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4 22:32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图为班戈县非遗博物馆二楼展区内景。
图为班戈县传统服饰。
图为嘉黎县非遗传承人在制作“乌尔朵(抛石器)”。
图为聂荣县民间非遗传承人正在制作塞白皮具。
图为尼玛县文部锅庄。(本版图片由那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2022年5月7日,一场精彩纷呈的非遗文化盛宴,让位于草原腹地的班戈县热闹起来。虽然一大早天空就飘起了雪花,但观众席很快就人头攒动起来,不少牧民还是从偏远的尼玛乡、新吉乡赶过来的。欧珠一家4口,一大早就从门当乡开车过来,却还是排到了外围。欧珠一脸苦笑道:“特别想看看我们班戈的谐钦表演。”
班戈谐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那曲最具特色的舞蹈表现形式。它的舞蹈队形有圆形、半月形、直线形等,动作会根据每首歌词的内容、特点和节奏而定,舞步轻快、潇洒大方,这些是其他“果谐”所没有的。
此次展演活动就是以班戈谐钦为领衔,邀集了来自那曲市和那曲6个县区的非遗代表:热闹欢腾的国家级非遗——比如丁嘎热巴;优美迷人的自治区级非遗——索县索荣卓舞;美轮美奂的国家级非遗——申扎巴扎服饰表演;还有传唱千年的那曲市级非遗——拉伊……数百人的演出队伍,一次次将非遗展演活动推向高潮。
班戈县委副书记、县长琼杰感慨地说:“这真是一次那曲非遗展演的大集结,用‘声势浩大’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在那曲,不少非遗项目与格萨尔王有关,例如岭卓——舞台上,有一群小学生显得特别醒目,他们身着格萨尔王时期的服饰,男女交叉站立、队形齐整,伴随着舒缓的音乐翩翩起舞,营造出一种安静祥和的氛围。
“这种岭卓是宁玛巴的代表人物据·弥旁佳央南结嘉措为颂扬格萨尔王而创作的一种舞蹈,具有130多年的历史。”那曲市一位格萨尔史诗传承人介绍说,“它的特点是通过简单的动作和通俗的歌词,把格萨尔王的英雄形象展现出来。”
这种文化现象究竟有多大的魅力,吸引着千千万万人争相冒雪前来观瞻?在这座窄窄的舞台上,古老的技艺在这里汇集,悠远的艺术在这里演绎;在这里,时空仿佛错乱、古今凝聚为一……
走进位于班戈县产业园区的班戈非遗博物馆二楼展厅,一件件透着古朴气息的物件引起人们的注意,草原、牛粪墙、黑帐篷、藏式炉子……把人们的思绪带回悠久绵长的历史场域。
“这是藏北草原上唯一一个综合性的非遗博物馆。”班戈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才旺玉珍边走边向记者说道,“非遗博物馆的建设,旨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藏北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社会氛围。”
据非遗博物馆讲解员介绍,非遗博物馆布展包括班戈秘境、民俗、非遗项目传统医药、民间文学等多个展区,集中展示了170余件反映藏北非遗发展历史的各类重要藏品,包括“狄欧甲联”“特格”“花样绳子”等游戏,藏北婚俗,班戈语言,班戈藏靴、泥笛、捻线轮、羊羔皮袄等制作技艺。
值得一提的是,非遗博物馆的建设离不开班戈人民的支持。听说要建班戈人自己的非遗博物馆,当地干部群众特别是老一辈牧民纷纷慷慨解囊,有的送来了各类精美的藏袍、藏靴以及小工艺品,有的捐赠了捻线轮、酥油桶等传统加工器具。“这些都是历经了几代人的老物件,是真正的‘传家宝’,真有点舍不得。”尼玛加布说,他将自己珍藏的35件东西捐给非遗博物馆,创非遗博物馆个人捐赠物品最多的纪录。
在展厅一角,一条条或长或短、或圆或扁的“乌尔朵(抛石器)”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小小的“乌尔朵”,看上去很不起眼,但它的加工流程却很繁琐。
“‘乌尔朵’的使用可追溯至格萨尔王时期,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乌尔朵”传承人斯多一边介绍、一边从裤腰带上抽出一条来,为在场观众演示“乌尔朵”的制作过程。从斯多口中我们得知,“乌尔朵”的精妙之处在于,每个部位、每一道工序的制作过程中,都要吟唱相应的格萨尔史诗,这也是非遗传承人区别于普通手艺人的标志。
班戈县尼玛乡素有“谐钦故里”之称,据资料显示,谐钦是从不同歌曲当中提炼而自创出来的,内容源自一千多年前祖辈们到藏北驮盐时的盐歌、到藏南粮仓时的粮歌、剪羊毛时的剪羊毛歌、打酸奶时的奶桶歌、赞美山水时的山歌、赞美牛羊肥壮时的放牧歌等,体现了藏北人民的智慧结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日秋是土生土长的羌塘草原人,也是班戈县中石化小学六年级(6)班学生,班戈谐钦是他从小看到大的舞蹈。在谐钦传承人、退休教师斯巴的指导下,日秋一有空就排练,几年工夫下来,逐渐走上了专业谐钦队的行列。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舞蹈演员,让更多的人看到班戈谐钦的风采。”日秋对记者说,言语中充满自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不仅是班戈县,近年来,那曲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非遗保护、利用和传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尼玛县文部乡文部锅庄、巴青县霍岗孜果谐、嘉黎县措多乡敏萨崩吉舞等都申报了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队伍也越来越壮大。目前,仅班戈县,就有2项国家级、6项自治区级、4项市级、102项县级非遗项目,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名、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10名、县级非遗传承人105名。
“非遗演出展演的、非遗博物馆珍藏的,不仅是文物和艺术品,更是鲜活的历史记忆。”羌塘草原上一位老非遗传承人说,“透过一个个非遗展品,你会发现,上千年、甚至几千年的历史,就在不远处。”
在班戈县非遗博物馆展厅里,不少展品是按照1比1比例的模型来呈现的,如玩游戏、剪羊毛、做藏靴等场景;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尼玛谐钦和班戈昌鲁(游侠歌),则是以视频影像的形式呈现给公众,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古老的藏北民族生产、生活、娱乐的独特魅力。
那曲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成崇喜表示,那曲将以非遗展演活动和非遗博物馆为起点,深挖各县区文化资源,传承好本地非遗文化,努力推动羌塘草原非遗文化实高质量发展。(记者 张宇 益西加措 索朗措姆 索朗央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