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昌都旅游>玩在昌都>

印象昌都:那是个因水而兴的地方

2014-04-12 14:46 来源:昌都地委外宣办 点击:0

      昌都地区是人类活动较早的地方之一,是西藏与内地进行交流与融合的前沿,拥有入藏的多条交通要道,有着十分重要的地理作用。从昌都地区的地图上看,川藏公路、滇藏公路、青康公路(214国道的一段)、黑昌公路,都是以卡若区为中心辐射开来,西可到拉萨,东可到成都,往南可达云南,往北可通青海。

    卡若区,是个因水而兴的地方,这就足以让人倍感亲切了。昌都在藏语里是“两江汇合”的地方,因澜沧江的支流扎曲和昂曲两条河流在此地相汇而得名。由此可见,这座藏东重镇的魅力更加非同一般。

    卡若区城海拔3240米,整个镇子像一座山城,两侧都是巍巍的高山。镇子是由四个“坝子”组成的——昌都坝、马草坝、四川坝和云南坝,每个坝子之间有桥梁连接,城市风貌别具一格。建筑物多依山势而建,远远望去,层层叠叠,蔚为壮观。其中,最早有人居住的是昌都坝和马草坝(马草坝是因为当初这里的驻军在此放马而得名),后面两个坝子是随着人口的增加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昌都在历史上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南来北往的商旅在这里汇集,进行着物资交易,然后流散到各地。在这里被称为“都都卡”的地方就是我们所说的市场了。虽然语言不通,但热闹的街市会告诉你,你已经身处“都都卡”内了。

    “都都卡”不仅货通南北,而且是民族融合的集中体现地。在昌都商城,三层楼的场地上,摊位林立,首饰、衣服、五金材料、卡垫、民族手工艺产品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商城的摊主主要由藏族、汉族和回族构成,各民族文化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就这样不经意地在这里碰撞、交融,积淀、共生。

    昌庆街位于卡若区城中心,是一条商业步行街。它是集藏、汉建筑造型为一体、融古今建筑风格于一身的特色建筑群。信步而至,街道两旁商铺鳞次栉比,各色品牌陈列其间,传统而不乏时尚,店内飘出来的音乐,浪漫而潇洒,令人轻松愉快。街的中间有一条小渠贯通,流水潺潺。听闻早在2001年,昌庆街就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漫步在大街上,聆听强巴林寺的诵经声,看着“都都卡”的繁荣,感受昌庆街的独特人文,以及澜沧江的壮美,昌都镇给了人们许多惬意的非凡体验

    强巴林寺

    强巴林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藏东发展的第一座著名的寺庙,也是藏东格鲁派寺院中规模最大的寺庙,它位于卡若区城加热坝。早在清代,为了有效统治西藏地区,当时的清朝政府就以隆重的礼节,册封其中的一些大活佛。自清开国之后,朝廷对昌都地区的不少大活佛给予封号并赐印。

    明朝时,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途经昌都时预言,将来在这两水间雄鹰落地般的岩岛上定能兴寺弘佛。在色拉寺学经的向生·西绕松布受宗喀巴大师的大弟子贾曹杰的委派,于1444年在昌都创建了强巴林寺。

    强巴林寺大殿的大门正面面向扎曲、昂曲两河汇合处。乾隆帝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为强巴林寺书赐“祝厘寺”。1962年,强巴林寺被首批列为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强巴林寺佛殿正中主供泥塑镀金强巴佛,具有浓厚的曼陀罗艺术风格,堪称藏东寺庙建筑经典之作。分布于各大殿堂四壁的壁画及唐卡画等面积达千余平米,是昌都乃至整个藏东地区最高水平的集中体现。

    谷布神山

    谷布神山是康区十八座岩山之首,距县城40公里。山顶海拔5400米。该山全称“匝吉果乌琼普”,意为大鹏穿过的地方。

    谷布神山的正面海拔4500米以下为原始森林,植被保护完好,资源丰富,有各种名贵药材600余种,野生动物30余种。受海拔影响,谷布神山显露出高原岩溶所特有的石芽、石柱、溶洞、竖井。在谷布神山奇特的神秘溶洞内除了藏有1500年历史的佛像、经文以外,还有自然形成的药袋、石猫、石鹰、石狮、千年不化的冰状灵塔以及贝壳、海螺化石等。神山孕育神泉,谷布神泉有十个泉眼,这些泉水据说可以洗涤罪孽和疾病,净化灵魂。神山上溶洞有80余个,相传是由莲花生大师主仆五人在1300年前,以神变之力在五天内打开金刚岩所建的殊胜修行之地。据说,朝拜山神的虔诚信徒,须拜完梅里雪山和谷布神山才算达到一种境界。

