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认识昌都>特色产业>

昌都特色产业

2014-03-15 17:07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10月的昌都,秋高气爽,风和日丽。

  卡若区小恩达村砖瓦厂里,技术员加永次城一边监管着砖料加工设备的运转情况,一边指导工人们如何更便捷、熟练地进行操作。从今年7月砖厂成功投产,烧制出第一批窑砖以来,他就开始在这里上班,结束了以前四处打零工的生涯。

  “现在这份工作很稳定,收入也不错,我非常满意。”加永次仁对记者说。小恩达村砖瓦厂是昌都地区扶贫产业化项目之一,由国家投资150万元、群众自愿入股60万元建成,预计一年最少可烧制11批窑砖,实现利润近10万元。砖厂招收了30多名村里的群众,按每日最低50元结算工钱。三个月下来,加永次城已经拿到了3000多元的工钱,加上他入股后的年底分红估计还有5000多元,一年下来,通过砖厂可获得收入15000元。

  “所有的产业化项目都要依托城镇经济,瞄准市场需求。比如这个砖瓦厂就是考虑到昌都城镇经济近几年发展很快,各个建设项目和安居工程等对砖瓦的需求量非常大而成立的,以‘企业+协会+农户’的形式让群众自主经营、管理,通过入股分红和进厂打工来切实增加他们的现金收入。”卡若区农发办主任李兵春介绍说。

  小恩达村砖厂是昌都地区近几年特色产业化项目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从2006年开始,昌都地区先后实施了扶贫和农发产业化项目64个,国家总投资3267.52万元,其中扶贫产业化项目使17000余名群众受益。在实施过程中,地区农发办及各县有关部门充分考虑当地实际,利用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地选择项目内容和发展方向,以国家投资拉动、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的形式,重点发展优势、特色产品,在项目点逐步形成产业链。同时努力做好协调、组织等服务工作,大力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引导成立了40多个农牧民合作组织。

  如今的藏东大地,一个个特色产业化项目正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今年拉萨“3·14”事件后,有关部门和当地群众同心协力、克服困难,确保了全部项目如期开、复工建设,其中很大一部分已经发挥出明显效益。卡若区如意乡邛卡生态旅游项目已是当地城镇居民休闲、旅游的主要选择,每年接待游客上万人;察雅县卡贡乡、吉塘镇的藏鸡、藏猪养殖和经济林种植的产出产品已销往千里之外;类乌齐县的砂石厂、预制厂和农牧民施工队项目借助国道214线改扩建工程的良好机遇,解决了200名贫困和待业群众的就业问题,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效益明显。此外,还有左贡县、芒康县、八宿县的家庭养殖,卡若区的城郊畜牧业,江达县的牦牛育肥基地,丁青县的蔬菜基地,洛隆县的砂石厂和糌粑加工厂等多个项目,都已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手段。

  放眼未来,昌都地区的特色产业项目将继续以切实增加群众现金收入为目标,深化产业带和产业链建设,重点培育卡若区日通乡藏药厂和城关镇乳品厂等农牧业龙头企业,突出特色产业在农牧生产中的支柱地位,进一步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鲜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