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10:06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卓德村,地处山南市措美县西北部,平均海拔4580米,是一个文明、干净、整洁的小村落。
近年来,卓德村充分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改善村居面貌,美化农牧民居住环境。如今,村庄百姓素质明显提高,乡风文明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
打牢基础 凝聚人心
基层党组织担负着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重要责任,是团结带领党员干部群众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战斗堡垒。
长期以来,卓德村“两委”班子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这个基层基础,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2021年上半年,全村47名党员累计开展各类宣传宣讲30余场次,开展文艺活动4场次,召开村民大会、支部会议、党员大会10余次,组织全村打扫卫生7次,为全村各项工作顺利推进、高效落实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为了让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卓德村“两委”在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针对本村打架闹事、陈规陋习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做到更加符合卓德村实际、更加满足群众实际需要,确保了全村生产生活更加有秩序、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各项工作开展更加规范高效。
好组织是保障,好党员是模范。今年70多岁的老党员顿久,在卓德村先后担任过村小组组长、村委委员、村委会主任等职务。工作上,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找水源、拉水渠,维修、翻建村糌粑磨房和教学点,带领群众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难。闲暇之余,顿久还始终保持着手工缝制国旗的习惯。自1971年起,50年的时间里,他累计缝制国旗200余面。顿久的先进事迹,感召和激励了全村群众,推动形成了全村讲文明、讲团结、爱家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
在卓德村“两委”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在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下,卓德村农牧民群众牢固树立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始终做到开放包容、干净整洁、团结友善、互帮互助,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卓德村经济发展、卫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新局面。
转变观念 脱贫致富
物质文明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卓德村“两委”以“志智双扶”和“转变观念”为抓手,切实在增强群众致富信心,拓宽群众致富门路上下功夫,采取走村入户和集中宣讲的方式,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
2016年,德吉措姆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年全家人均年收入仅为2000余元。“当时我们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不愿外出务工,只有牧业收入,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德吉措姆向记者说,“后来,在听到邻村的老乡外出务工赚到了4万元,有的甚至一年能赚十几万元,这让我有很大的触动。”于是,德吉措姆经过一番思量后,决定带着弟弟外出务工,2020年两人在外务工挣到了6万余元,加上牧业收入,相比前几年人均收入翻了10倍有余。
同村的古桑曲吉一家因为人口多、劳动力少,而成为卓德村最贫困的家庭之一。但是性格要强的她,不顾身体的缺陷,勇于挑战命运的安排。2010年,她毅然前往拉萨学习裁缝手艺,经过几年的努力奋斗,古桑曲吉终于在拉萨有了自己的裁缝店,她和两姐妹负责加工,哥哥负责将货运往各地,全家所有劳动力均实现了就业,而她们销售的卡垫、藏式靠垫,深受拉萨、山南等地群众的欢迎,2020年销售额达到了20余万元。
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和教育下,卓德村群众致富信心更足、致富门路更宽了。如今,村里有知识、有技能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或从事织氆氇、做藏被、放牧等工作,大家都在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不断开创美好未来。
环境保护 利国利民
“过去的几十年里,村里到处都是‘脏乱差’,做梦也没想到能变成现在这么干净、整洁!”措美县哲古镇卓德村村民扎西多布杰谈起卓德村的变化,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表示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意。
一直以来,卓德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的具体部署要求,在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道路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卫生治理、改善村容村貌。
利用走村入户、村民大会,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和“双联户”户长与百姓讲政策、聊发展、讲卫生,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卓德村每年对全村75户家庭环境卫生进行“评差奖优”,提高村民环保意识,鼓励村民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进一步增进了干群关系,提升了环境卫生水平。
从漠不关心村居环境到主动参与环境整治,从不重视家庭卫生到自觉主动地讲文明爱生活,群众观念的转变和“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人心,让卓德村的人居环境有了跨越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