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自有神来笔 妙手执造法重器
——嘎玛文化旅游沟走笔
图/文 本报记者王泽江
初春的暖流并未给横断山脉深处、澜沧江边的昌都带来丝丝暖意,只是路边树梢上点点的绿意,点缀了昨夜降雪后的山峦。清晨当车队行驶在这片美丽圣洁的藏东高原上,我沉浸在自己的憧憬和遐想中,用眼去收纳皑皑雪山,用鼻去畅吸自然,身心的愉悦犹如禅定,我误以为可以就这样陶醉下去。
沿扎曲河逆流而上,进入河谷林区。这条狭长的河谷习惯上称之为“扎久”,意为扎曲河河谷。沿着河流车子行驶的速度并不快,山间各种鸟儿的鸣叫在回荡。途经一个个村庄,5、6头成群牦牛悠闲的在路边徘徊,后面跟着它们的主人。晨曦穿过云层的太阳光,散漫的射在一户户农家小院上,升起的炊烟与阳光产生了自然地丁达尔效应,一幅幅美丽的浅色调画面就这样构成了。行驶了一个半小时后,车队停在了一个村庄,这时我被叮当、叮当、叮当… …的金属敲打声带回现实,说明我们已经来到此行的目的地——嘎玛文化旅游沟。
嘎玛沟的历史由来
如果要追溯嘎玛沟的文化传承,可以依据的文献资料并不多,但凭借位于嘎玛村中心的嘎玛寺也能推测出一些。第一世噶玛巴杜松虔巴在这里修建了嘎玛噶举派第一个寺院——嘎玛寺,目前嘎玛寺还有杜松虔巴的灵塔。到嘎玛噶举派黑帽系二世活佛嘎玛拔希·却坚桑波时期,嘎玛噶举派政治地位得以提升,当时的元世祖忽必烈将澜沧江上游的广大地区划归嘎玛寺管辖。为了扩大教派的影响力,从二世噶玛巴到七世嘎玛巴,陆续从尼泊尔、印度、锡金、拉萨以及内地召集大批工匠,在嘎玛寺大兴土木,筑殿饰彩,镂金雕玉,与佛教相关的唐卡、佛像煅造等艺术也开始在这里世代相传。
自元宋以来康区在政治经济上与中原汉地来往密切,所以当地艺人在艺术创作上积极吸取内地绘画和手工艺的精华。特别是对嘎玛噶赤唐卡画派产生的影响较为明显,在艺术创作上该画派对山水布局和色彩渲染中吸收了明代工笔重彩画的风格,画面构图饱满,山水写实生动。而佛像造型则多呈现南亚梵式风格,鼻型尖而挺,画面主体人物的色彩、技法为本土格调,背景山水风景、花卉草木又多了些汉式的趣味。
拜访嘎玛德勒
嘎玛德勒的幸福晚年
耄耋老人用毕生的精力,默默奉献在继承、发展、光大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技艺事业中。
身处嘎玛沟,我们一行人在错落有序的在村里慢慢走着,一股传统手工艺文化气息弥漫在乡村的空气中。向导细致的介绍村里手工艺人的情况,这家是泽仁他们家画唐卡的,那户打造佛像,贡秋家是打造银器的… …
在热心的向导带领下,我们首先拜访了83岁高龄的嘎玛德勒老人。他是嘎玛噶赤唐卡画派传承人,2008年2月,嘎玛噶赤唐卡画派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老人作为非遗传承人声名鹊起。2014年4月期间,嘎玛德勒老人在拉萨举办的“指尖声韵”——藏族唐卡嘎玛噶赤画派传承人精品展,成功的将嘎玛噶赤画派唐卡的艺术魅力淋漓尽致的展现给全区群众,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当时自治区美协主席韩书力曾这样说:“的确称得上是嘎玛噶赤画派的精品大荟萃”。
老人听说有人拜访,热情的将我们迎到家里,带我们到画室观看他的画作。嘎玛德勒老人介绍,嘎玛噶赤画派唐卡的特点,随意、夸张、刚劲、潇洒,吸收了内地传统山水工笔画的技法,将其融汇到嘎玛噶赤唐卡画派绘画技法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嘎玛噶赤唐卡画派中的山川、树木、花草等以绿色为主,正是受到国内传统山水画的影响。
在谈到嘎玛噶赤唐卡画派的传承和发展时,嘎玛德勒老人很很自豪的告诉我们,目前他已经教授400多个徒弟,他们遍及西藏各地,还有一些到内地开了工作室,他们中许多都很优秀,就是希望这些徒弟能更加将嘎玛噶赤唐卡画派发扬光大,创作出有更多好的作品。同时,嘎玛德勒老人还邀请我们去观看他徒弟们作画,在经过院子时老人6岁的曾孙女正蹲在地上玩耍,老人走过身边一把就把她抱了起来,我们都很惊叹83岁的老人身体还这么好,更是庆幸能亲身经历这位和蔼、可亲的艺术大师的平常生活。
匠人之家的兴起
在嘎玛沟除了嘎玛噶赤画派的唐卡出名外,嘎仓人的佛像打造技艺在藏区也广为人知。嘎仓,意为匠人之家。今年76岁的仁增贡布传承起父辈留下来的精湛技艺,是嘎仓家“金属工艺”正宗的嫡系传人,从16岁开始随父亲学习手艺,六十年的风风雨雨,使嘎仓手工艺在仁增贡布手中越发得炉火纯青,嘎仓人的技艺也在仁增贡布那里传承并散发着夺目的光彩。
一丝不苟
来到在仁增贡布的工作室,5个匠人在敲打着手中的铜片,有节奏的发出叮当、叮当的声音,音律和谐美妙。我们看到,直到今天嘎仓的匠人们还是仍然沿用着古老的手工技艺打造佛像。铁锤、铁棒、砧子、木架、铁钳、钢凿、钢剪等简单的工具,在匠人的手中随时切换,一块铜皮在匠人的一下下敲击中逐渐地显露出棱角,我们被这个过程迷倒,几乎忘记了手中相机,不想快门的声音打乱了屋里本深的宁静。他们能打出如此反复耐心的敲打,嘎仓人打造的佛像显现出独特的魅力。
向导告诉我们,在嘎玛沟几乎家家会手艺,户户有传人。全乡1152个劳力中,就有专职银匠140人,画匠72人、石匠98人、木匠18人。这些匠人遍及该乡9个行政村,其中尤以嘎玛寺近前的瓦寨、里土、比如3村最为集中。近年来,民族手工艺人主动走出山村,外出联系销路,足迹遍布昌都各县、拉萨和青海、四川、云南等省藏区,声誉日益响亮。
嘎玛沟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传承隐匿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当我们翻阅历史寻找着曾经遗留的线索,努力探秘文化传承脉络时,它正迈着自己的步伐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