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许木村第一位女干部次仁卓嘎:一心一意跟党走

2019-03-22 07:27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badqc9351_s.jpg

图为次仁卓嘎老人(右)和儿子次仁多吉聊天。 记者 刘枫 摄

身份背景:

次仁卓嘎,女,生于1935年6月,现年84岁,山南市桑日县白堆乡许木村村民。西藏民主改革前,次仁卓嘎家有8口人,其父母为许木庄园的“堆穷”(人身依附于农奴主,承担农奴主劳役、杂役,并辅以帮工维持生计,社会地位比“差巴”更低),她和兄弟姐妹一出生就是“朗生”(农奴主的家养奴)。许木庄园隶属于旧西藏洛卡基巧(山南总管)下的沃卡宗,庄园管辖范围大致在今天的桑日县白堆乡许木村增期河两岸。

xzrbc_10_20170590340449-3f8.jpg

次仁卓嘎与次仁多吉在自家门前的合影。记者 刘枫 摄

 

西藏民主改革以前,次仁卓嘎没有人身自由,从小在庄园干活,每年还要向沃卡宗上缴极其繁重的赋税。1959年民主改革后,次仁卓嘎获得了人身自由,分到了土地,住上了房屋。她于1966年入党,担任过许木村生产小组组长、妇女主任、村委会主任等职务。次仁卓嘎先后育有5名子女,现与儿子次仁多吉生活在一起,一家人生活幸福美满。

3月,阳光照在嵯峨的沃德贡杰雪山上,皑皑一片;缓缓流淌的增期河如丝带般,泛着波光。循着河边的小径,一片白墙石砖出现在眼前,许木村到了。

知道记者要来,次仁卓嘎老人拄着拐杖,早早在家门口等候。在她身后,门廊上“十星级平安和谐家庭”的红色牌匾十分醒目。

xzrbc_10_2017059b710c00-b4a.jpg

次仁卓嘎从儿子手中接过酥油茶。记者 刘枫 摄

进屋坐下,次仁卓嘎老人一边招呼我们喝茶,一边向我们讲述她亲历的苦难与幸福。

“像我这样的‘朗生’,一生下来就是庄园的私有财产。我们一家人窝居在羊圈里,一年四季就一件打满补丁的破氆氇遮羞;民主改革以前,我从来没穿过鞋子,冬天脚都冻烂了。吃的就更不用提了,每天就那么一丁点儿糌粑,从来没吃饱过,要不是阿爸阿妈上山挖野菜,我都活不到现在。”次仁卓嘎老人拿起一个小茶碗,给我们比划,在旧西藏,她每天吃到的糌粑连那个小碗都装不满。

在那个黑暗的年代,许木庄园的20多户农奴每天像劳动机器一样,鸡鸣而起、戴月而归,劳苦不堪,不但换不回来一点回报,还经常遭到毒打。

 

xzrbc_10_2017055082aed1-9d3.jpg

曾经的许木庄园在民主改革之后,用作村民的住房和村党支部的办公场所,现在仅剩的断壁残垣铭刻着农奴曾经的苦难。记者 刘枫 摄

次仁卓嘎老人说:“有一次,管家让我去放羊,我那时候年纪小,贪玩,没有注意到羊群跑到田里啃了一片青稞苗。管家发现后,把我绑到树上,用鞭子不停地抽我,我脸上、身上全是血痕,从那以后,我见到鞭子、镣铐、棍棒之类的刑具就害怕。”

“现在想想,那时候过得真不是人过的日子,算了,不提了。”次仁卓嘎老人感叹着,摆摆手,帽檐下露出灰白的发丝。那些辛酸的往事,于她而言,每回忆一次,就痛苦一次。

“东边的乌云,不是补下的丁,总会有一天,乌云散去见阳光。”

和那些被折磨致死的农奴相比,次仁卓嘎老人是幸运的。她说:“1959年的春天,我们等来了民主改革,等来了解放军。”

解放军来时,次仁卓嘎正在田里撒种子。“我们当时很害怕,想跑到沃德贡杰雪山脚下去,但又不知道去了能干什么。解放军和工作队的干部,华仁青(音译)、王师傅和翻译员扎西把我们召集起来,告诉我们,大家自由了,以后不必给庄园主干活了,还要给我们分田地。”次仁卓嘎回忆说。直到家里真的分到了20亩地、20只羊和1头牛,并且从羊圈搬到了庄园的二层楼里,她才真正相信,自己翻身做主人了。从此,她便下定决心,一心一意跟党走。

由于口碑好、做事勤快,次仁卓嘎得到了党组织和村民的信任,民主改革当年,次仁卓嘎就被推举为生产小组组长,成为许木村第一位女干部。1966年,次仁卓嘎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桑日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许木村党支部的一员。此后,她又相继担任了妇女主任、村委会主任,帮助村民种田、打水、拾柴、收粮食,受到一致好评。

从吃不饱饭、地位最下等的“朗生”,到人人赞扬的女干部,次仁卓嘎的人生,在激荡澎湃的民主改革中,彻底改变。

xzrbc_10_20170515a9df45-14f.jpg

次仁卓嘎正在擦拭家具。记者 刘枫 摄

时代大潮浩浩荡荡,次仁卓嘎家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1999年,家里盖了石头房,2008年住上了139.9平方米的安居房;家里先后添置了手扶拖拉机和摩托车;2007年,次仁卓嘎第一次走出山南,去了趟拉萨;儿子次仁多吉学了木工,成为村里藏式家具木工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两个孙子一个在福建上大学,一个在泽当读高中……

次仁卓嘎说:“现在,我一年能领到7000多元‘三老’补贴,家里还有普惠性的农田、草场、护林等补贴,儿子做木工、外出打工也能挣钱,经济上没什么负担。”

“2017年,我得了血管栓塞,在山南市藏医院住了半个多月,花了1万多元,光医保就报销了9000多元,基本没花什么钱。要在过去,庄园主才不会管我们死活呢!”次仁卓嘎感慨地说。她还告诉我们,她的眼睛患了白内障,视力不太好,医生检查后对她说,等病症再成熟些就能免费做手术了。

历经岁月苦难,更知今日生活来之不易。次仁卓嘎是历史的见证者、民主改革的亲历者、新时代的受益者。如今,时值耄耋之年,她过上了安稳、幸福的生活,“多活几年,多享受享受现在的好日子”是她最大的心愿。

春天的脚步渐进,柳树开始吐芽,在党的好政策下,次仁卓嘎的晚年生活还将更加幸福。(记者 刘枫 段敏 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