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31 15:40 来源:昌都报社 点击:0
多彩藏东 绚烂前景
——中国国际电视台采访团赴昌采访侧记
本报记者 何瑞
“然乌湖太漂亮了,我要把它介绍给我的朋友。”22日,在然乌湖边的观景台,中国国际电视台记法语频道记者白菲林用手机各个角度把湖面雪山拍下来,发到自己的朋友圈。22日至26日,中国国际电视台西藏走基层采访团一行23人进入昌都进行采访报道。记者们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下昌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的细节,为昌都秀美风光、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和民族团结感到惊叹。
来古冰川和然乌湖像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相依相伴在318国道附近。沿着仙境般的湖畔,采访团一行奔驰在畅通无阻的公路上,左边是灌木丛生的山体,右边是绵延数十公里长的雪山和望不到边际的幽绿湖水,沿着土路行进了十分钟,来古冰川遗世独立的风姿已经出现在众人的视野里。摄像机、照相机、采访机齐上阵,采访团一行争相记录下眼前的美景。原生态的风情和宏伟的冰川给新媒体新闻编辑部编辑尼克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他告诉记者:“这是我第一次来昌都,没想到看到了这么美丽的风景,来古冰川是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每一处都让我惊艳,这里有着比欧洲还奇特的景象”。了解到近些年政府在来古冰川生态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坚决禁止“三高”项目进入然乌镇,进入冰川保护区,英语频道制片人毛靖贤惊讶地说,“高原的生态较为脆弱,政府选择绿色发展的道路符合西藏实际,环境得到保护,牧民的生产生活才能可持续发展,这个素材非常好,我们想着重报道。”
房檐窗框绘着绮丽细致的图样,雕花繁复的藏式家具上摆放着现代电器,二楼阳台上摆满了盆栽,生机盎然。在卡若区卡若镇卡若村藏民旦增卓玛美丽而富有民族特色的家里,采访团一行感受着村民们脱贫摘帽后的幸福生活。 西语频道摄像师周隆表示,中国国际电视台要做昌都真实生活的海外“传声筒”,通过电视台的海外影响力,增加昌都的知名度、美誉度、吸引力。
在集康巴文化、卡若文化、茶马古道文化、藏东红色文化、东女国文化、三江流域文化为一体的藏东文化中,唐卡艺术可谓一枝独秀。如今,昌都唐卡画师们代代相传,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使这一古老艺术历经千年而不衰——他们是昌都文化记忆的复制者。现年85岁嘎玛德勒老人,是昌都“三大唐卡画派”之一的嘎玛嘎赤画派的著名传承人。在老人挂满唐卡的客厅里,采访团一行聆听了他关于唐卡的一生。从16岁出师独立画唐卡至今,任何困难和干扰都不曾让他松懈对唐卡技艺的修习。从1980年收第一个学生开始,嘎玛德勒门下至今已有包括藏族、蒙古族和汉族在内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个学生,其中他的长孙丁增平措还是自治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些鲜活的素材,让采访团一行对大师肃然起敬,也沉醉在唐卡精湛的技艺里。
此行,采访团还近距离领略了独特的藏文化。在藏东第一大寺强巴林寺,采访团“邂逅”了僧侣们的辩经场景;在日通藏药厂,采访团们一睹藏药的生产过程;在昌都市博物馆,领略了昌都灿烂的历史;在繁华的茶马广场,见证了昌都城市面貌的蝶变之美……五天来,采访团成员们切身感受到了昌都的美丽和昌都人民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