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时政>

守护青山绿水 留住碧水蓝天 ——昌都市生态环境保护扫描

2017-08-24 21:05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守护青山绿水 留住碧水蓝天
——昌都市生态环境保护扫描
本报记者 陈志强  郝鹏举
     当前,昌都市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主要江河干流、流经主要城镇的河流和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标准,主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Ⅱ类标准;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4.78%,森林蓄积量2.61亿立方米;
 湿地保护面积达8.47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0.78%,湿地保护率达72%;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由原有的300多只上升到现在的800余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马鹿由2005年的5000余只上升到现在的近8000只;
 ……
三江大地生态环境持续良好,藏东高原一草一木愈加青翠葱郁、山山水水处处明秀!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昌都市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建设“两屏两区五地一通道”的重要内容,进行统筹谋划、统筹落实,坚定不移调结构、促改革、优生态、惠民生,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形成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和谐共生、相融互促的良好局面。
   
绿色崛起闯新路
 
昌都市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摆在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同谋划、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主体责任,成立、调整充实了环境保护考核等组织领导机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组织、职能部门牵头、各方支持参与的整体工作合力,并做到有学习计划、有分析研究、有部署安排、有工作重点、有督办落实。
从资金投入、设施配套上向环境保护工作予以倾斜支持,2013—2016年市级财政对环保事业的投入累计达到3260万元,为全市环保工作扎实高效开展奠定了基础。建成了市环境监测执法业务用房1栋,草原监测站8座,草原固定监测点7个。完成了11县(区)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10个乡(镇)垃圾填埋场和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设。卡若区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共规范处置生活垃圾77.9万吨、医疗废物150.28吨、生活污水1008万立方米。
      完成类乌齐县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芒康县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八宿县然乌湖自治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性建设,建立各类保护区(公园)42个,保护区面积80.85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44%。
    目前,全市共建立各类保护区、公园4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自治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个、市级自然保护区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33个,总面积80.85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45%。
 突出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严格落实藏东“三江”流域造林绿化、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沙治沙等一系列生态建设政策和措施,完成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1.17万亩;完成营造林57.65万亩;完成休牧570万亩、退化草地补播149.07万亩、划定基本草原7296.54万亩、核实禁牧地块750万亩、草畜平衡草原面积7420.68万亩,完成防沙治沙284公顷;投入资金3540万元,实施草原鼠害防治590万亩、虫害治理180万亩、毒草治理10万亩。
     加快生态产业建设,以“蓝天圣洁”产业工程、“五大养殖基地”和“七大种植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成功打造了芒康达美拥红酒、八宿荞麦、洛隆糌粑、阿旺绵羊、卡若香猪、红拉山鸡、类乌齐牦牛等多个农产品特色品牌。
 
防治监测织密网
 
    先后印发六种生态文明建设规定,制定《昌都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建立环保与公检法司等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推动了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进程。实施了网格化环境监管,全市共设置各级网格1289个、划分监管单元2656个,配备环境网格监管员4099名,做到了环境网格监管全覆盖。
    强力推进企业污染整治、扬尘整治、高污染排放车辆禁行限行,完成全市32家加油站油气污染治理和国Ⅴ置换国Ⅳ油品工作,淘汰黄标车941辆、燃煤锅炉36台;严控昌都城区大气质量,督促城区各施工企业采取防尘降尘措施、运渣车辆覆盖防尘网、市政车辆加大城区清扫清洗等措施,确保城区空气质量持续优良。
    投入5335.5万元,完成11县(区)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和322个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完成6家国控区控重点污染物和805家餐饮服务业排污许可证核发。
    建立市、县(区)土壤污染风险源环境管理档案,严格执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标准并落实相关总量控制指标;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施“3414”测土配方试验田35个,推广面积83万亩;开展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40余次,抽查样品1000余份,农产品合格率达到98%。
    编制《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砂石土矿业权设置方案》确定全市矿石场总数不得超过147个,对《方案》规划外的矿石场一律不予审批。2013年以来,全市共关闭砂石场74家;积极开展土地卫片执法活动,2013—2015年共查处违法用地838宗,涉及土地4622.22亩,拆除违法用地项目10宗4625.94平方米。
    加大对各类项目建设环评的审查、审批工作力度,2013年以来,共审查项目环评620个、审批620个,涉及资金达445.96亿元;积极开展“未批先建项目”清理和认定备案工作,共清理2015年1月1日前“未批先建项目”92个。
    同时,先后开展了环境安全大排查、环境保护大检查、环境稽查、尾矿库检查、“四大考试”噪声控制、中华环保世纪行—西藏行等专项执法行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挂牌督办企业(项目)38家。
    昌都市环境监测站于2014年通过自治区计量认证后,定期开展国控、区控地表水断面水质监测以及城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共形成各类监测报告63份;完善卡若区两个空气自动监测站仪器配备,监测能力新增至9项。三年间,市环境监测站共获取水、气、声有效监测数据11640个,开展应急监测3次。
   下大力气控制产能,完成卡若区、芒康县旧水泥生产线拆除、淘汰落后产能20万吨,完成全市页岩砖厂24门以下轮窑升级改造,完成昌都日通藏药厂、昌都光宇利民药业、芒康藏东珍宝酒业、华润雪花公司生产线技术改造,完成昌都高争建材公司4.5兆瓦余热发电项目及脱硫脱硝设备和57个收尘器配套建设。鼓励、支持成立再生资源回收企业3家,废品回收站20家,促进资源回收再利用。
 
生态发展享红利
 
    千年古盐田、红拉山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曲孜卡小镇温泉特色旅游小镇、藏东第一湖美称的莽措湖、文成公主……自然与人文景观荟萃,成为茶马古道的独特风景线!
    地处国道318线和214线必经之路的芒康县,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良好,竖起了“生态旅游”的大旗,吸引众多区内外游客。据统计,2016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3.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7159万元,生态旅游已成为芒康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昌都坚持生态保护第一,按照“保护优先、积极建设”总体思路,坚决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并从中获利。
 在藏东“三江”流域造林绿化、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建设中,昌都市积极推进村集体、合作社、群众个人承包荒坡荒滩开展绿化造林、经济林木种植和人工种草,注重生态建设与富民利民相结合。
    2013年以来,全市共完成营造林57.65万亩;2016年实施退耕还林11776.5亩,总投资达1766.475万元,惠及全市3677户、17455人,人均增收809.61元;2016年6月率先在卡若区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今年7月卡若区林业局荣获全区唯一一个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今年8月8日全区首批林权类不动产权证书在卡若区顺利颁发,颁证率达到100%。
    在严格执行“六定”管理办法的同时,昌都市采取专业管护与农牧民管护相结合方式,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划区分片层层签订管护目标责任书,落实“八抓八防”工作职责,对全市11县(区)126个乡(镇)重点公益林建立专业管护站111个,配备专业管护员580人、公益林管护人员18221名,管护面积4749.67万亩,做到了森林管护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落实到人员。
    此外,持续加大草原禁牧工作力度,划定基本草原7296.54万亩,实施禁牧草原面积达到750万亩,兑付草补、林补资金20余亿元。按照“一人一岗”要求,共招收13916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生态管护员,占全市精准扶贫总人口60%以上,落实资金41748.9万元,实现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2016年实施重点区域造林项目带动2313户7897名贫困人口,增加劳务收入512万元,户均增收2000余元,人均增收6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