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新闻>

昌都地区左贡县碧土乡:大山深处花开更艳

2014-03-13 10:46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碧土,因千年的茶马古道和行走江湖的马帮以及壮丽的玉曲河大峡谷、雄奇的梅里雪山北坡,特别是其丰富的人文色彩,一直是多少游人渴望成行的目的地之一。2008年7月,我们“雪域边线行采访组”从昌都镇出发至左贡县城,坐在车上,想象着地处梅里雪山北坡的碧土是怎样的景色,那些现代的马帮人及他们的后代在世界上最美丽、最险峻、最跌宕起伏的茶马古道上又演绎着怎样的现代传奇?

  汇合了无数溪流的玉曲河,蜿蜒曲折,跌宕起伏,车穿行在玉曲河大峡谷崎岖的山路上,周遭群山嵯峨,云雾缭绕,可以说这是藏东最经典的景色,山太高了,云雾只够得到半山。四旁缀满花草,林海深处,鸟儿的欢唱和着狂野奔腾的玉曲河,欢迎我们这些来自都市的匆匆过客。

  残存的碧土寺和甲朗大道

  傍晚时分,远远看见一群人在修路,同行的左贡县委宣传部部长郭海燕说,可能是碧土乡的乡干部,走近一看果不其然。因为塌方,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乡干部和学校的老师在此修了一天的路,这令我们感动不已。乡长洛松益西介绍,没通公路前,碧土全乡的群众还完全靠马帮的运力,在这条马帮路上来来往往。从碧土寺残存的大片废墟来看,碧土肯定有过茶马古道沿途许多地方都少有的繁荣和辉煌。寺庙的门上,甚至镶有雕刻着双“喜”汉字的格子扇!那一定是建寺时从内地买去安装上的,而且也一定是用马帮驮到这儿的。在茶马古道兴盛的年月里,这里是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以后随着传统茶马古道的废弃,它衰败的命运几乎是注定了的。

  从碧土出发至甲朗,真正领略千年茶马古道的路程开始了。骑马行走在狭窄的山岩古道上,仍依稀可见千百年来驮畜的蹄痕和背夫拄杖的杵痕,当年的艰辛不难想象,经过六个小时跋涉,到达甲朗。甲郎意为“大道”,作为噶厦政府的一个主要通商口岸,那时可是万商云集,只是解放后滇藏公路的修建通车,如碧土一样,随着茶马古道的废弃,它衰败的命运也是注定了的。作为茶马古道的一个重要驿站,甲朗北经碧土可去左贡或芒康的盐井,西到察隅的察瓦龙,往南可达云南,无论是到云南或察瓦龙都要翻过多座海拔四五千米以上的大山垭口,就在前几年,拥有上百匹骡马的马帮还常常见到,这让记者心头暗暗为之一震。

  与大自然抗争的碧土人

  虽然碧土乡政府至县城通了公路,但延续千百年的茶马古道至今仍是不通公路的甲朗、龙西等村的主要通行方式,采访组一行骑马行走在横断山区险峻陡峭的千年茶马古道上,在领略绝色风景的同时,不禁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所震撼,震撼他们在近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造就的坚韧品格和人类顽强的生存意志。

  当地流传着一句话,村党支部是全体村民心目中最好的团队,最有效的办事机构,最值得信任、最可靠的领路集体。

  在昌都地区最南端的一个行政村——碧土乡龙西村时,我们知道对于生活在青山绿水怀抱中的龙西村和碧土人来说,去云南或去左贡,村中的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无不靠人背马驮从上百公里远的山外运来。2005年年底的一场山洪冲垮了村里通往山外的两座小桥,村支部书记兰吉动员村里的16名党员率先从家里拿出了手里的积蓄,27户村民在党员的带动下也纷纷慷慨解囊,两天内,群众集资和在乡政府、村委会的帮助下凑足了2.4万元,兰吉带着一个党员赶着马帮从云南运来了修建吊桥的钢筋、水泥等物资。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全村人义务投工投劳,16天就建成使用,赶在了虫草和松茸季节前,同时,村民的收入也有了保证。  

  来到地坝村,我们正遇上村委会召开全体村民大会。长期以来,为克服地理环境的不利因素,地坝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组织和带领群众以发展经济林木业为突破口,开垦房前屋后荒地种植蔬菜、果树30余亩,为增收拓宽了渠道。

  大山之子的新生活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阳光普照雪域高原,碧土人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林下资源、庭院经济和旅游收入是碧土人收入的三大法宝。虫草、松茸等林下资源及核桃、苹果为主的庭院经济每年都能为当地村民挣回不少钱。在龙西村,给来往马帮和梅里雪山的转山人提供方便的帐蓬商店每年也能给每户增加四、五千元的收入。为了让林下资源和旅游成为村民们的“铁饭碗”,乡政府和各村的党员们定期对村民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大力倡导爱护森林、保护资源。稳定、发展、和谐成为碧土人始终遵循的法则。

  渐渐富裕起来的碧土人,也与山外人一起分享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生活上的便利。即使跋山涉水、人背马驮,电视机、电冰箱、微型发电机等已进入当地村民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成为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仅满足于当前的物质生活,在政府的引导下,群众对消费水准也有了提高,进一步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在很多村子,党支部自筹资金、村民自发集资建立微型水电站,以满足家庭电气化生活的需要,解决农机具生产用电的需要。

  18岁的代课教师其美卓玛深有感触地说:“虽然我们身处深山,可通过看新闻我们感觉离北京并不遥远,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在党员的带领下,我们坚信一定能建设好自己的家乡;同时,电视里的娱乐节目也能引导村里的年轻人享受现代娱乐”。

  热评: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感动

  生活常常给人一种感动:2008年秋季雪域边线行采访组藏东碧土之行更是如此。一种来不及咀嚼的兴奋徘徊在我的脑际,混杂在我十多天来走过的如梦似幻的旅程中:玉曲河的呜咽声、满目的翠山、梅里雪山的曼妙身姿、壮丽的玉曲河大拐弯、深远的峡谷、还有伴着脚夫悠扬的笛声远去的马帮背影……

  不通公路、不通电话,一切的生产资料和生活物资全靠人背马驮从山外沿着悬崖峭壁运来,这对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人来是说难以想象的,而生活在梅里雪山脚下的碧土人,那种豁达大度、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向世人展示的不仅仅是康巴人的特有气质,还有作为大山之子的精神面貌,深深感染并影响着去过那里的人。

  骑马行走在狭窄的山岩古道上,仍依稀可见千百年来驮畜的蹄痕和背夫拄杖的杵痕。在这里,经过强烈切割造成的河谷地貌的巨大落差,地形的巨大起伏,往往造成山地在不同高度带上气候与景观的垂直差异,同一山岭两侧的地理风物也会截然不同。真是应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置身于山水之间,悉心梳理大自然的精神底蕴,触摸这莽莽大山的脉搏怦动。

  犹如当地教师其美卓玛的一番话:“虽然我们身处深山,可通过看电视、广播和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我们也与时俱进,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在党员的带领下,我们坚信一定能建设好自己的家乡”。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眼睛望着窗外,坚定而深情,让我们感动不已。

  这就是生长在大山深处的碧土人,一代又一代。他们固守的永远是一份坚韧不拔。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迎击来自各方的压力和挑战吗!我想这种精神能感天动地……

(责编: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