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12:26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宣部等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号召,推动本报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写出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鲜活稿件,即日起,本报将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分批安排编辑记者,深入到基层农牧区、社区、企业等地,感受全地区城乡经济发展、人们生活变迁情况,反映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探索社会发展中的新现象新问题。今天,我们将推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偏远乡村行”栏目,用我们的笔尖,报道记者在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感。以飨读者。
走近嘎玛民族手工艺之乡——
体验传统民族手工技艺
西藏拥有很多古老的民族手工艺艺术,近年来,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古老的西藏民族手工业重焕生机。嘎玛乡是昌都著名的手工艺之乡,素有“特色民族手工艺之乡”之美称,其手工艺已有800多年历史,这里民间工艺十分发达,工艺复杂多样,制作手法精湛,极富特色,在康区乃至整个藏区影响很大。日前,本报“走基层”采访组走近嘎玛民族手工艺之乡,体验这里的传统民族手工技艺。
嘎仓家匠人们精心打造佛像 记者 洛旦 摄
从昌都镇出发,沿扎曲河逆河而上,经日通、柴维,行至100多公里就到嘎玛乡。这条狭长的河谷习惯上称之为“扎久”,意为扎曲河河谷。这里被昌都地县两级旅游部门推介为民俗文化旅游风景线——嘎玛沟。走进嘎玛沟,不仅领略到风光秀丽的山川,而且不时看到铜匠村、银匠村、画匠村……村复一村,在嘎玛沟深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据了解,嘎玛乡独特的佛像锻造工艺属典型的藏族金属工艺,通过家族继承和师徒传承,它与宗教、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这一带佛像锻造历史可追溯到嘎玛噶举派祖寺嘎玛丹萨寺的创建年代,在嘎玛丹萨寺创建过程中从内地和尼泊尔等地聘请了大量优秀的金工匠人,建造完毕后一部分匠人留在这一地区,经过几百年的努力把这些传统的佛像锻造技艺传承至今。
嘎仓三代传承人
叮当、叮当、叮当……走进嘎玛乡里土村嘎仓家,打造佛像的敲打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佛像锻造工艺,不仅传承着嘎仓人世代相传的手工技艺,也在打造着他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嘎仓,意为匠人之家。今年75岁的仁增贡布传承起父辈留下来的精湛技艺,是嘎仓家“金属工艺”正宗的嫡系传人,从16岁开始随父亲学习手艺,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使嘎仓手工艺在仁增贡布手中越发得炉火纯青,在仁增贡布那里传承得光彩夺目。
据他回忆:文革时期佛像打造严重受到限制,人民公社的时候,每天的生产由生产队安排,也只能晚上偷偷地进行打制。改革开放以后民间手工艺开始复苏,开始打造一些法器、首饰等,到了80年代中后期,陆续为区内外各大小寺庙锻造佛像以及法器。
嘎仓家锻造佛像的组织形式以家庭为单位,父子孙三代及兄弟组合,祖父第一代、叔父第二代,孙子第三代,现共有7人从事手工艺。
打制好的佛像遍布在昌都、那曲、日喀则、青海囊谦、四川的甘孜、阿坝等地区的寺庙。嘎玛寺十世噶玛巴头像被视作嘎仓家打制佛像的代表作之一,高8公尺、供奉于青海囊谦县纳林寺的莲花生佛像,在当地民间尤受称赞。
手工艺“打造”幸福生活
嘎仓一家有20口人,是里土村有名的富裕户。嘎玛乡属半农半牧区,嘎仓一家人也不例外,家里有60多头牛,4匹马,4匹骡子,43亩地。在农忙季节,他们停下手中的活儿,从事农业生产。
打造佛像,是嘎仓家最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他们的产品主要有佛像、菩萨像、法王像、护法神等佛教人物和法器、法号、油灯、净水瓶等宗教器具。主要以红铜为基材,利用铁锤与砧子,经过反复捶打锻造塑造形体,最后錾刻花纹,大型佛像均采取分段围合工艺。其精湛的打制技术和巧夺天工的雕凿艺术,成为民族手工业的一朵奇葩。
仁增贡布的大儿子顿珠罗布,今年49岁,是家里的顶梁柱。我们到嘎仓家时,他带着两个兄弟及三个儿子正在他家并不宽敞的“工作室”里不停地忙着手中的活计——打造佛像。
在与他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打制佛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预先订做,在家里打好后运到寺庙组装;另一种是直接到寺庙加工。但他家比较固定,一般不出去打造,在家里干活既方便又省钱,还不用雇帮手,家里的任何人都可以帮忙。客户也有两种,一种是寺庙,另一种是施主。施主预定的佛像最终是捐给寺庙,所以基本都是在为寺庙打制佛像。久而久之,认识的人和寺庙也多,只要手艺好、信誉好,老客户会介绍新客户,新客户再介绍其他客户,生意就越来越好。
顺着顿珠罗布的话,当记者问起“现在一年收入有多少?”时,他笑了笑:“现在一年靠打制佛像大概有个50多万元的纯收入。”2006年,嘎仓家就率先在里土村盖起了二层藏式小楼,2002年,花6万多元购买了一辆北京吉普车,2009年,花70多万元购买了一辆丰田越野。他说,有了车,出去跑业务或购买一些材料更方便。
在顿珠罗布的采访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对今天新生活的无比喜悦。他告诉记者,自己小的时候,看着父亲辛苦地打造佛像,但那时候还没有开放市场,打造出来的东西不能拿出去卖,守着一门手艺,日子却过得紧巴巴的。如今不同了,手工艺打造出今天的幸福生活。俗话说,“一技在手,吃喝不愁。”有这么好的手艺,嘎仓一家人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嘎仓手工艺后继有人
以嘎玛乡为代表的昌都佛像打制工艺特色鲜明,它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为使这门佛像锻造技艺能够更好地传承,嘎仓一家父子孙三代都从事这门手工技艺,今年23岁的曲永智美和今年21岁的德青旺扎是嘎仓第三代传承人。他们在父辈的精心指导下,已熟练地掌握了度量法,可以精确计算佛像面部的眉眼宽度,鼻子的高度,身体的长宽等比例尺寸大小,能够打造精巧细致的各种佛像。
今年21岁的德青旺扎是嘎仓未来的希望。记者 洛旦 摄
顿珠罗布告诉记者,“只要嘎仓家祖传下来的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并能发扬光大,我就非常高兴。”
陪同我们的卡若区文化局干部布东介绍,如今,卡若区在积极发展家庭作坊经济,全力打造嘎玛特色民族手工艺之乡的同时,还把嘎玛民族手工艺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我们县在嘎玛乡建立了两个农牧区群众文化基地试点,即:“嘎玛嘎赤唐卡”和“嘎玛金属工艺制作技艺”传习所。
难得的是,直到今天,嘎玛手工艺人们仍然沿用着古老的手工打制工艺。使用的铁锤、铁棒、砧子、木架、铁钳、钢凿、钢剪等简单的工具打出如此精美的佛像,实属不易。也许正由于这些原因,嘎玛手工艺才更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世世代代生活在嘎玛一带的人们,靠着改革开放,靠着现在的好政策,靠着自己的勤劳,过上了幸福生活。
手艺的锤炼,金银铜的灵魂在这里重塑。充满智慧的捶打,佛的喜怒哀乐在这里呈现。通过对嘎仓的采访,记者感触颇多:一门技术的传承并发扬光大,所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或一个村庄贫穷落后面貌,所走出的也不仅仅是一条致富之路,更是一条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