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新闻>

自治区成立50年来昌都基础设施建设回眸

2015-09-03 13:29 来源:西藏日报 点击:0

从无到有创奇迹 
——自治区成立50年来昌都基础设施建设回眸 
 
 
 
    行走在藏东大地,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座座桥梁飞跨三江 ,一座座铁塔屹立在横断山脉,一股股清泉进村入户,一个个城市日新月异……近年来,昌都市全力加快交通设施、农田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76万康巴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横断天堑变通途
 
    “横断山,路难行。”50年前,在古老的横断山脉、山江并流之地,却因孤悬一隅,高山环绕,江河悬阻,成为世界屋脊的一方天堑。过去的昌都依靠驮道、栈道、溜索维持交通,人背畜驮就是唯一的运输方式,“行难、运更难”是当时昌都交通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昌都利用国家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机遇,围绕“提升国道、打通乡村、发展航空、建设铁路、保障能源、畅通讯路”的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国省道、乡村及寺庙公路建设,昌都综合性交通运输体系正加速形成。目前,昌都公路总里程达1.39万公里,其中近3年新增4048公里。9个县已实现公路通畅,丁青县、边坝县的黑色油路今年底可实现通畅,全市138个乡(镇)仅有一个乡未实现通达,1142个村(居)已实现通达1105个,4377个自然村中已实现通达1744个,全市518座依法登记的寺庙中已实现通达474座寺庙,35个通寺公路正在建设当中。
 
    1995年,当时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邦达机场开通运营,开启了昌都的航空时代。1995年至2005年,邦达机场运送旅客31.41万余人次,2008年航站完成旅客吞吐量4.08万余人次,2012年航站完成旅客吞吐量12.65万余人次,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万人次。2014年航站实现旅客吞吐量20.19万余人次,首次突破20万人次。
 
农田水利惠民生
 
    澜沧江、怒江、金沙江穿流而过,大小江河纵横交错,昌都水资源十分丰富,养育了勤劳的康巴人民。和平解放之初,昌都水利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只有少量自流灌溉农渠,城乡防洪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人畜饮水基本靠人背畜驮,工程性缺水十分严重。
 
    近年来,昌都把加快民生水利建设作为重点,建设了一批群众期盼、社会关注、生产急需、生活必需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截至目前,昌都启动了境内23条河流流域综合规划工作,其中15条已基本完成;实施农村安全饮水点工程3865个,城乡防洪堤76处;完成中小河流治理49项、山洪灾害治理11项;建成农田灌溉水渠3270条,水塘678座。全市农田保灌面积从2009年的25.4万亩提高到29.7万亩。
 
    电力天路送光明
 
    2014年3月18日,总投资66.3亿元,全长1521千米的川藏联网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当年11月20日工程提前建成投运,结束了昌都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从根本上解决昌都近50万人口的用电问题,创造了世界高海拔地区电网建设“零死亡、零伤残、零缺陷”的奇迹。
 
    同时,昌都坚持以建设国家“西电东送”接续能源基地的目标,科学推动三江水能资源的开发, 规划建设“三江”干支流电站49个,总装机3585万千瓦,在建大中型水电站4座。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14.4万千瓦,比2010年增加2.7万千瓦,主电网人口覆盖率达到47%;发放户用光伏系统6.7万套,基本实现临时过渡用电人口全覆盖。
 
    昌都大力实施村村通、移动网广覆盖、宽带通信、应急通信等工程建设,通讯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乡(镇)通光缆率提高到98%,行政村通电话率提高到93.4%,行政村通宽带率提高到68%,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51部/百人,互联网用户数增加到11.44万户、普及率达到15.1%,85%的乡(镇)邮政网点即将建成。
 
    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近年来,昌都坚持“提升打造中心、创建新区、发展环周三线重镇”的基本思路,加快构建以中心城区为龙头、以新区为支撑、以环周三线为联结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实施了昌都镇老城区改造项目,完成了昌都镇解放广场、茶马大道、胜利桥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群众共享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带来的幸福生活。
 
    从2012年4月开始,昌都市以“心中有民”为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昌都镇老城区为重点,投资68.7亿元,全面启动旧城改造工程。截至目前,旧城改造搬迁居民1300多户,实施卡若区城镇周边山体上非法私建治理1867户,房屋拆迁总面积达27万平方米,整理土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市政配套建设占地5.5万平方米;建设工程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0%以上,工程建设布局框架已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