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市经济实现换挡增速
本报记者彭虹
走过寒气逼人的冬季,昌都迎来生机勃发的春天。
今年春节刚过,工程项目建设早早地开工,工厂的机器不停地运转,民生项目一件一件地落实......全市经济领域各项工作的冲锋号早早吹响,为今年经济发展开好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
立足全局才能把握大局,顺应大势方可乘势而进。今年第一季度,我市科学准确地把握经济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机遇,切实做到早动员早部署,统一思想,加强沟通协调,细化工作任务,狠抓责任落实。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今年第一季度全市经济发展开局良好,实现“开门红”目标。
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预计完成22.9亿元,同比增长22.3%,完成年度计划的1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亿元,同比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3.8亿元,同比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17.5亿元,同比增长18.2%。总体看,一季度我市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呈现出“需求增长快,产业推进实,发展效益好,要素支撑强,民生改善显,改革开放稳”的良好态势。
需求增长快——第一季度,全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6.6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年度计划的9.7%。项目开复工率达40.5%,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第一季度,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9.4亿元,同比增长24.8%,完成年度计划的24.7%,消费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
产业推进实——第一季度,全市农牧业生产形势较好,农牧业总产值预计完成2.3亿元,同比增长5.1%,春耕春播工作有序开展,共完成春播面积4.99万亩。蔬菜产量达到213.13吨,同比增长4.1%;工业经济增速快,第一季度全市乡级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预计完成1.35亿元,同比增长68.8%;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第一季度全市累计接待各类游客11.8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740万元,同比增长均为33%。邮政业务总量完成417.2万元。电信、移动、联通三家通讯公司完成业务总量9208万元。
发展效益好——第一季度,全市财税收支增势强劲,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5亿元,同比增长21%,完成年度计划的15%。全市组织各项税收收入完成2.1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亿元,同比增长15.8亿元,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财政支出,财力重点向保障民生倾斜;城乡居民持续增长,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4991元,同比增长10.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1224元,同比增长13.3%;市场主体实力最强,截至3月底,全市各类市场主体达到12624户,注册资本99,3亿元,同比增长140.7%。私营企业发展迅速,达到933户、注册资本45.7亿元,同比增长72.5%、287.2%。
要素支撑强——第一季度,全市金融运行稳健,各项存款余额为232.62亿元、较年初增加20.6亿元、同比增长42.92%。各项贷款余额163.85亿元、较年初增加18.6亿元、同比增长60.15%。截至3月底,涉农贷款余额52.03亿元、扶持贴息贷款余额44、86亿元,分别占各项贷款余额的31.75%、27.38%;交通运输保障有力,第一季度,全市累计完成公路客运量16.08万人次,同比增长23.7%。货运量44.15万吨,同比增长26.1%。安全保障航班起降528架次,同比增长8.6%,完成旅客吞吐量47734人次,同比增长11.4%。完成货邮吞吐量183.9吨,同比增长16.7%。
民生改善显——今年,昌都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宣传引导,强化就业公共服务,全力促进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一季度全市共开发就业岗位423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83人。举办农牧民转移就业培训班17期,培训981人,实现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347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3%以内;“十二项民生工程”正陆续开工建设,今年计划投资74.5亿元,共79项355个子项,截至3月底,已开工159个子项,累计完成投资11.7亿元。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程、“8·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加快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