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昌都宣传>外媒看昌都>

西藏“小瑞士”类乌齐县恩达村整体搬迁打造社

2014-04-09 18:29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点击:0

西藏“小瑞士”类乌齐县恩达村整体搬迁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

 

 

2011年06月24日09:48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微博
  • 字号 
恩达村村长扎西坚培(左)在接受人民网记者罗旭采访 摄影:马里
恩达村村长扎西坚培(左)在接受人民网记者罗旭采访 摄影:马里
    【编者按】:6月20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外宣办联合举办的“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中央媒体重走进藏路”采访活动正式启动。

  接下来的几天,来自全国38家中央媒体的60名记者将沿着青藏、川藏(含滇藏)和新藏3条线路深入西藏52个县市区进行采访报道,记者将用文字和镜头,真实、全面地记录西藏。
人民网记者跟随川藏(含滇藏)采访组进行采访报道。

  人民网昌都6月23日电 (记者 罗旭) 类乌齐在藏语里是“大山”的意思。类乌齐县位于西藏昌都地区北部,因其全县人文自然景观资源奇特,美不胜收,有西藏“小瑞士”的美誉。

  类乌齐县桑多镇的恩达村,曾经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村民在山坡上居住,没有电没有路,交通非常危险,村民打一趟水都要走半小时的山路。

  而如今的恩达村,村民的经济收入从2004年的人均2300元,一跃而到去年的5200元。恩达村的村民买了卡车,有了电视机、洗衣机,过上了现代化的幸福生活。这一切,都源于村庄的整体搬迁。

  2004年,在类乌齐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恩达村的45户村民从台地山的山坡上搬迁到山坡下的公路两旁。今天,人民网记者沿着214国道,从卡若区出发,走了三小时的盘山公路,在公路上,就看到了恩达村的全貌,几乎都是二层的小楼,一条笔直的村级公路通往村民广场。

  村民仁增巴措今年22岁,讲起2004年从山坡上搬迁的事,她感触特别多,当时在山坡上的家是木板房,六口人挤在一起住,透风又漏雨,全家只是简单地做些农牧业,一年的现金收入人均只有300多元。“搬下来后真是变了大样,去年我们家人均收入达到五六千元了。”仁增巴措高兴地告诉记者。

  当时由于仁增巴措家是贫困户,搬迁后国家投资1.5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总共6万元就建起了现在的房子。自治区劳模、恩达村村长扎西坚培说,仁增巴措家现在除了正常的农牧业,还经营着商店,应季时会去挖虫草。仁增巴措的爸爸带领村民组建了运输队,从云南贩卖水果蔬菜到昌都,共同致富。桑多镇党委副书记达瓦泽仁说,现在仁增巴措家是自治区级的文明户,生活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刚进村民阿桑家二楼的房屋,记者就发现在房梁上贴着一张“三好学生”的证书。阿桑也是2004年从山坡上搬迁下来的,他觉得搬家后对孩子的教育有了很大的进步,这张“三好学生”的证书是他的骄傲。

  类乌齐县是重庆援藏的对口县,重庆援藏干部、类乌齐县县委书记卓大林说,恩达村搬迁到公路两旁后,村民的生活方便多了,经济发展了,他们更加重视、也更有条件关注孩子的教育。现在恩达村的村民搞运输、经营商店、采挖虫草、养殖牦牛,有富余劳动力的就到县城、昌都甚至是拉萨打工。“人均年收入比2004年刚搬下来时早已翻了一番。”

  “十二五期间,昌都地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改善民生。”谈起恩达村的整体搬迁,昌都地委副书记、行署常务副专员许成仓说,“昌都的山体破碎,经常有滑坡现象,不大适合人居住,对这样的地方就会按照群众的意愿,考虑整体搬迁,搬下来后会整体安置,通水通电通路,和安居工程结合起来,搬迁的目的一是考虑群众的安全,二是着力改善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恩达村的村民广场上,村民悠闲地散步,孩子愉快地嬉戏。现在的恩达村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阔。