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4 08:56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据报载,自2015年全区特色小城镇示范点开工建设以来,全区累计投入资金31.62亿元,其中林芝市鲁朗镇投资达22.23亿元。这些小城镇作为统筹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桥头堡”,是一种低成本的城镇化,有利于实现人口、资源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可以推动全区发展现代产业,带动转移人口市民化和推进脱贫攻坚。
小城镇处在“城尾村首”的关键节点,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重要纽带,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因地制宜是特色小城镇的灵魂,因此,笔者认为,特色小城镇建设应走差异化发展之路,防止一哄而上,避免“千镇一面”和低水平重复。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遍地开花的特色城镇建设中,存在例如为了“特色”而“特色”、缺乏必要的规划等问题。特色,应该是一个地方“长”出来的,而不是某一个人或政府赋予的、叠加的。因此,在实践中,我们要以特兴城。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征,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功能。要定位明确,不能遍地开花,要把核心内容放在小镇的特色质量和人文气质上,体现差异化,通过充分发挥小城镇的特色和长处,促进小城镇做精、做专、做强。要统筹城市和小城镇规划布局,突出小城镇民族风情、自然风光和产业特色,为小城镇建设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有了特色,还要有灵魂。文化是小城镇的生命和灵魂,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内核、实力和形象;小城镇则是地域独特文化的凝结和深厚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特色小城镇建设与文化保护传承的关系。特色文化是小城镇发展的灵魂和精髓,首先,必须明确定位小城镇的文化形象基调,把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产业生产、社会活动与休闲、文化、非遗传承、自然环境保护融为一体。必须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认真梳理文化变迁脉络,建设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形象符号。
另外,特色小城镇建设要坚持“绿色优先”。我区在特色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坚持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的原则,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特色小城镇建设全过程,努力创建山水相依、绿色低碳、自然和谐的宜居小城镇,并取得初步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特色小城镇的培育工作不可一蹴而就,要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政府重在搭建平台、提供服务,防止大包大揽,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依据产业发展确定建设规模,防止盲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