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9 23:19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采访当天,下着蒙蒙细雨。布次仁伸手拂去墓碑上的雨滴,把揣在包里的水果、花朵整齐地摆放在墓碑前,轻声细语诉说着如今的幸福生活。
布次仁说,他的先辈是当年在洛隆县硕督镇驻扎的清军会计,死后安葬于硕督镇的清代汉墓群中。每到清明节,布次仁都会前来祭奠。
硕督镇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是进藏要道,也是“清代汉墓群”“十八军宿营地”等文化历史遗迹所在地。
十八军种下的绿荫庇佑后来者
1950年11月,十八军解放昌都后,52师154团飞夺洛隆宗,随后,154团第一营驻扎在硕般多(今硕督镇)。如今,仍然可以看到宿营地的旧址遗迹。
当时,十八军154团第一营开荒种地、植树造林,在宿营地周围栽种下一株株小柳树苗,经过70年的生长,现在柳树根深叶茂,蔚然成林。据记载,全团共开垦荒地300余亩,植树5489株,种粮、种菜130余亩。
在采访途中,通过当地工作人员的介绍,记者看到公路一旁赫然立着一块高大的展示板,上面用藏汉两种文字标注着六个红色大字——“十八军宿营地”,往路边走下去,地处平地的宿营地旧址映入眼帘。
走进旧址,一块巨石伫立正中,上面标记着十八军154团营地标志,往周边望去,上百棵柳树根深叶茂、绿荫掩映。
十八军52师154团团长郄晋武之女郄革红通过翻阅父亲进藏行军时的日记,重述起当年部队驻扎的画面:一排排帐篷搭建整齐,春日和夏季,在绿水青山的映衬下,显得分外美丽。
十八军在硕般多驻扎了一年,驻军期间,千方百计帮助当地群众谋生产谋发展,与群众结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在离开之时,更是将劳动成果全部无偿送给了当地群众,以实际行动帮助群众减轻生活负担,军民团结的感人故事代代相传、源远流长。
民族团结故事世代传颂
“锵、锵、锵……”鼓声由缓到急、由慢到快,舞者跟随鼓声不停变换队形,跳跃、翻滚、旋转……形似狮子、胜似狮子。一曲毕,掌声阵阵。
据史料记载,硕督狮子舞是从内地流传而来,在清朝中晚期逐渐盛行,并与当地舞蹈结合,成为新的特色,极富娱乐性和趣味性。
据67岁的狮子舞传承人邓巴阿尼介绍,狮子舞是由当时驻扎在此的清军福龙司(音译)传授给儿子,儿子教给好友布琼次仁,也就是邓巴阿尼的父亲,后由邓巴阿尼传承,如此延续下来。
作为藏汉文化碰撞出的结晶,在政府的支持和邓巴阿尼的努力下,硕督狮子舞传承队伍逐渐壮大,成为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见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翻开《洛隆县志》,其中以较全面的篇幅详细讲述了在清雍正时期,两千余名入藏清军在硕督镇驻扎,而后一些汉族士兵与当地藏族居民结婚生子,象征民族团结的“姻缘树”,也是由当时第一对藏汉联姻的夫妻共同种下。如今杨树和柳树形成的“姻缘树”枝繁叶茂。
硕督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将“姻缘树”围在中央,紧紧环绕。
住在安置点的边色卓玛早年在外打工时,与丈夫刘远树结识相爱,并生下三个可爱的宝宝,如今,夫妻俩的日子越过越好、蒸蒸日上。
除了清军墓、狮子舞和“姻缘树”,硕督镇还保留着古城墙等遗址,一些居民家中保留着做月饼、腌酸菜等习俗。
幸福生活甜如蜜
洛隆县作为茶马古道必经之地,自古以来就是藏汉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源远流长。
在洛隆县俄西乡贡中村的塔俄养殖基地,扎西和同事坐在办公室交流养殖经验,在基地工作的两个月内,扎西通过技术员刘女士的指导,熟练掌握了饲养羊和鸡的养殖技术。现有员工15人,年人均收入24000元。
“这里的技术人员都是从内地过来的,有着丰富的养殖经验,对本地员工,他们尽职尽责,手把手传授经验,相处的十分融洽。”俄西乡党委副书记漆超说道。
谈到对扎西的印象,刘女士告诉记者:“扎西做事诚恳、工作踏实,养殖技术一学就会,工作效率特别高。”
在此之前,扎西通过种青稞、挖虫草、外出打零工为生,如今在基地工作,按月拿工资,使扎西不用四处奔波,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生活逐渐变得稳定与幸福。
对于未来的生活,扎西充满憧憬:“我以后想通过学到的养殖技术在自己家里养鸡、养猪,增加一笔收入,实现致富增收。”
现在的洛隆,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生活像蜜饯一样香甜,有滋有味、红红火火,正以崭新的姿态奔跑在幸福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