    不管是要膜拜祈福还是要寄情山水,特别是对有徒步探险爱好的游客,前往谷布神山一游将是您最佳的选择。

    翁达岗名族手工业村寨

    卡若区两大民族手工业生产、集散地之一。

    翁达岗距昌都78公里,因民族手工业生产而致富,是全县有名的小康村,也是享誉青藏高原且盛名在外的“匠人之乡”,全村32户,有手艺的多达24户。产品主要有唐卡、佛像,生产、生活用品,金、银、铜、铁、木器制品等。除承揽四川、青海、云南、西藏等地的佛像打造外,近几年,武汉、台湾等地也在此大量订做铜佛像及其他佛教用品。最著名的是2000年为青海省哲多寺制作的高30米(约11层楼高),耗铜15吨左右的巨型佛像。整个制作过程历时3年。这尊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巨型佛像,比在此之前世界上最大的佛像——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22米的强巴镀金佛像还要高8米。

    翁达岗还有“美萨”画派艺人,足迹遍布昌都、拉萨等地。出生在柴维乡翁达岗画匠世家的日巴旺堆,是昌都近代画坛上“美萨”画派的杰出代表,曾参加过德格木刻版佛画的绘制工作,能用双手作画。
    嘎玛寺

    嘎玛寺是嘎玛噶举派的祖寺,距卡若区城约120公里。该寺由塔布拉杰的著名弟子、噶举派高僧堆松钦巴1185年创建,历史影响深远。

    它是藏传佛教史上开创活佛转世体系的第一寺,对藏传佛教采用活佛转世来确定宗教领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嘎玛寺还珍藏有贝叶经,贝叶经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贝叶经就是写在贝树叶子上的经文,源于古印度。在造纸术还没有传到印度之前,印度人就用贝树叶子书写东西,佛教徒们也用贝叶书写佛教经典和画佛像,贝叶经的名字由此而来。  察雅

    察雅藏语意为“岩窝”,位于昌都地区中部,澜沧江中游,地势东北及南部高,西部偏低,中部系河谷地带,属高原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气候温和。县城所在地烟多镇海拔3180米。
 
    仁达摩崖石刻

    仁达摩崖石刻是西藏古代唯一融藏文、汉文以及刻像为一体的摩崖造像,是藏东一带惟一能确定为吐蕃时期的造像铭文。距察雅县城116公里。

    仁达摩崖石刻位于察雅县旺布乡境内丹玛山,造像利用丹玛山峭壁岩石依山雕凿而成,可分为主供佛大日如来佛、陪衬佛八大随从弟子和两个飞天女神,附加佛护贝龙王,以及殿堂上部的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刻像等。在丹玛山峡谷不到200米的长崖壁,共发现造像38尊,其中最大者高达3.28米,最小者仅20厘米。造像下面有吐蕃时期凿刻的藏文铭刻和数十个汉字。在造像右边刻有藏文的《普贤行愿品》经文。摩崖题记铭文准确记录了这一造像雕刻年代为公元804年,还记述了刻经兴佛、赞普敕命僧人参政、祈求唐蕃和好、赞普功业昌隆、众生安乐、号召百姓皈依佛法、保护佛法等内容。

    仁达摩崖石刻对研究吐蕃时期的政治、文化、语言、书法、绘画、雕刻技术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的发现填补了昌都地区吐蕃时期金石铭文的空白,丰富了吐蕃金石文化的内容。

    察雅寺

    察雅寺的名字来源于一世洛旦协绕·扎巴加措修行隐居的地方。该寺位于察雅县东南两公里的嘉岗山顶上,这里苍松翠柏,四季长青,景色秀丽。一世洛旦协绕修行洞位于北侧悬崖处,面朝东,洞内遗留有石板刻佛像等文物。

    修行洞背后山坡上有三座建筑。山顶北边建有最早的察雅拉让,占地面积约30多平方米,面向南。南边察雅寺大殿,依山坡而建,但已成废墟。

    卓玛温泉

    距县城76公里,有10多个温泉泉眼,泉水水温各异,最高泉温约80摄氏度,温泉水富含多种矿物质,具有药疗保健作用,能够治疗皮肤病和风湿病等多种疾病。

    据当地传说,古时候妖魔横行此地,危害人类,苯教祖师贤若米本派神女“卓玛嘎布”下界除妖降魔,历时4年之久,终于在藏历的五月十五日这一天把危害世间的妖魔关在了山腹之中。妖魔虽然被降伏了,但妖魔却留下了各种瘟疫病痛,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神女“卓玛嘎布”见世人受苦,眼中流出眼泪,落在地上化为温泉,人们洗后一切病痛都不见了,后人为了纪念她的伟大功绩,称其为“卓玛圣泉”,并在每年藏历五月十五日拜山神和“卓玛嘎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