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全面小康攻坚战
——昌都市以“四个着眼”推动经济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今年以来,昌都市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实施“强工兴市、东西发展、创建基地、夯实三基”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措施,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打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战。
着眼投资拉动 推进项目建设
交通等基础设施是昌都发展的最大短板,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全市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促跨越,抓项目就是抓后劲、管长远的观念,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加强前期工作,确保国家和自治区投资及时到位。同时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推行PPP、BT、BOT等模式,实现民间投资较快增长。昌都市发改委主任赵明明说:“我们有信心和能力确保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0亿元以上。”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对在建的邦达机场第二跑道、省道303线洛隆至边坝段等“十二五”规划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加快推进昌都电网和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昌都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农村公路等“十三五”规划内项目的前期工作,今年第一季度已全部开工建设。同时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自治区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
着眼转型升级 培育特色产业
昌都的水电、矿产等资源丰富。大力推进果多电站、觉巴电站建设,继去年首台机组发电后,今年将全部建成发电。加快西藏首座百万千瓦级的最大电站苏洼龙电站开工建设,启动如美电站营地建设,争取巴塘、拉哇、叶巴滩水电站完成可研并进入核准程序。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八宿、江达光伏电站建设。加快推进玉龙二期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昂青银多金属矿项目,提升卡玛多菱镁矿生产能力,积极推进马查拉煤矿、自家浦煤矿建设。 扶持特色农牧业发展。因地制宜地做好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葡萄、荞麦、蔬菜等七大种植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高山草地畜牧业、河谷畜牧业、康巴香猪、康巴土鸡、阿旺绵羊五大养殖基地建设。加快芒康葡萄酒、八宿荞麦系列产品、洛隆糌粑系列产品、类乌齐牦牛肉、贡觉阿旺绵羊、丁青和类乌齐虫草等特色产业发展。加大对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推动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力量不断壮大。
昌都市旅游局局长黄飞说,全市正加快推进卡若遗址、芒康古盐田、然乌湖和318景观大道等景区开发建设,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和无障碍旅游区。
着眼扩大内需 强化消费引领
为有效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昌都市执行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性增收措施,认真做好农牧民增收工作,积极引导农牧民外出务工,努力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及时兑现干部职工地方津贴和工资调整政策,加大对城镇生活困难群众的转移支付力度,以增收促消费。
在完成昌都旧城改造后,全市加快推进市、县(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开工建设县城供排水、道路、桥梁等工程,实施昌都经济开发区和县城污水处理工程。继续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60个小城镇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重点小城镇基础设施,重点做好芒康县曲孜卡乡、江达县岗托镇和八宿县然乌镇三个特色小城镇建设。
积极培育新型消费热点。积极挖掘农牧区消费潜力,制定多样化消费政策,培育大众消费热点。研究实施消费刺激政策,扩大信贷消费,积极培育汽车、住房、家电、养老健康等大宗商品消费热点和新兴消费热点。“昌都交通不便,但网购发展迅猛,广大消费者也得到很多实惠,今后要大力发展网络消费。”卡若区商务局负责人说。
着眼改革开放 增强发展活力
昌都市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取消和下放行政职权和审批事项,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各类变相行政审批事项。积极做好投资项目网上联合审批平台建设,实现平台联合审批、实时监管、在线审核的功能和国家、省、市、县纵向贯通。根据国家、自治区出台的国有企业改革意见,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财税和金融领域改革,进一步发挥好财税金融在经济活动中的杠杆作用。
扎实做好受援工作。积极与广东省、北京市、天津市、重庆市等省(市)和六个中央企业对接,争取“三省三市六企”在“十三五”期间加大对昌都的支援力度。主动加强与“三省三市六企”的沟通协调,完成“十三五”援藏规划编制工作。
继续深化对外开放。提早谋划好招商引资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以经开区为平台,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污染消耗小、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大项目,力争明年招商引资规模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