修复并举、筑牢藏东生态安全屏障的一个缩影。2018年以来,昌都市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建设提升工程,实施各类营造林144.28万亩,开展“拆墙透绿”行动计划,“点、线、面”相结合的绿色生态网络格局正逐步形成。

从1966年的油锯、斧头到现在苗圃建设的铁锹、十字镐,从1966年的原木采伐到如今的山体造林,从砍树人到如今的种树人,昌都市国有林场的变迁体现着昌都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强化,三江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画卷正在不断铺展。(记者 张尚华 廖嘉兴 周婷婷 拉巴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