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藏族大叔双创记:湖北武汉汉藏交流中心主任斯朗丹增曲培

2019-10-25 15:21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就业创业要敢闯敢拼!”斯朗丹增曲培如是说。

从一个只有几十平方米的“唐古拉饰品店”小老板,到目前国内首家汉藏交流机构——武汉汉藏交流中心主任,斯朗丹增曲培成功在湖北和西藏开办了8家公司。近年来,斯朗丹增曲培充分利用湖北省西藏籍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等平台,累计协调解决了近千名武汉藏族学生及藏族流动人口的就业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敢闯敢干实践“使者”梦

斯朗丹增曲培15岁时在当时湖北的沙市六中西藏班读初中。1992年,斯朗丹增曲培高中还没毕业,就到南海舰队参军,从一名海军战士成长为连长。1999年转业回到家乡,在拉萨市当了一名公务员。2000年,他又回到了母校所在地——荆州,“下海”经商。

斯朗丹增曲培的第一个“唐古拉饰品店”就开在母校沙市六中旁边,只有几十平方米。他每天都呆在店里,为进店的客人讲西藏的风俗民情和故事。当时,斯朗丹增曲培的店里,商品都没有标价,客人看中饰品后,全凭自己的支付能力和估值,随意付钱,不管多少,他都不在意。后来,斯朗丹增曲培的生意越来越好,他成了唐古拉文化机构集团董事长,旗下有近100家“唐古拉”“藏吉祥”品牌的全国直营店和加盟店。

在这期间,一位老教授的举动触动了斯朗丹增曲培。“他来店里,却不买东西,只是一个劲儿地向我了解西藏的民俗文化。”斯朗丹增曲培说。离开时,老教授往箱子里放了2000元现金,并说:“用这些钱了解西藏的民俗文化,值!”这次经历使“做加强汉藏交流使者”的梦想在斯朗丹增曲培心中萌芽。

2010年11月,在武汉黄金商业圈,毗邻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的京汉大道旁,拔地建起了约2000平方米的西藏印象大型主题餐厅。为了保持西藏的原汁原味,所有的桌子和凳子都是从西藏运过去的。顾客可以在品尝藏式大餐的同时,还可以欣赏藏族音乐和舞蹈,体验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由于很好地展现了西藏魅力,西藏印象除了大规模接待社会各界群众,还迎来了包括韩国、法国、美国等国驻武汉总领事在内的海外来宾累计超过300万人次,雪域高原的独特魅力,在荆楚大地传播开来。

建一个西藏人在内地的“家”

今年27岁的边巴卓玛在武汉汉藏交流中心从事行政、销售工作已经4年了。“在大学毕业之际,我和其他同学一样对回乡就业还是留内地工作难以抉择。在武汉汉藏交流中心——湖北省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见习期间,我觉得内地就业平台更广阔,就决定留在武汉工作。”回忆起就业之初的情景,边巴卓玛感慨地说。

2011年5月13日,在各级民宗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汉藏文化交流中心在武汉西藏印象正式揭牌,由斯朗丹增曲培担任中心主任,为在武汉的藏族青年无偿提供社会实践窗口和就业培训。

“在西藏,公职岗位对广大高校毕业生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可我认为内地的就业平台更宽广、资源更丰富。”边巴卓玛说,“斯朗丹增曲培主任的事迹深深鼓舞了我,在内地工作一样可以反哺西藏,建设家乡。”现在,她正在攻读在职研究生,毕业后准备和怀揣创业梦想的同学一起开一家文化旅游公司,帮助更多的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就业,实现人生价值。

近年来,斯朗丹增曲培坚持为在武汉的藏族大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在西藏印象实习。汉藏交流中心为藏族学生提供营销、农牧、旅游等方面专业技能培训,同时为西藏学子提供远程教育。斯朗丹增曲培的手机里有个微信群,成员都是藏族学生。每天晚上10点至11点,便是斯朗丹增曲培解答大家疑问的“微时间”。提供就业意见、为家乡的农产品找销路,甚至为年轻人解决恋爱烦恼……对于能实实在在为藏族学子提供帮助,斯朗丹增曲培乐此不疲。

饮水思源反哺西藏

“餐馆的生意怎么样?在武汉学的菜式还记得吗?”

“都记得!我还经常在我的餐馆里推出一些中式藏餐,效果还不错。”

前不久,斯朗丹增曲培在山南考察期间专门前往乃东区结巴乡看望曾在武汉商学院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学员嘎多和尼珍。

嘎多和尼珍是山南乃东区结巴乡桑嘎村的两姐妹,2016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4月,嘎多和尼珍两姐妹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前往武汉参加中西式菜品制作和烹饪知识技能培训。通过学习,两姐妹学会了50多种菜品。2018年1月,两姐妹自己开了家餐馆,每人每月平均有3000元的收入,成功脱贫。

聊起到内地参加技能培训的经历,嘎多仍记忆犹新,她说:“我们在武汉学习期间,斯朗丹增曲培主任像大哥一样关心帮助我们这些来自西藏的‘老乡’,鼓励我们转变观念、开拓视野、多学技能,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

斯朗丹增曲培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受益者,反哺社会、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成为他心中“必须要尽的责任”。

山南市乃东区是武汉定点援藏地区,为了吸引武汉企业到山南投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武汉市援藏工作队设立了武汉产业援藏园项目,但不少企业家还是有顾虑。

斯朗丹增曲培一直把乃东区的招商引资问题放在心上。他发现,西藏的野生油菜籽长势好且不打农药,榨出的菜籽油可以打“生态牌”,市场前景不错。于是,他牵线搭桥,邀请两位武汉商人到乃东投资开设菜籽油加工厂。为了招商引资顺利落地,斯朗丹增曲培投资300万元入股,三人共同成立山南藏禾商贸有限公司,促成了总投资达5280万元的重大项目落地,还提供了就业岗位。此外,斯朗丹增曲培还多次组织湖北省企业家到西藏参观考察。

从藏饰小店开始创业,到如今成为内地求学的西藏籍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导师,33年来,斯朗丹增曲培用自己丰富的阅历,努力践行责任与使命。对于未来发展,斯朗丹增曲培说,他的事业仍将致力于促进汉藏交流、民族团结和社会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