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刻印永乐版大藏经
2014-03-15 17:33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1994年,广播里的一则消息让整个藏学界为之振奋,让整个世界为之动容。由中央政府出资,重新校勘的藏文《大藏经》出版了。首发仪式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我出席了那个仪式。第一部校勘的大藏经是以羊皮为封面,现代方式印刷的,由几十位学者,数种版本放在一起对勘,使其更加完善。事实上,由中央政府出资刊印大藏经早在600年前就有先例了。
明永乐八年(1410),永乐帝朱棣派内臣太监候显专程到西藏迎请准确可靠的蔡巴手抄本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底本至南京,进行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藏经的刻版印刷。这本刻印大藏经共108帙,封面为镏金汉藏文目录标题,内里是红油墨印制的折叠式经文。首版数套,作为封赏品,赠送给西藏萨迦派、格鲁派、噶举派的3位宗教领袖。至今有一套完好的保存在色拉寺昂巴扎仓的甘珠尔佛堂内。
明统治下的西藏,当时正是帕竹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相对稳定,也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在这段历史时期,乌斯藏的史学、语言文字学、诗词学、藏医、历算都出现一派勃勃生机,而抄写和刻印大藏经,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谓大藏经是藏文佛教典籍汇编而成丛书的总名,它分为《甘珠尔》《丹珠尔》两部分,《甘珠尔》包括经、律、论三藏和四续部,主要记录了佛祖释迦牟尼的言论和佛教的原始经典,其中包含有关印度的古代历史、宗教、哲学、文化等方面重要资料。《丹珠尔》则主要收集了历代印、藏学者、译师对《甘珠尔》的注释和译著,其中包括丰富的哲学、文学、艺术、语言、天文、历算、医药、工艺、建筑等学科,是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藏文古籍。
木刻版大藏经是从明代开始的,永乐版大藏经经第一部木刻印本。此后,雕版印刷在藏区兴盛起来,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地的较大寺院都设有印经院,藏文大藏经的版本开始多起来,流传至今的除第一部永乐版大藏经外,还有:
万历版大藏经,这是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于北京雕版印行的,此版原本是永乐版,但增加了42帙作为继藏,共计150帙,以黑墨印行。
丽江——理塘版大藏经,于明万历三十七年由云南丽江府土司木增延请第六世噶玛巴红幅系活佛曲吉旺秋主持,以蔡巴《甘珠尔》为底本刻印而成,所以称丽江版。后来这副印经雕板被和硕特蒙古南下的军事首领达尔杰博硕克图汗搬迁到理塘存放,后来就名之为理塘版了。
北京版大藏经,为清代康熙敕命而刻。其中《甘珠尔》刻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丹珠尔》则于雍正二年(1724)才刻成。这套版本是诸版大藏经中最豪华的一种,可惜,这套雕版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毁于八国联军的战火之中。
卓尼版大藏经,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刻成于甘南卓尼寺,其《甘珠尔》部分由卓尼第十一世土司莫索贡保主持,《丹珠尔》部分则到乾隆十八年(1753)由十四世卓尼土司完成,这个版本文字清晰,内容完整。
德格版大藏经,于清雍正七年(1729)由德格第四十二世土司却索·登巴泽仁主持雕刻,仅《甘珠尔》部分就有500多名刻师经历5年时间才完成。在《丹珠尔》还没有刻完时他就因病去世,后来的工作由其儿子完成。
那塘版大藏经,是遵照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指令由第番桑吉嘉措主持雕刻的,后因六世达赖被废黜,刻印工作继继续续搞了50年,直至清乾隆六年(1741)得才全部刻完,共计225帙,至今存放那塘寺。
除此还有拉加版大藏经、库伦版大藏经、布达拉版大藏经、乾隆版、拉萨版、昌都版、拉卜楞版等等,不一而足,成为藏族文化的巨大财富。
追溯源头,明初的第一部木刻版不仅开创了大藏经刻印的先河,同时也使木刻、印刷技术在西藏发展起来,除了刻印经文,许多历史著作也刻版印刷流传于世,对藏族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藏文楷书字体的规范,书面语的统一都得益于木刻印刷的普及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