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12:38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春风又绿三江岸——庆祝昌都解放60周年系列综述之九
昌都地区位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中上游,有藏东三江流域之称。这里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有375万公顷林地面积,占全国的2.37%;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目前生态环境保存相对较好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较富集的地区之一。做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对于发挥昌都地区的生态屏障作用,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昌都解放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昌都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随着昌都经济社会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该地区先后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重点区域造林、防沙治沙等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工程,以强有力的措施切实保护雪域高原的碧水蓝天。
构建生态屏障
在昌都地区江达县城所在地江达镇,一排排极具藏东特色的二层新居十分醒目。这里住着江达县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搬迁安置户。因为是个新村,取了寓意深远的村名——德吉(幸福)村。据县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原先,江达一带盖房子需要大量木料,但在这次安置房建设中,国家为每户补贴了5万元钱,引导群众大量使用替代材料,使建筑风格保持传统的同时,节省了大量木材,使搬迁安置工作也体现了环保理念。
江达县是纳入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县之一,实施天保工程以来,该县全面停止了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按照“搬得出、留得住、富得起”的方针,对居住在林区深处的零散居民,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农村小城镇建设进行了生态搬迁,并对搬迁后的土地进了森林植被恢复。使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实施前的30.44%,增加到目前的31.05%。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23.1万吨。
芒康县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10年以来,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使全县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23.49%增加到了现在的24.89%,群众在生态搬迁、森林管护等工程中受益,对保护、建设生态环境的认识有了很大转变,实现了过去的砍树人到现在的植树人、管护人的重大转变。
据了解,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自2000年5月正式启动实施后,到目前累计完成工程投资4.49亿元,配备森林管护人员2715人,对120万公顷森林资源实行长年全面管护;工程区内全面停止了商品材的采伐,累计减少森林资源消耗320万立方米;累计完成生态公益林建设15618.2公顷;完成生态搬迁安置2508户15183人;建立云杉、当地杨柳、沙棘采种基地300余亩,建成标准化苗圃4个,面积达180亩,年出圃苗木100万种。工程区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明显趋于良性循环。
为了让青山常在、林木常绿,昌都地区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积极建设”的方针,不断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初步构建了森林资源管护体系,建立了地、县、乡、村四级管护网络,启动实施了中央和地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同时,全地区建设各类苗圃,大规模开展造林绿化工作。相继建成了昌都城镇周边“达脱卡”、“达玛拉”山地人工造林,察雅县骆驼山、贡觉县马曲河生态公益林,芒康县曲孜卡经济林木基地,昌邦、俄昌公路绿色通道等一大批人工造林示范工程,较好地实现了森林资源总量的持续增长,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保护生物多样性
从芒康县城到盐井纳西民族乡,必经红拉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山顶观景点俯瞰,阔叶林、针叶混交林、草甸、冰雪带层层叠叠,红、黄、绿三色铺染整座大山,使深秋的红拉山分外妖娆。红拉山之所以如此盛名,不仅因为它的植被种类繁多、森林资源丰富,更在于这里栖息着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灵长类动物——滇金丝猴。斯朗次仁是红拉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专职巡护管理员,从2000年开始,他的足迹几乎踏遍红拉山的每一寸土地,护卫着这里的动植物,并细心观察滇金丝猴的生活习性,为科学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他告诉记者,红拉山温暖的气候和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滇金丝猴的生存提供了优越的栖息环境。由于近几年来保护力度不断增加,滇金丝猴数量有了增加,目前已发现滇金丝猴600多只。它们生活在红拉山上的火拉猴群、小昌都猴群、米拉卡猴群等三个猴群分布区。斯朗次仁说,除了滇金丝猴,保护区内还不时能觅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雪豹、野牛,以及国家二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小熊猫、马拉熊、马鹿、獐子等的身影。据他介绍,除了各种珍稀动物,红拉山上还有大量不同种类的树木、珍贵花草和林下资源,堪称一个“动植物的天堂”。
在江达镇幸福村安度晚年的格培老人,前几年从林区搬迁至此。说起从林区搬迁过来的经历,他的感慨非常多。他说,当时搬迁时,心里多少有些不理解,但这几年随着天然林保护力度的不断增强,他自己看到早已消失的野生动物回到森林,看到干涸多年的山涧小溪又流出清泉,感觉搬得值了。
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途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昌都地区相继建立了多处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特别是近年来,以芒康县滇金丝猴和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为突破口,昌都地区加大了全地区野生动物栖息地、原生地保护力度,以保护拯救濒危物种为重点,已建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3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自治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个,保护区总面积达81.38万公顷,占全地区国土面积的7.49%。在已建的自然保护区内,严格限制经济开发等人为活动的影响,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使保护区逐渐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成为珍稀濒危物种的繁殖地、栖息地。
打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记者到察雅县卡贡乡邓学村采访,正赶上午饭时间。向巴欧珠一家打开沼气生火做饭,顿时满屋的清香散开。卡贡乡党委书记达娃斯朗告诉记者,实施薪柴替代工程后,卡贡乡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沼气,不仅提高了生活质量,减少了大气污染,而且还保护了林木资源。在卡若区小恩达村,村党支部书记嘎松告诉记者,该村没通沼气之前,每户人家每年几乎要用去一车半柴禾,极大地消耗着林木资源。
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历来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之一,昌都地区在城镇中积极推广水能、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特别是在农牧区大力实施能源替代工程,有效地减少了森林资源的消耗。到目前,全地区累计推广太阳能灶1856台,受益群众9888人;17770户农牧民群众用上了沼气;33974户、172357人享受到了以电代薪项目带来的好处。
在昌都地区国土面积中,草地面积占了很大一部分。几乎在任何一个县,我们都可以看到牛羊在草地上怡然自得地嘻耍的情景。著名的邦达草原更是以其广阔的面积,让每一个走过草原的人大为惊叹。
但是,由于载畜量过大,草畜矛盾日益突出,不利于草原生态良性发展。为了使天然草地得到合理利用,草原生态良性发展,昌都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天然草地的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一是重点对天然草地开展围栏和水利建设,全面提高草地的产出水平和单位面积的载畜能力;二是实施草场责任制,按照以草定畜的原则,划定轮牧期、轮牧区和禁牧区,加大牲畜出栏,严禁草场超载过牧,使天然草地得到有效保护;三是建设人工草地,减轻牲畜数量增加对自然草地的压力;四是运用科学手段,采取人工和生物等技术,加大对鼠害、虫害、毒草的预防和治理,维护草地的自然生态平衡;五是加强对牧区草原建设,转变游牧民生产方式,加快牧区经济发展,提高牧民生活水平。从2001年起开始,昌都地区在农牧区实施了牧区草原建设、游牧民定居工程以及天然草原恢复和建设项目。这些措施既保障了农牧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又确保了草原生态的良性发展。
从解放前对自然的单向索取状态,到现在合理有序地开发资源,从满城污水横流到建成西藏第一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昌都的环保工作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路子,沿着这条道路,我们一定能看到蓝天碧水、白云绿草的美丽画卷。(尼玛潘多 米玛 张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