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1 18:20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近年来,卡若区委、县府在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地委、行署有关做好“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创新工作思路,以“三农”工作为核心,以农牧民增收为重点,以扩大劳务输出为突破口,以增加农牧民现金收入为落脚点,把扩大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打造劳务强县当作一项战略性任务,狠抓劳务输出的组织化和规范化工作,涌现出了一批已初具规模、有民间基础、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专业化农牧民施工队,并已发展成为规范劳务输出和增加群众收入的有效载体。其中通夏村农牧民施工队就是典型的代表。自2001年以来,先后承建了大小17个建设项目,累积实现收入1666万元,施工队人均年收入近1万元,探索出了一条增收的新路子。2004年,通夏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了1万元,成为昌都地区第一个万元村。目前,通夏村农牧民施工队从业人员已发展到了188人,拥有装载机、搅拌机、运输车辆等必备的施工机械,资产总额近380万元。为进一步规范管理,通过地区建设部门的积极努力,2006年11月23日经自治区建设厅审核,批准通夏村农牧民施工队为国家三级建筑企业。这标志着通夏村农牧民施工队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卡若区城关镇通夏村农牧民施工队被批准为具有三级资质的建筑企业,这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的一个典型。地委、行署给予了高度重视,12月18日,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昌都地委书记孟德利同志在行署副专员王东升同志和卡若区委、县府地区建设局、农发办主要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通夏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对通夏村近年来的发展变化给予了充分肯定,孟德利同志指出:“每一次来通夏村,每一次都能看到新变化,每一次都鼓励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总结经验,从而推动全地区的工作。通夏村是我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型。这个典型是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通夏村干部群众自己干出来的。在这个实干的,一步一个脚印的过程中,集中体现了这样几个特点:这就是抓住了一个机遇;利用了一个资源;突出了一个实干;形成了一个核心;积累了大发展的基础。他要求目前要重视做好三件事,一是把企业的技术力量做大;二是把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三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句话”总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同时强调指出:“通夏村的事例在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既有典型意义,也有普遍意义。不仅卡若区委、县政府要总结推广,地委、行署也要总结推广,通过我们各级党委政府的各方面努力,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在我地区有一个新的更大更好的局面”。
随后,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昌都地委书记孟德利同志参加了通夏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大会,并为公司成立揭牌。卡若区委、县府主要领导和地区建设局主要领导分别做了讲话。地区建设局领导颁发了资质证书,并捐助了“农牧民劳动技能培训经费”。
通夏建筑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将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群众收入等方面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下一步,卡若区委、县府将在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己任,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为目标,认真落实孟德利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指导通夏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加强内部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加强农牧民工的劳动技能、技术培训,力争把通夏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成为带领群众增收的“领头军”,使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更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抢抓机遇,立足于“十一五”计划,珍惜大好形势,认真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凝聚全县各族人民的力量,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增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信心,振奋精神,以实干兴藏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不懈努力。
(县委办:徐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