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5 22:47 来源:中国企业网 点击:0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抗疫、脱贫攻坚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话题。近年来,西藏昌都市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将发展产业作为促进贫困人口脱贫增收的有效手段,多举措探索产业扶贫的新路子,效果显著。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西藏昌都市市长陈军接受了《中国企业报》记者的专访,深入介绍了昌都市依靠产业扶贫,打好昌都精准扶贫攻坚战。
《中国企业报》:目前,昌都扶贫产业的现状是怎样的?
陈军: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昌都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习近平总书记“产业脱贫是稳定脱贫的重要依托,也是贫困地区扶贫主攻方向”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始终把产业脱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长久之策,立足当地资源,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着力培育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和增收致富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截至目前,全市共实施扶贫产业项目776个,完工680个,累计完成投资66.33亿元,实现脱贫8.12万人。
《中国企业报》:近年来,昌都市围绕推进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着力打造全产业链,昌都的产业集群呈现了什么样的格局?
陈军: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区多园”“五大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不断延伸的新发展格局,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五大产业集群”主要是立足丰富的水能资源、太阳能资源打造绿色产业集群,加快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建设,金沙江上游千万千瓦级水光互补项目扎实推进,在建水电站装机容量达619万千瓦,三江水电累计完成投资218.5亿元;依托医药大健康产业园,打造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心,搭建新药研发创制平台,形成了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生产制造为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围绕创建藏东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基地,推行“公司+基地+农(牧)户”“基地+专合组织+市场”和农牧业特色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模式,推动了农牧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坚持工业强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严把环境保护关,做强做大高争、银达等建材企业,积极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绿色工业集群加快形成;坚持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为抓手,深入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开展“创建特色乡村旅游工程”,积极推进昌都茶马城、八宿然乌湖、芒康古盐田、江达岗托红色旅游景区以及国道214、317、318、省道303“四点四线”旅游全域化、智慧化和服务标准化、精品化建设,积极打造“传奇昌都·卓卓康巴”文化旅游品牌。
《中国企业报》:昌都在产业扶贫方面是以怎样的思路推进的?
陈军:我们编制了一套发展规划。按照“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先发展”和“一个产业、一个系列、一个产品、一个品牌”的发展思路,正确处理脱贫与致富、脱贫与脱困、近期与远期、大产业与小产业、建档立卡户与非建档立卡户、需要与可能的关系,按照“规划早、项目全、措施实”和“筛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项目,对同类产业项目进行整合”的工作要求,在精准掌握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条件的基础上,编制修订了《昌都市“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昌都市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2018—2020)》,将规划内扶贫产业项目优化调整为754个。
《中国企业报》:扶贫最终的目的是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昌都的产业扶贫在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中国企业报》:旅游是昌都的特色和名片,在扶贫攻坚的过程中,昌都是如何把旅游和产业结合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