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4 10:09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这就是我们的育苗床!”晒得黑黝黝的薛跃指着面前一片片一指高的蔬菜苗,得意地向我们介绍,这是他与亚东县上亚东乡岗古村村民最新的劳动成果。
薛跃是贵州人,入伍后在林芝当兵。2013年,薛跃从部队退役后考到了亚东县某机关单位。
“每天就是处理各种事务,工作挺枯燥的。”坐办公室里不用风吹日晒,这在旁人看起来是一件让人羡慕的好差事。可在天性热爱自然、不喜拘束的薛跃看来,简直难以忍受。
“我在部队里当勤务兵,种了五六年的菜。并不是我干不好办公室里的活,只是一天到晚都跟电脑打交道,浑身都不自在!”朴实的薛跃吐露了埋在心里的话,向组织打报告要求到基层工作。
为了让人才在合适的岗位发挥作用,在征得薛跃的同意后,亚东县委组织部便委派薛跃到上亚东乡。一年后,薛跃又主动申请到单位的驻村点——岗古村。
岗古村地处喜马拉雅山深处,当地群众一直都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基本上家家门口都有一个温室大棚。
刚到驻村点,好奇的薛跃走到村民的温室里看过一圈后就急了,原来家家户户的大棚都闲着。
四处一打听,薛跃才知道,村里的人都掌握不好夏季蔬菜复杂的育苗技术,既然育不出来苗,那种菜更是无从谈起。
“这样可不成,咱驻村工作队得让村民把大棚都利用起来,这样也能让大家吃上新鲜的蔬菜。”薛跃第一时间向驻村工作队队长建议。当薛跃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村民时,还是有人泼了冷水,“以前那么多技术专家都没解决好的事情,还是算了吧!”
为打消村民的重重顾虑,薛跃开始着手蔬菜育苗工作。
当地缺少抗病害好、耐寒强的蔬菜种子,薛跃就让朋友从内地寄过来;村里没有苗床基地,他就向村里申请了一个闲置的苗棚。
在苗床上育种,可是一个有难度的技术活,水、肥、土比例要掌握好。刚开始,村民们总是掌握不好,要不水多了,种子被泡烂了;又或者肥量大了,种子又被烧死了。
为了让群众尽快掌握育苗技术,薛跃从村民中选出3名代表,从选种、培肥、浇水,薛跃手把手地教会了3名徒弟,再让他们传授给别的村民。
早上,他要给温室透气;晚上,他还得给温室盖上棉被保暖。从岗古村到上亚东乡的盘山路有7.5公里,下雪、暴雨等异常天气令人防不胜防,薛跃每天都要骑着摩托车往返此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后,当育苗基地里的茄子、黄瓜、西红柿探出可爱的小脑袋时,村民们都服了,纷纷向薛跃请教育苗的诀窍。薛跃不但把培育好的小苗分发给了村民,还自掏腰包买来蔬菜专用肥分给各家。
“他很细心,我们有什么技术难题都愿意向他请教。估计今后我们的饭桌再也不会只有‘老三样’了!”岗古村村民边巴顿珠为薛跃点赞。
“现在只是迈出了一小步,今后我还要试着种植更多品种的菜苗哩!”听了村民的夸奖,薛跃憨厚地笑着说。(记者 张斌 陈林 扎西顿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