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09:19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品牌战略提升旅游档次
1997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向世人郑重宣布:香格里拉就在中国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由此,揭开了世人久久不能释怀的“世纪梦想之谜”、“世纪追寻之谜”的谜底。2001年12月,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随着香格里拉神秘面纱的掀开,云南迪庆藏区成为人们寻梦的热点,蜂拥而至的游客在充分享受香格里拉奇异自然景观的同时,引发了对博大精深的香格里拉多元文化的深层次思考。借助这一品牌的带动效应,迪庆旅游文化产业步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十五”以来,迪庆认真组织实施了香格里拉旅游品牌带动战略,充分依托香格里拉品牌的文化优势和特色,高度重视对香格里拉品牌的战略研究,不断研究香格里拉品牌的内涵,拓展香格里拉品牌的升值空间,使香格里拉品牌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针对旅游基础设施与香格里拉品牌不相适应的状况,迪庆切实加强以交通、市政、能源、通信为主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松赞林寺、独克宗古城、维西塔城景区、德钦梅里雪山景区、属都湖、碧塔海、纳帕海、虎跳峡等精品旅游景区的建设,着力改善精品旅游景区景点的接待条件,使迪庆旅游业实现了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经过5年的努力,迪庆的旅游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目前全州共拥有各类旅游宾馆饭店252家(其中星级宾馆饭店65家),旅游定点藏民家访29家,国内旅行社22家,国际旅行社1家,旅游车公司4家,民族服饰歌舞展演中心2家,旅游定点购物商店15家。具备开发条件的旅游区(点)有52个,已对外开放投入接待经营的各类旅游区(点)18个,其中列为旅游常规线的有7个景区、13个景点;正在积极推介,争取列入旅游线路的有3个景区。这些基础设施,为游客进得来、留得住、玩得好提供了有力保障。
香格里拉品牌的核心内涵和理念就是和谐。过去的5年,迪庆坚持生态环境优先,使旅游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促进,与水电、矿产、生物等产业开发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品牌管理,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加大对内对外宣传力度,提高迪庆的知名度,促进全州的对外开放。推出了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特色旅游等项目,成功打造《香格里拉民俗舞蹈诗画》。通过举办中甸县更名香格里拉县庆典、滇川藏毗邻地区艺术节、香格里拉兰花节、香格里拉弦子节、梅里雪山国际文化年、欢乐香巴拉等各种大型节庆活动,使原生态自然与原生态文化相结合,弘扬了迪庆的原生态文化。积极开展大型推介活动,组团参加首届中国西部(昆明)文化产业博览会和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香格里拉奇异多姿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人文风情。2005年,在中央电视台组织的“中国魅力名镇”评选活动中,香格里拉县建塘镇荣获“中国最佳民族风情名镇”称号;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主办、全国34家大型主流媒体共同协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梅里雪山入选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澜沧江梅里大峡谷入选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白马雪山高山杜鹃林入选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金沙江虎跳峡入选中国最美的十大大峡谷。“一佳四美”有效地提高了香格里拉的知名度,产生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同时,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促销手段,精心打造香格里拉品牌,增强了香格里拉品牌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影响力,以海外市场为先导、国内市场为基础的旅游市场初步形成。
旅游兴州推动经济发展
旅游业强有力地推动了迪庆州经济社会发展,在扩大税源、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农牧民增加了收入,加快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拓宽了就业渠道,有效地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维护了藏区稳定。
“十五”末,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1.93亿元,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27.42%。产业结构由原来的“一、三、二”转型为“三、二、一”,实现了优化升级,布局更趋合理。商品贸易、文化娱乐、旅游消费等第三产业,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接待国内外游客,从“九五”末的106.26万人次增加到“十五”末的264.44万人次,增加了2.49倍,年均增长20%。其中,接待海外游客20.77万人次,年均增长25.17%。旅游总收入从6.7亿元增加到20.08亿元,年均增长24.55%。旅游业提供的税收由2000年的0.02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0.4亿元,占当年全州财政收入的比重由5%增加到34%。
景区景点周边的群众积极参与旅游业的开发经营,通过成立马队公司、销售旅游纪念品、从事餐饮服务等多种形式,从旅游业中得到实惠。作为具有迪庆特色的旅游项目——藏民家访的成功推出,使老百姓尝到了发展旅游业的甜头。2005年,全州藏民家访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总收入达1200多万元。旅游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全州旅游业共带动社会间接就业8.24万人,旅游产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员为9.84万人,已占全州劳动就业总人数的50%。旅游业已成为全州吸纳社会就业人员的重要行业之一。从事旅游产业的农民工有1.36万人,年总收入3823万元,每人年平均收入0.28万元。
统计数据显示,“十五”期间,迪庆州国内生产总值增幅、人均GDP增速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幅均名列全省各州市之首。
香格里拉品牌不仅强有力地推动了迪庆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对云南旅游文化大省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10多年的努力,迪庆已成为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在加速进行自身的转型升级的同时,朝着旅游经济强州的目标迈进。
“十一五”期间,迪庆旅游业发展任重道远。由于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景区景点开发不到位、旅游人才缺乏等因素,所以,必须在“提升品牌,强化基础,建设精品,创新机制,和谐发展”方面狠下功夫。充分发挥香格里拉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突出香格里拉文化特色、产品特色、旅游特色,巩固迪庆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中的核心地位。强化生态基础、农业基础、交通基础、通信基础、市镇基础和科教基础,增强发展后劲。依托香格里拉品牌,建设以雪山冰川、江河峡谷、原始生态、湖泊草甸、宗教文化、民族风情为特色的精品旅游区。重点建设以天界神川为核心的东环旅游片区,以梅里雪山为核心的雪山旅游片区,以萨马阁为核心的生态旅游片区,以松赞林寺为核心的宗教文化民俗风情旅游片区。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力求突破,力求出新,力求有效,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勇于打破旧框框,努力做到旅游业与生态的和谐发展,旅游业与水电、矿产、生物等其他产业的和谐发展,迪庆的旅游业与滇西北大理、丽江、怒江等旅游的和谐发展,与周边甘孜、昌都等藏区的和谐发展,从而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发展。
迪庆在“十一五”期间,将按照旅游业发展基本思路,争取使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0%。到2010年,全州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00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0亿元;直接和间接旅游从业人数力争达到12万人。建成中国东部藏区的旅游集散中心,全国生态环境最佳、特色经济最优、品牌带动力最强、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最快、社会进步和人口素质提高最大、民族团结最好的藏区。把香格里拉建成“天人合一,世外桃源”的国际生态文化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