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民主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三

2019-09-12 11:37 来源:新华社 点击:0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题:民主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三

 

新华社记者陈菲、涂铭

 

70年前,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篇章,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70年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为国际社会贡献了实现民主的中国方案。

(“中国面貌”系列述评·图文互动)(1)民主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三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这是代表投票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 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

 

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有值得铭记的历史性时刻。

 

1954年9月,1200多位各地选举产生的全国人大代表齐聚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由此在古老而崭新的中国落地生根。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

 

98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

 

70年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在自强、自立的过程中,中国人民选择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民主政治模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形象地比喻。

 

根植中国现实,这一制度有效保证了人民享有更加广泛充实的权利和自由,更加广泛深入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

 

从“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到修改选举法实现城乡居民“同票同权”;从调整和每个家庭息息相关的生育政策,到修法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为地方改革发展注入新活力……一系列制度和实践,实现了对民主理念和方法的建设性创新。

 

顺应时代潮流,这一制度展现出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独特优势——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49年的49.7元提高到2018年的28228元,实际增长近60倍;GDP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18年的近16%;高铁营业总里程在短短10年内突破3万公里……一个个人间奇迹在中国大地诞生。

 

制度唯坚持发展,方彰其生命;探索唯艰难困苦,方玉汝其成。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反映人民意愿,顺应时代潮流,能够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提供政治制度保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中国面貌”系列述评·图文互动)(2)民主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三

2018年6月3日,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巽岭村党员群众对村党支部委员的履职满意度进行测评。 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 摄

 

制度更加健全,渠道更加通畅

 

这是共和国宪法发展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2018年3月11日下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高票表决通过,如潮的掌声,在万人大礼堂长时间响起。

 

肩负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神圣职权,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们在这次会议上,对宪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审议。

 

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人民意愿成为国家意志,为国家发展擘画蓝图,凝聚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奋斗,这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过程,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体现。

 

70年来,我国不断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使广大人民群众反映意愿的制度更加健全、形式更加多样、渠道更加通畅。

 

“我从农民工中来,每天都在和新生代农民工打交道。”“95后”代表邹彬在全国人代会上积极为农民工代言。与西方不少议会由权贵精英组成不同,中国的人大代表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

 

数据显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代表占到了代表总数的15.7%,与上一届相比提高了2.28个百分点。更多基层的声音能够进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不断与时俱进、完善发展,立法主导作用进一步强化,宪法法律实施和监督制度更加健全,有力保证了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要看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1979年冬,北京寒意正浓,人民大会堂内气氛热烈。一顿特殊而又普通的火锅宴在这里摆起来。

 

正是在这次“火锅协商会”上,五位工商界元老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发展开放长江航运、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等建议,并很快形成了相关国家政策举措。

 

1982年,全面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施行,首次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政治协商制度的地位。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白皮书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政协共开展2000多项视察调研,收到135111件提案,立案124868件,编刊及转送社情民意信息11688件,大多数提案的建议得到采纳和落实。

 

社会各界都能有效参与政治生活,基层群众得以充分行使民主权利,这就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真谛。

(“中国面貌”系列述评·图文互动)(3)民主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三

2019年3月9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湖南代表团会议上,邹彬(右)与其他代表交流。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让每个人智慧闪光,民主更有活力

 

8月的北京,骄阳似火。

 

北京市市、区、乡镇三级1万余名人大代表走进街道、社区,就《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如此广泛的意见征集,只因垃圾分类关系千家万户,牵动千万市民的心。

 

大至宪法修改,小至垃圾分类,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70年来,这样生动而质朴的民主实践图景,在神州大地上,每天都在发生。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还权于民,废除保甲制度,建立居民委员会。从那时起,实践“人民民主管理城市”理念的居委会制度取代了保甲制度。

 

如今的中国,城乡基层民主有序发展,以城乡村(居)民自治为核心,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建立。

 

倾听人民呼声,顺应人民期待,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调动人民积极性,让民主更有活力。

 

在浙江,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正在全省推行。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回迁安置房建设……新机制使民生实事由“政府自己定自己办”转变为“群众提、代表决、政府办、人大评”,政府决策由“为民作主”变为“由民作主”,老百姓最终成为项目的受益者。

 

四川眉山市丹棱县的乡村,家家户户房漂亮、院整洁,村村水清亮、路通畅。

 

这样一幅美丽的农村图景,得益于群众广泛参与,治理了过去令人头疼的“垃圾难题”。而四川还有很多农村地区,创新议事协商形式,保证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充分发挥了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截至2017年,全国农村普遍开展了9轮以上村委会换届选举,98%以上的村委会依法实行直接选举,村民参选率达95%;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参选率达90%以上。

 

让每个人的智慧闪光,融入国家治理大格局,“中国式民主”因此生机勃发。如同参天大树,中国的民主深深扎根在神州大地的“土壤”中,不断得到滋养,逐渐枝繁叶茂。

 

70年来,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人民民主,为的就是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让人民实现内容广泛、层次丰富的当家作主;为的就是建设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保证决策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

 

回首过往,民主的进程栉风沐雨;展望未来,民主的脚步愈加坚定。

 

人们有理由相信,人民民主一定能在中华大地上焕发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展现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