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12:40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今日昌都 (昌都地区宣传部供图)
今年是昌都解放60周年,是昌都地区64万人民的重大节日。60年来,昌都地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各项事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60年是昌都历史上很不寻常的60年,人民幸福安康,经济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局势稳定。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昌都巍然屹立在西藏东部。
社会全面发展进步
60年来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自1951年西藏第一所现代化意义的学校——昌都小学成立以来,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地发展壮大。广大农牧民子女普遍享受“三包”政策和优质教育资源。截止2009年底,昌都地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29所,在校学生107626人。小学、初中、高中就学率分别达到98.23%、90.58%、26.1%。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提高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1950年昌都地区没有一所医院,如今昌都已经建成中医、西医、藏医相结合,遍布城乡的医疗卫生网,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变。2004年实施的农牧区医疗制度覆盖面达100%,各级政府对农牧区医疗制度的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年180元,仅2009年就为农牧民报销各类医疗费5000余万元。人均预期寿命由解放前的35.5岁增加到67岁,人口由1959年的25.48万增加到如今的64.18万。
民族文化传统得到良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丁青热巴、昌都锅庄、芒康弦子等7项民族传统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语文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学校积极推行“双语”教育。文化娱乐事业不断发展,目前昌都共有地区群艺馆1个,地区图书馆1个,县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8个,乡镇文化站7个以及农家书屋88个,有1800余个各类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86%以上,宗教信仰自由和传统风俗习惯受到尊重和保护,昌都地区共有宗教活动场所496处,僧尼13695名,信教群众的宗教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一些传统的节庆活动得以保留和继承。
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已经成为昌都地区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2009底,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达到7953人,其中少数民族5760人,占总数的74.42%,女性人员为3894人,占总数的50.31%。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成效显著。为了响应国家将把西藏建设成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政策,昌都地区积极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等环境建设,并严格执法监管,促进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目前昌都地区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自治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个,天然草场面积540万公顷,森林面积37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4.18%。
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有序进行。已经建立全民惠及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低保和农牧民特困群众生活救助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养老金社会发放达到100%。建有敬老院20所,老年社区服务中心4个。积极探索和建立促进高校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农牧民转移劳动力就业,重点援助“零就业”家庭、残疾人、低保对象、企业下岗职工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3%以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81%以上。 农牧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60年来国家和自治区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了向农牧区倾斜的力度,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牧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生活质量不断提高。2009年,全地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1.96亿元,比1990年的4.1亿元增长了4倍,年均递增9%。
农业生产条件极大改善,机械作业和有效灌溉耕地面积逐年扩大,保证了农业的稳定发展,全地区粮食总产量由1958年的3.6万吨提高到2009年的15.6万吨,增长3.3倍。2009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5.22公顷,粮食总产量达15.6万吨,肉、奶分别达到7.34万吨、7.95万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44元,比1958年增长13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59元。
2006年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以来,农牧区的水、电、路、邮、广播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断完善,40余万农牧民用上了安全饮用水,30多万农牧民用上了电,农牧区有电率达到49.78%,30余万农牧民已经住进了安全舒适的房屋,汽车、摩托车、彩电、冰箱、电话、电脑等进入寻常百姓家。
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昌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实现了重大的飞跃。60年的努力,昌都地区彻底告别了封闭落后的自然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昌都的现代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工业企业布局趋于合理,逐步成为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已形成了以电力、制造、加工、矿产、建筑建材、藏医藏药为主体的72家工业企业生产体系。2009年昌都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7.9亿元,比1958年增长40倍。第一产业总产值达21.96亿元,比1958年增长68倍,财政收入达2.78亿元,比1958年增长103.9倍。
交通事业迎来发展的新局面
昌都处于横断山脉,山高谷深,地区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工作,把交通建设纳入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采取了五项措施着力破解交通“瓶颈”制约。“十一五”期间地区境内国、省道公路和通县油路整治改建总投资就达41.4亿元,全地区公路总里程达到9164公里,建设里程847公里,黑色路面723公里。全力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十一五”的前四年,地区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实施项目206项,建设里程3975公里,完成投资4.96亿元。大部分乡镇通公路,建制村公路通达率为72.5%。邦达机场开辟了空中航线,科学编制完善“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昌都地区境内国省道全部黑色化,县县通沥青路,100%建制村通达,60%的乡(镇)和20%的建制村通畅。
立足优势,推动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
昌都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的横断山脉地带。由于山高谷深,地形复杂,拥有立体性气候,“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使昌都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拥有然乌湖、来古冰川、茶马古道、芒康盐井古盐田等众多的旅游景点。近年来,商贸旅游业日趋繁荣,生态景观、人文景观、民族风情独具魅力,成为大香格里拉旅游区重要的组成部分。昌都积极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和宣传推广,推动旅游业发展。2009年昌都累计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亿元。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使旅游业成为昌都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农牧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充分的保障
民族政策得到了充分地落实,农牧民获得了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民主权利,参政议政的热情日益高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壮大。目前,昌都地区少数民族在各级人大代表中所占比重均在80%以上。地区政协成立以来,吸纳了藏族和其他民族及宗教人士参加,现有数百名民族、宗教人士担任政协委员,有8名藏族同志担任政协主席或副主席。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实现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的权利。
回顾昌都60年的发展历程,漫漫长路,风雨艰辛,成功与挫折并存,昌都经济社会建设迈上了跨越式发展的道路,成为藏东一颗璀璨的明珠。(王舒 贡桑拉姆 肖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