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西藏扶贫开发新路子精准“切题”:兴一方产业 富一方百姓

2016-09-22 09:1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距离拉萨市区只有13公里的达东村,是西藏保护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全村一共281户,其中51户是贫困户。今年初,达东村扶贫综合旅游项目正式开工,村民们纷纷把自家的房屋改造成藏家乐,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村民参与,发展民俗旅游产业。该项目不仅令51家贫困户精准脱贫,更解决了174名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科学设定扶贫路径,分类推进扶贫举措,社会各方资源广泛参与,特别是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建立互联互通信息系统平台,把网格化管理、保护生态等融入工作环节,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在调研我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时表示,西藏的扶贫开发工作体现了亮点、彰显了特色,探索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具有西藏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我区特色产业优势明显,为突出重点,加强产业扶贫工作指导,自治区制定了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扶贫相关意见,选择好产业发展项目,因地制宜发展“企业+产业扶贫”“企业+基地+贫困户”等形式多样的产业发展模式,打造了一批高原特色产业。截至目前,全区整合涉农资金40亿元作为产业扶贫引领资金,实施产业项目237个,完成项目建设34个,推动建设种植养殖、农畜产品加工、民族手工业、旅游服务等产业项目700多个。

更可喜的是,在推进产业扶贫过程中,我区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打好西藏生态绿色牌,做足山水账,切实把生态环境放在首位。既要发展产业,脱贫一批人,又要保护好西藏的山山水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在生态扶贫上先行先试。结合我区实际,按照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突出重点、雪中送炭的原则,我区整合国家每年安排西藏的草场、森林生态奖补增量资金和民族、边境、主体功能区转移支付增量资金,可安排护林、护草、水生态保护等八大类生态保护专兼职岗位50多万个,实现全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劳动有尊严地脱贫,按每个岗位每年3000元计算,加上原有收入,这部分贫困人口年收入将超过5000元。

根据《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政策意见》,自治区将整合资金85亿元,对教育、医疗、产业、搬迁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金融扶贫力度。截至6月底,扶贫贴息贷款余额402亿元,其中农户到户扶贫贴息贷款余额118亿元、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151404户。

动员全社会力量,全面推动社会扶贫。全区确定了132家区(中)直单位开展定点扶贫,安排5.6万名科级以上干部与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启动“百企帮白村”活动,已有216家企业与96个贫困村实现帮扶对接。

同时,各地市结合各自实际,探索出了“5+N”(即“五个一批”+能人带动、金融支持、微型基建带动一批等)帮扶措施、“三靠、四托、五便捷、四避开”易地扶贫搬迁办法、“政府扶持+村集体+能力+互联网”“科技特派员+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开办扶贫政策夜校等扶贫新路子,为全区脱贫攻坚积累了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