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9 08:34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近年来,随着我区脱贫攻坚工作不断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从中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但也有少部分贫困群众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和信心、缺乏勤劳实干的精神,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等靠要”思想严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提不起来,再多的扶贫招数也是徒劳,这也可能成为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短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在脱贫攻坚战中,动员全体党员群众和社会力量,把扶贫跟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奔小康,真正实现“富脑袋、富口袋、富万代”。
真正实现“富脑袋、富口袋、富万代”,教育和引导是根本。教育既是帮助贫困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消除贫困根源、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也是贫困群众提升综合素质、稳定增加收入、加快富民步伐的重要举措。对于我区而言,农牧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区广大农牧区经济能否长久保持繁荣稳定,关系着农牧区生产力能否持续提高和农牧区面貌能否迅速改变。因此,我们要继续通过加大政策、资金投入力度,开展各类讲座,进行技术指导,在为贫困群众积极“充电”的同时,为他们找路子、送技术、出点子。同时,积极组织农牧区党员干部、大学生村官和种植养殖能手外出参观学习成功典范,开展致富带头人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落实惠民政策,让群众“我要富”的思想树起来、强起来、牢固起来。
真正实现“富脑袋、富口袋、富万代”,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是重点。要把贫困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以乡风文明为目标,以移风易俗为重点,以丰富传统节日内容为抓手,以美丽乡村文明建设示范村、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等评选为载体,发挥致富能人和创业带头人的示范作用,把贫困群众自力更生的志气长起来。同时,加强农牧区公共文化建设,村村建图书室、文化站、歌舞队等,闲暇时间,让农牧民群众有事干、有乐享,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的熏陶,起到凝聚人心、教化群众的作用。此外,狠抓贫困地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重视文艺人才培养,提高文化活动数量和质量,增加村级文化专职管理员岗位,推进文化设施到村、文化服务到户、文化普及到人、文化扶贫到“根”,让沉寂的村落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一方面要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
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关指示精神,锲而不舍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加快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富脑袋、富口袋、富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