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8 21:50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党的十八大以来,巴青县聚焦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采取“五抓整推”工作思路,积极探索符合巴青实际的脱贫路径,领导聚力、投入财力、借助外力、内生动力、激发活力“五力齐发”,进一步提高了扶贫工作成效。
5年来,巴青县累计实现156个贫困村整体脱贫,2805户、12924人实现稳定脱贫,全县综合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21.68%下降至目前的零。
强化顶层设计,结合县情制订可行方案
巴青县采取县、乡、村干部三级联动、合力帮扶,先后选派559人次到村担任第一书记、1898人次干部驻村;确立三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格局,严格执行县级干部包乡、科级干部包村、一般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扶贫各项工作。
先后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26次,脱贫攻坚指挥部会议75次,编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顶层设计,汇聚起向贫困发起总攻的磅礴力量。
落实“321”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实现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全覆盖。坚持思想教育帮扶为主、物资帮扶为辅的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转变思想观念,激发内生动力,引导和教育贫困户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2016年以来,累计帮扶资金及物资折合人民币638万元。
狠抓措施落实,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政策
巴青县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支撑。2016至2019年,实施国家投资产业项目22个,总投资2.4亿元,实现效益1742.22万元、受益群众26225人。成立“一村一合”118个和“多村一合”5个,实现全县156个行政村(居)全覆盖,截至目前,累计产生效益841万元,带动11086名贫困人口实现增收。
启动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目前,全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项目604户已全部完工并实现入住。针对9个集中搬迁安置点348户1217人,通过配套产业帮助348户1217人受益,产业增收44.45万元;通过转移就业实现753人就业,增收67万元,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通过实施生态补偿,定人定岗定责。2016年以来,全县共安置生态岗位39666人次,兑现资金10935.65万元,让农牧民群众吃上了“生态饭”。
大力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工程。2016年以来,累计资助67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兑现学生免费教育补助资金572.59万元,开展贫困家庭学生帮扶、残疾适龄儿童“送教上门”等活动,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零辍学”、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巩固率100%。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通过参加新农合,购买医疗保险,开展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成立医疗救助扶贫基金,与区内外多家医院签订协议,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结算,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开展“春风行动”“送技能下乡”培训、专项服务培训、创业培训等一系列就业促进活动和培训,5年累计转移就业7662人,增收达7175万元。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巴青县实现行政村通水泥路或砂石路,通达率达100%;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危房改造1616户;实施安全饮水工程575处,安全饮水保障覆盖率达100%;加大“十项提升工程”力度,实现村村有卫生室、文化室、通信网络、安全饮水、生活用电、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落实援藏帮扶工作。制定了鞍山各县区与巴青县10个乡镇在产业帮扶、劳务协作、人才智力援藏、资金帮扶、党建帮扶等方面的帮扶协作机制。2016年以来,累计实施援藏扶贫项目13个,总投资17891万元。
持续巩固提升,建立防范返贫工作机制
结合那曲市“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大督查、大总结”巩固提升总体工作要求,巴青县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开展了“问民情、解民惑、化民忧、聚民心”活动,以实际行动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实施“智慧巴青”大数据基础项目建设,努力提升巴青县服务管理智能化水平,大力推动扶贫产业优化和贫困群众就业技能培训。针对初步排查出来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户,逐人逐户逐条制定帮扶措施,帮助他们增加经济收入、降低致贫风险。
按照巴青县与鞍山市援藏协议,2019年12月挂牌成立了巴青县医疗卫生集团,实行人人建立健康档案,努力从医疗硬件设施和服务管理上补齐短板;2020年,鞍山市选派7名医技人员到巴青县人民医院、藏医院开展医疗援藏工作;优化专技人才配备,合理调配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提升贫困户家庭签约医生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