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山南市经济社会发展掠影:幸福旋律回荡雅砻大地

2019-10-11 00:43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在旧西藏,克松村是农奴主索康·旺清格勒的庄园。生活在这里的农奴除了要承担繁重的乌拉差役外,还随时有可能招来辱骂、毒打等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西藏民主改革以来,广大农奴翻身做了主人,逐步把过去的人间地狱建成美好家园。去年,克松社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735.5元,家家户户住上了楼房,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劳有所得,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小康生活。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克松社区的变迁,是山南市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缩影。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代又一代雅砻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如今的山南,所有的行政村100%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宽带……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幸福,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

从一穷二白到欣欣向荣

“西藏民主改革前,农奴们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日子过得苦巴巴的。”回忆起过去,克松社区73岁的索朗多杰感慨道:“过去,所有的一切都是‘三大领主’的,我们什么也没有。我每天天不亮就出门为庄园主放牧,天黑才回来,仅能换回半斤糌粑。现在不同了,家里不仅每年能收上千斤青稞,还住上了楼房,开上了小汽车,看病有医保、孩子上学有‘三包’,日子再好不过了。”

一穷二白,是西藏民主改革以前山南的真实写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衡量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1959年山南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67.3万元。2018年,山南市完成生产总值(GDP)164.32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88亿元,是1959年的2805倍。

如今,山南市已从高速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山南市生产总值实现63.9亿元,同比增长9%。新中国成立70年来,山南市产业建设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已形成以优势矿产、清洁能源、建筑建材、藏医藏药、民族手工业等为重点的工业体系。去年,山南市工业总产值达32.86亿元,是1959年的32.86万倍;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昌果红土豆”“扎囊氆氇”“隆子黑青稞”“加查核桃”已成为知名品牌;旅游业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山南市接待国内外旅客174.7万人次,同比增长17.1%,旅游收入5.85亿元,同比增长6.4%。

交通也是山南市快速发展的缩影。泽贡高等级公路通车,结束了山南市没有高等级公路的历史。目前,山南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7586公里,县(区)、乡(镇)、行政村柏油路或水泥路通畅率分别为100%、96.34%、63.09%,基本形成了以市所在地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从民不聊生到安居乐业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前,我们一家9口人挤在一个山洞里,盖的只有一条薄薄的毯子,一到冬天,晚上冻得缩在一团,瑟瑟发抖。”过去的苦,扎囊县扎唐镇桑玉村74岁的群增卓嘎感触颇深,她说:“你看现在多好,家家户户住上了一楼一底的安居房,70岁以上的老人国家每年还给500元补贴,生活变化太大了。”

民生极大改善,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山南市最大的变化之一。今年上半年,山南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5032元,同比增长1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7869元,同比增长12%,芝麻开花节节高,群众生活质量越来越高。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前,山南市没有一所学校。如今,山南市有各级各类学校423所、在校学生总数57195人,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入学率达100%、103.5%、93.06%。

近年来,山南市藏医院、山南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成为三甲医院,让山南人民享受到了优质的医疗资源。目前,山南市共有医疗机构748个,各级医院全面实施“先住院后结算”政策。同时,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参保率均在97%以上,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山南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让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目前,山南市县县有文化活动中心、乡乡有文化活动站、村村有文化活动室,农家(寺庙)书屋覆盖率达到100%,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4%、98.78%。

同时,山南市创新实施的“八个一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更是让人民群众喜上眉梢。受益于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琼结县加麻乡扎西村群众巴果创办了足浴服务公司。“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公司发展会越来越好。”说起未来,巴果信心满满。

从穷乡僻壤到小康村

“过去,雅江边上风沙肆虐,人们都说,土地被沙子吃完后,只能跑到其它地方去放牧了。”说起雅鲁藏布江沿岸防沙治沙,今年77岁的扎囊县桑耶镇桑耶居委会次仁顿珠很激动,他说:“现在雅江沿岸筑起了‘绿色长城’,再也不用担心风沙袭扰了。”

70年来,山南市各族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大力实施“生态强市”战略,积极开展防护林体系建设、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土地沙化治理、水土流失治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山南。截至目前,山南市人工林保存面积达150万亩,湿地面积约23.9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4.79%,建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4个。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得益于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错那县麻麻门巴民族乡66户(农业户口62户)中的51户群众吃上了“旅游饭”。“过去,我们守着山清水秀的环境,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在党和政府的资助下,家家户户盖起了楼房,办起了家庭旅馆。1年下来,仅现金收入就增加了好几万元。”村民卓玛激动地说:“过去,我们这里是穷乡僻壤,现在是出了名的小康村。”

卓玛说的优惠政策,是近年来山南市实施的边境小村建设。目前,山南市在错那、隆子、洛扎、浪卡子4个边境县96个边境村实施了小康村建设,团结带领边境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玉麦乡进行了边境小村建设。如今的玉麦楼房林立,道路宽阔,生活富裕。”说起未来,时代楷模、玉麦村村委监督委员会主任卓嘎坚定地说:“在党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守好神圣国土、建设好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