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5 17:53 来源:今日昌都新闻 点击:0
畅通“四种渠道”,改善队伍结构。针对我市地、县(区)、乡(镇)三级人才分布不合理的实际,坚持政策引导,大力充实基层力量,努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一是坚持 “面向基层,充实基层”原则,2015年,共摇号分配1261名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县(区)、乡(镇)基层工作,引进了18名医疗卫生和文化广电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到昌都工作。进一步缓解了基层特别是乡镇人才和专技人才匮乏的矛盾。二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从市、县(区)、乡(镇)三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驻昌中(区)直单位选派4176名优秀干部到村(居)开展驻村工作,有力地增强了基层工作力量;三是实施村(居)党组织建设工程,认真做好选派村(居)党支部书记任职期满人员轮换工作,经过严格筛选,共选派340名优秀干部到村(居)工作,进一步夯实了党在农牧区的执政基础;四是为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确保人才合理流动,先后3次组织开展公开考录(遴选)工作,共拿出290个职位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选调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择优选调了131人进入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为市直各用人单位输送了一批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基层经验丰富、综合素质较高的年轻干部。
突出“三项关怀”,营造良好环境。为进一步夯实基础,切实转变全市干部作风,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全市干部队伍建设管理,营造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的拴心留人良好氛围。一是关心成长,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将反分裂斗争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阵地,注重选拔使用长期在基层一线、条件艰苦、情况复杂地方埋头苦干、努力工作的优秀干部。近三年来,全市提拔使用的县处级干部中来自反分裂斗争一线的优秀干部约占39%,来自基层一线干部占70%以上,先后有380余名各级优秀后备干部被分别交流到寺管会及政法部门工作,基层干部的政治待遇明显提高。二是改善条件,营造拴心留人环境。积极筹措资金,切实加大乡镇基层人民法院、司法所、派出所、文化站、幼儿园和寺管会等办公用房和干部职工周转房建设力度,继续实施小温室、小食堂、小澡堂、小娱乐室“四小”工程建设,认真落实、适当提高乡镇干部生活补助(每人每月约为300元左右),为每个乡镇、寺管会车辆年配套资金约4—5万元,努力改善在基层工作各类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三是提供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按照优先保证人才发展投入的要求,认真做好人才发展规划年度预算安排,努力做好资金保障工作。2015年人才工作专项经费1008.78万元(包括人才培训、人才引进、重大人才工程实施经费等)已全部拨付完毕,2016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税金融政策,预计在科技、教育、经费支出和医疗卫生投入方面的增幅达到20.9%,确保教育、科技、卫生投入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