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时政>

突出重点,聚焦精准 水利工程助力脱贫攻坚战

2018-11-05 13:42 来源:昌都市水利局 点击:0

 
突出重点,聚焦精准  水利工程助力脱贫攻坚战
                                 来源:昌都市水利局
    今年以来,昌都市水利局党组坚持党建促脱贫攻坚,积极打造党建品牌,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助力脱贫攻坚。
     全市各级水利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部署要求,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紧围绕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工作目标,坚持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群众收入为着力点,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八个到位”的要求,采取“5+N”举措,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重点区域水利扶贫工作,夯实贫困地区水利基础,确保责任履行到位、政策争取到位、措施落实到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立足饮水需求
      昌都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峡谷地带,山高谷深,沟壑纵横,生存条件恶劣,地理位置偏远,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十三五”期间,全市计划易地扶贫搬迁103361人,全面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点群众农村安全问题任重道远,为使搬迁群众搬进新家后,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能搬得进、住得下,让乡亲们用上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把自来水引到家家户户的灶台上,昌都市水利局党组坚决把解决用水问题摆在了首要问题,作为着力解决的重要民生问题。
     2016-2017年全市已解决59450人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及易地扶贫搬迁点饮水问题,其中解决建档立卡户38661人。全市所有易地扶贫搬迁点已实现全部点外通水,部分易地搬迁点待基础设施完工后立即通水。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昌都市水利局党组认真开展精准扶贫饮水安全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率先深入现场,调查贫困村、易地扶贫搬迁点、深度贫困村饮水安全现状与存在问题,将全市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全部纳入精准扶贫饮水安全实施方案,并指导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目前,已落实精准扶贫饮水安全专项资金2.01亿元,其中用于易地扶贫搬迁点资金共计1.8亿元。解决了建档立卡户38661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2018年在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点饮水安全工作的同时,超前开展深度贫困村饮水安全项目前期工作。各县已完成深度贫困村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已对编制完成的深度贫困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进行了咨询指导。待资金明确下达后,全面开展深度贫困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全面解决401个贫困村31506户191068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为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点人饮配套设施建设落到实处,昌都市水利局党组按照“积极申报、优先安排”的原则,科学规划,统筹组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加快推进项目,确保工程质量。市水利局相关部门、单位认真做好项目规划、设计和实施工作;工程建设严格按照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进行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同时,千方百计倒排工期、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按计划进度完成建设任务。
    在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全市围绕“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的目标,精心组织实施,积极探索、建立农村饮水安全的长效机制,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成果,探索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所面临的新课题,让全市的农民成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受益者。
     为贫困地区群众产业扶贫奠定配套基石
    昌都素有“水在江中流,人在坡上住,地在山腰挂,畜在岩上放,一年忙到头,收获寥无几”的说法,耕地工程性缺水严重,成为制约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瓶颈之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各级水利部门着力提升深度贫困地区农田灌溉保障能力,重点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农业生产用水建设,同时加快推进宗通卡等重大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2018年以来,全市以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专项县)建设作为服务“三农”的重点民生水利工程,着力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依照项目建设标准和进度要求,抓前期突重点,抓组织抢进度,抓监管保质量,抓改革促效益,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程。针对贫困地区农田水利现状,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调研,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科学编制了各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专项县)建设实施方案,经专业咨询公司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开春以来,抓住有利的施工建设黄金时段,积极组织施工单位,进驻施工点,确保组织人员、机械、施工物质全面到位,对施工进展情况实行一月一报制度,对施工组织不力,进展缓慢的项目实行跟踪督查,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切实抓好施工过程控制,从技术规范、施工工艺、内在质量和外观形象上从严把关,市水利局质检监督站已开展多次巡回监督检查,对发现不合格的部位一律要求返工整改,并追究现场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责任。为确保项目“建得起、用得好、有效益、管长远”。积极探索小农水管理方式,坚持“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引导群众建立用水户协会,确保小农水重点县项目效益得到长久发挥。
    2018年全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8项,总投资为1.6亿元。共建设工程点108个,修建水渠136条321.84公里,修建水塘10座14000立方米。工程设计总灌溉面积6.81万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1.5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25万亩。受益人口3.11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6万人。
     水利扶贫与水生态环境共进
     昌都作为我国的生态安全屏障,我市在水利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探索水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协调发展之路。
     全市脱贫工作开展以来,为做好水利脱贫攻坚工作,昌都市水利局党组切实加强防汛抗旱、水土保持等工程设施建设,不断提高贫困地区水资源调配能力,改善了贫困地区水生态环境。2018年,先后复工了察雅县荣周灌区、丁青县觉恩乡河道治理工程等20项续建工程,开工建设了邦达镇防汛物资代储点工程、江达县字曲河城区除险加固工程等防洪抗旱减灾保障工程建设,组织实施了八宿县吉达乡、江达县岗托镇矮西沟二期等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等30项新建工程。总投资21.2亿元。
    按照“五个一批”工程,扎实推进水生态补偿工作,用好用活水生态补偿政策,2018年全市新增生态补偿脱贫水生态保护和村级水管员岗位2564人,2016-2018年生态补偿脱贫水生态保护和村级水管员岗位共计25740人,补偿标准为每人每年3500元,全市水生态补偿费达9000多万元。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劳务扶贫重要决策部署和水利部、自治区水利厅有挂要求,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在水利项目建设中优先选择农牧民施工队,将工程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建设项目交由农牧民队伍实施,促进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就近就业,增收脱贫。
     与此同时,全市积极推进全面实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重点加大对贫困地区河道环境整治等,加大贫困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多次组织召开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重点工作,组织开展各级河长湖长巡河巡湖,积极开展入河排污口摸排工作。在扶贫攻坚工作中,昌都市水利局党组将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以必胜的决心,披荆斩棘,向水环境问题宣战,在建设美丽昌都的征程中牢记使命、砥砺前行,让藏东高原的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
     下一步,全市将在水利精准扶贫水利精准脱贫工作中,充分发挥水利项目在脱贫攻坚中的支撑作用,特别是把精心谋划好深度贫困村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同时结合中小河流治理、农村水利重点县建设、灌区节水改造建设等项目,编制水利扶贫保障网,利用水利工程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