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声音 嘹亮唱响
——昌都市2016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郝鹏举
2016年,“十三五”开局之年,昌都与全国全区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第一年。
一年来,昌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紧扣“663”工作思路,突出重点,高点策划,破解难点,狠抓落实,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过去的一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亮点频现,逐步推动昌都在“国际小有影响,国内中有影响,西藏和康区深有影响”。
服务中心大局 弘扬主旋律
2016年,昌都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积极服务中心大局,弘扬时代主旋律,为藏东加快发展和持续和谐稳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以春节藏历新年、3·28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纪念日、“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利用LED显示屏、交通主干道、沿街各机关、商户悬挂标语横幅、国旗、彩旗、彩条,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加大脱贫攻坚宣传报道,累计在《西藏日报》、《昌都报》等各级各类媒体刊登昌都脱贫攻坚专题稿件170多条。深入开展川藏铁路建设、八宿光伏电站、苏娃龙水电站、“384”团援昌部队、武警森林支队、县乡换届等专题采访报道,持续壮大正面宣传声势。
三江茶马文化艺术节前后,央视、援昌省市及区内外等150多家媒体,共刊载、转发艺术节各类新闻6000余条,累计阅读量超200万人次,进一步提升了昌都在区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政策宣讲取得“六健全、一壮大、一覆盖”。全市讲师团人才库从原有67名壮大到200余名,涌现出了一批基层理论宣讲优秀人才;组织市县(区)宣讲团、120余个宣讲组、驻村工作队和农牧民宣讲员,开展各类主题巡回宣讲活动3.4万余场次,受教育群众86万余人次。
唱响时代强音 凝聚正能量
去年,昌都市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全市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全过程,引导和推动全市各族人民树立文明观念、争当文明公民、展示文明形象,营造了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文明氛围。
搭建文明创建载体,开展了“情暖高原•文明之行”志愿服务活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评选推荐“爱国守法模范”等六大类30名道德模范;组建了拥有72人的文明志愿服务队;高标准完成中央、自治区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的16所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任务。
网络精神文明建设顺利起步,通过“今日西藏昌都网”等市县门户网站,加大开展“争创各级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宣传。借助网站、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广泛传播文明风尚。创办“文明昌都”微信群。
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累计参与执法人员500余人次,环卫工人290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 140台次,环卫车辆392台次,全市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改观。
打造专题,成功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成功举办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5周年系列活动,凝聚团结奋斗的强大正能量。
打造文化精品 增强获得感
2016年,昌都市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中华民族共有文化、弘扬藏民族特色文化,着力把昌都建设成为精神高地、文化高地、艺术高地,努力建成“文化小康”;同时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截止2016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及文化场所1800余处,公共文化设施功能和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改善;顺利完成昌都市2016年春节藏历火猴新年晚会《携手圆梦》的录制、表演,全市各级艺术团累计开展各类文艺演出400余场,观众约30万人次。
精品创作不断涌现,出版长篇报告文学《昌都——云朵上的藏家》《原色昌都》《红色昌都•1950》《藏东歌舞艺术传承集萃》,民间文学集《康巴汉子的胸膛》、《婚礼》,非遗套书《昌都锅庄•芒康弦子•丁青热巴》,集成套《昌都民间歌谣故事谚语》,出版画册《古苯遗珠•东多彩韵》、歌碟《神奇昌都》。
第二届三江茶马文化艺术节期间,全市11县(区)、86家单位3000多人参与艺术节筹备工作,2300名演员参与各类文艺展演,成为一次惠普大众、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的激情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